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革命到科技革命,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讓人類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關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時代同行,致力于打造綠色制造體系,實現雙碳承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綠色工廠也成為了全球發展的新主題。5月25日,由央視《未來使命》欄目推出的“滿而不溢 達濟天下”專題報道,向外界展現了紡織巨頭——溢達集團耗時9年攻克的“無水染色”技術,也講述了這家現代創新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故事。
身處傳統行業,40余年來,溢達從未放棄過解決污水污染的探索。在這里傳統技術遇見現代科技,溢達人堅持用創新打造出了一家高新技術型紡織企業。在長達近9年的“無水染色”研發之路上,溢達人攻克了一個個世界難題,最終取得了技術突破。
作為該項目的牽頭人,溢達集團首席科學家及集團研發總監張玉高感慨良多:在近9年的時間中,無水染色技術的研究與工業化應用,拼的是速度,比的是耐力。該項目是一項前所未有,且顛覆行業生產的技術。這期間每一點改進,每一步探索的背后,都是企業以人為本、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體現。
據悉,張玉高已經在溢達任職近30年,回想當初,令其毅然從加拿大回國,加入溢達團隊的引力不是豐厚的薪資,恰恰是企業對于人才和創新的極度重視與執著追求。“夢想無痕,溢達人不斷開拓求新,踐行可持續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在我國41個工業分類中,紡織業廢水排放量位列第三,僅次于造紙和化學工業。如何減少對水的污染成為了困擾全球紡織行業的問題。從棉農手里的一朵棉花,到商場顧客身上的一件衣服,生產每噸棉織物需用水約150噸,其中,染色環節用水98噸,占比高達65%,耗水量最大。“既然染色環節用水量大,也是我們行業的痛點,制約了行業的發展。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從這里入手,能不能不用水。這個想法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作為溢達集團資深研發工程師,陳新福也是無水染色項目的負責人,他向記者描述著項目創立之始大家的質疑與不解。
抉擇當先,要在當下。不服輸的溢達人在2013年,組建了十余人的技術團隊開啟了無水染色技術的研發之路。歷時一年,研發團隊終于在成百上千的組合中找到了一組合適的溶液配比可代替水來染色,完成了無水染色技術實驗室階段的驗證。“無水染色技術可以大大地減少印染行業污水的排放量,但實驗室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取決于這項技術的工業化推廣和應用。”一時的成功沒有讓溢達人迷失,反而讓團隊對于下一步走么走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標,張玉高說道。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工業化道路艱難又漫長,但溢達人信心滿滿。通過接下來六七年的不懈努力,生產工藝設備的不斷完善,無水染色技術成功從實驗室走向了工業化。并建立了第一條年產3000噸棉紗無水染色生產示范線。與傳統水介質染色相比,該技術可節約100%的鹽,95.8%的水,降低能耗39.3%,活性染料利用率由約60%提升到了97%。此外,在整個印染過程中,無需對紗線進行前處理和染色后處理,除節水外,在前處理、后處理環節,都無需使用化工料。按照溢達團隊測算,倘若該項無水染色技術在全國全行業使用,每年可節約大約194個西湖的水量。
2022年1月11日,一場在廣東佛山召開的創新技術鑒定會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在這個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由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承擔的“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示范”項目技術成果鑒定會上,周翔院士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印染協會會長陳志華擔任副主任,5名委員均來自行業知名專家。
經過專家的質詢環節之后,鑒定委員會討論并形成了鑒定意見:溢達無水染色項目構建了全新的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體系;探究了該體系中活性染料對棉的染色過程和染色機制;開發了染色工藝;研制了染色設備和溶劑回收成套設備;利用了二元溶劑的特性解決了活性染料水解、無鹽促染和勻染等問題,染料固色率可達到97%以上,溶劑回收率達到99%以上。
經第三方機構檢測,與水介質染色相比,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中深色可節約鹽100%、水95.8%和降低能耗39.3%,染色產品各項色牢度和安全性符合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鑒定委員會認為,項目已完成計劃任務書的要求,極性/非極性二元非水介質染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鑒定,建議加快該技術產業化推廣應用。據悉,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申請國家專利27件,其中已獲是授權專利14件:包括授權發明專利9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件,在2017年5月,成功申請成為國家科技部重點專項,并于2021年12月15日,經科技部專家組的線上評審和考核,全票通過驗收。
在2021年十如對話上,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就曾表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但溢達集團仍然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鋪平道路,同時在溢達集團官網發布了《2021溢達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公告了集團9個重點目標的貢獻和成就。而“無水染色技術”的成功實踐則是溢達對“綠色工廠”的生動詮釋,小小的一朵棉花乘著科技創新的春風,搭著綠色制造的快車,必將成為中國紡織業譜寫白金傳奇的見證者。“大企之大,在于責任之重,身處創新涌動的年代,以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我們溢達人的未來使命。”張玉高如是說。四十多年來,溢達集團從未停止過對綠色科技領域的深耕,對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探索。“勵志篤行 有所作為”,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縮小貧富差距是溢達人的愿景和目標,作為一家知識型創新公司,溢達全新設立品牌及分銷、紡織服裝、創投三大事業群,在未來,集團除持續創新紡織服裝業務外,還將全力拓展嶄新領域。“溢達人以綠色之手撥動創新之弦,以零水染色、中水回收、鹽回收、清潔能源及儲能技術、紡服產業的碳排放管理技術、自動化裝備技術、數字化的價值鏈技術等等核心技術助力中國服裝紡織產業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實現從‘緊跟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溢達集團創投總監肖風介紹說。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