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供給側改革顯成效,
校服產業持續向美向善?

? ?——————
校服被喻為學生的“第二層皮膚”,但多年來卻一直被貼上”毒“”丑“”差“的標簽。針對這一現狀,2015年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和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兩份文件的頒布和實施,推動了校服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各地的校服質量有了更嚴格的監管,校服安全有了保障,校服的款式設計也有明顯進步。近年來,在中國的校園里,校服已漸漸告別了過去松松垮垮的模樣,越來越多美觀的校服出現在了校園之中,學生的朝氣與自信也日益凸顯。
在校服質量方面,根據湖北省、山東省、四川省等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平均合格率均達到91%以上,這一數據與2015年前校服抽檢合格率偏低形成鮮明對比。
在校服選用和采購方面,以上海、江蘇、廣東為代表的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積極響應,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意見、規范流程和統一采購合同,越來越多的家長委員會參與到校服選購的過程中,呈現出公平、公正、公開的趨勢。

////? ??
02
政策推動下,
落后的產能難以適應新市場形勢
? ?——————
回顧校服的發展歷程,學生統一著裝在某個歷史時期曾飽受非議,除了地方保護、不合理限價等壁壘外,校服供應的季節性明顯,利潤微薄,不被大品牌看好。所以,長期以來我國校服行業一直游離在商業市場之外自成體系,其生產與制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型服裝企業來完成的,尤其是在一些產業集群區域,很多企業接了訂單一般會交由一些小作坊來加工。傳統校服產業里以地方保護、關系營銷來維持訂單的不在少數,甚至已成為一種常態化營銷方式。
然而,中共中央國務院3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意見》的頒布,將打破傳統校服企業以往的關系營銷、區域割據、市場壟斷、單一決策模式以及地方保護主義、不合理限價等壁壘,市場一體化程度會加大。

全國統一大市場統一了競爭條件,競爭條件的均等化有利于國企、民企、外企展開以效率為基礎的競爭,效率競爭下優秀的企業會勝出,而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傳統的小作坊式生產經營模式和落后產能將逐漸被淘汰,傳統的經營理念也難以再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
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一書中詳細描述了在衰退產業中的競爭戰略。所謂衰退產業,就是在持續的一段時間里產品的銷售量絕對下降的產業,技術替代、人口和需求的變化是造成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校服產業而言,傳統的“面口袋”校服產業在發展中,已呈現出市場銷售量降低、產品類型減少、研究和開發費用降低、競爭者減少等下降階段特點。企業如被倒逼轉型或退出,將面臨勞動力安置成本、難以避免的結構性庫存成本,及與上下游的合同違約風險。
////??
03? ?
行業加速向頭部聚集,
更加考驗品牌、營銷、渠道等綜合實力?

? ?——————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校服產業白皮書》中指出,我國中小學在校生約1.9億,以每生一年四套,每套149.23元或每年661.97元計算,目前中國校服產業的市場需求大約在1200億元左右。此外,透過ECdataway數據威的統計,2021年上半年,在童裝童鞋所有的子品類中,校服、兒童演出服、兒童泳裝占據了增速前三的位置,增長率達到383.2%、366.1%和136.7%。校服在電商平臺快速的增長率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校服產業廣闊的增長空間。
隨著校服質量和美觀度的不斷提升,以前備受爭議的校服現在被家長和社會接受與認可,并且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校服是一種教育媒介,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審美意識,以及校園榮譽感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政策文件的影響與推動下,傳統校服企業分散化、作坊式的經營模式難以維系。處于行業變革加速期的品牌校服以更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產品、理念和營銷方式去打開細分領域市場新需求,具有更為明顯的競爭優勢。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有助于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因此大規模寡頭壟斷競爭企業今后會不斷涌現,中國未來的競爭不是原教旨市場競爭,也不是寡頭壟斷,而是壟斷競爭或者寡頭競爭,這是走向市場經濟的一個標志。縱觀整個服裝行業,無論是上游品牌還是下游渠道,近兩年來都在加速向頭部集中。并且在2020年開始的疫情沖擊之下,校服產業優勝劣汰加速,對企業的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營銷力、組織力、創新力以及供應鏈等硬實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力更強的企業有著更大的競爭優勢。據《同花順財經》報道,上市央企蘇美達旗下校服品牌伊頓紀德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規模超10億元,為近4000所國內K12學校提供校園服飾整體解決方案,頭部效應顯著。2021年以來,伊頓紀德持續引領行業變革,賦能中小校服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探尋新的增長點,最終打破競爭格局,實現產業鏈共生并茂可持續發展。

面對新冠疫情持續演變、國內外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復雜、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困難和挑戰,中國校服產業洗牌已進入關鍵階段。“統一大市場”、“供給側改革”等宏觀政策的推動之下,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是校服行業未來趨勢,品質過硬、注重育人審美功能、能展現學校文化特色的校服品牌也會成為未來學校和家長的首選。
////? ??
文章來源:長垣市職業裝產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