基于理論產能制定出生產計劃后交給員工,到期生產沒有完成時,簡單地歸結為員工的效率高低和是否勤勞,這是十分幼稚和簡單的。服裝工廠要把計件工資實行好,需要注意的幾點:
一、需要精通服裝工藝、工價
需要一名精通服裝工藝,精通工價預估的管理人員,精準,權威。這是首要條件,所謂的不是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定縫制工價的那個人,一定要見多識廣,一定要是從一線做起來的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及職業素養的人。學歷再高,理論素養再強,只要沒有長時間的一線服裝生產操作經驗,都是白搭。他還要有一顆精于計算的頭腦,一個人的算計深度要超過工廠所有一線工人所能算計的總和!這個人相當難找,這也是很多服裝企業采用計件制問題百出的根源所在!
二,服裝計件工資不是越高越好
哪個服裝企業都要賺錢,視情況定吧。如果服裝企業效益好,利潤高,可以適當高點。如果效益一般般,不求太高,但整體工資要比同行高那么一點點。因為計件制度一旦形成,那么,真正能留在服裝企業里長年工作的基本上都是些行業里技能過硬,能打能拼的工人。沒有整體高于同行的薪資待遇,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很多事都不好整改和推行。人管人,累死人,錢管人,很容易!
三、在計件制,工資低點不是最關鍵
在計件制的服裝企業里,工資低點還不是最關鍵。最最要命的是有人低有人高,人哪,不患貧而患不均。工人的攀比心很強,同行的平均工資是三千,你服裝廠里計件工人最低工資是一萬,最高工資是兩萬。理論說應該沒問題,但實際上就會出大亂子。工資平均很重要,哪怕低到人均三千,只要沒有太高太低的情況出現,也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計件工資,一定要做到一開始就公開透明。特別是對于那些經常換新款式的服裝企業,一定要一開始就公布出來。很多服裝企業,管理人員不專業,定工價沒把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做做看,過些天再根據工人的效率定。如果是這樣,時間一久,工人一定會發現。他們在沒有知道工價之前,一定會慢慢做,等你定出來以后,他們才會努力做。
品質控制。計件制最容易出現服裝品質問題,工人只講數量不講質量。這是一個頭大的問題。能解決嗎?能!肯定能!但要注意方法。管理人員要不斷宣傳品質觀念,事實高品質跟高效率是不相沖的,可以說,沒有高品質服裝,就沒有高效率。高品質服裝是高效率的基礎,一定要讓工人明白這一點。每一次新產品上線,都要詳細給工人講解新款品質要求,務必做到每一個員工心里有數。員工在生產的時候要有品檢人員不斷巡檢,下道工序的操作員工要負責上道工序的品檢。只要各項制度執行到位,品質控制好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是觀念問題,不是服裝計件計時的問題。計件控制不了品質,計時同樣控制不住!
九、控制勞動時間和強度過極不行
采用計件制,很容易形成讓工人你追我趕的氛圍。如果達到這個狀況了,管理人員就得小心。要控制住勞動時間和強度,凡事過了極限就不行。工人太累,太拼,短期內沒問題,給服裝企業帶來效益。如果時間一長,人畢竟不是鐵打的,會疲,會厭倦。所以,要掌握好那個度,凡事適可而止,不然不利于服裝企業的持續發展。
十、旺季好說,淡季要保底制
服裝企業會出現淡旺季,旺季好說,全員值滿勤,但淡季時麻煩就出現了。所以實行服裝計件制的同時要制定淡季的保底制。不能按月保底,要按日保底。上班的員工要盡量上足一天的時間,上一天有一天的計件工資,沒上班的那天按日補貼多少錢,如果安排上班不上班,取消當日補貼。
十一、改變思維,為員工賺錢。
大部分的服裝工廠管理人員都想著為企業謀福利,為公司賺錢,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思維,為員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