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五屆二次理事會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宣貫會”線上會議成功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以及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地方政府及產業集群相關領導,協會各分會、檢測中心、研發基地人員共380余人參會。
2021年,協會圍繞“行業高質量發展、協會高品質服務、團隊高水平提升”發展要求,通過專業和專注、深入和深耕、求新和求變,針對行業重點難點做了大量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任務,得到各方肯定。2021年,協會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被人社部和中國紡聯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協會黨支部被中共中央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所有成績,是在中國紡聯的指導下,全體會員和秘書處共同努力的結果。所有成績,是在中國紡聯的指導下,全體會員和秘書處共同努力的結果。
會上,李桂梅從五個方面進行了中產協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重點工作介紹。
首先,加強黨的建設,凝聚行業發展力量。協會黨支部深入推進“兩化”建設,形成支部“五經五緯”工作法,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壯大黨員隊伍,創新黨建工作形式,強化黨對行業和協會的全面領導,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協會高水平建設發揮突出的政治引領和組織保障作用。
第二,關注行業運行,堅定行業發展信心。李桂梅分別從纖維加工總量、經濟效益、行業出口、企業直報數據等方面作了詳盡介紹。2021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達到1938.5萬噸,同比增長1.2%。醫療衛生行業發展迅速,成為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最大應用領域。2022年疫情反復,加之結構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大壓力。針對現實情況,協會近期在行業內開展了兩次較大范圍的線上調研工作,適時向企業、行業和政府部門反饋行業真實情況。今年1-4月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恢復正增長,但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于2022年行業全年運行情況,從協會調研情況看,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特種紡織品企業對全年的經營預期相對樂觀,而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非織造布、線帶等子領域的企業對全年的預期則比較謹慎。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行業應堅定發展信心,適當調整投資和生產節奏,努力拓展新市場新應用。
第三,完善基礎建設,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行業提振了信心,面向“十四五”行業發展新態勢、新需求,積極研究行業政策和技術發展趨勢,通過產業鏈攻關、發布核心技術目錄、產業鏈圖譜,積極推進國家先進技術紡織品創新中心籌建等工作,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反映訴求和規范秩序,引導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第四,完善平臺建設,豐富行業服務內容。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平臺、信息宣傳平臺、科技服務平臺、標準服務平臺、行業人才平臺、國際交流平臺等多平臺建設。
第五,開展各種活動,延伸行業服務鏈條。協會全年共舉辦2場國際會議、11場專業技術論壇。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并完成8個分會換屆工作。新一屆理事會帶動全行業鼓足干勁,團結奮進,共同開創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新局面。
對于2022年工作,李桂梅表示,協會將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加強內部建設,不斷提升線上線下會員服務能力。在黨建引領下開展行業工作,積極做好政府對接和頂層設計,大力推動行業科技工作及綠色可持續發展工作,不斷完善平臺建設,全方位為會員企業做好服務。
會上審議通過了協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醫療與健康分會成立議案,以及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調整、增選方案。同時,中產協副會長段守江在會上發布了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50強企業。
4月12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央視《新聞聯播》也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這是兩部委第三次聯合發布國家層面的行業指導規劃,充分體現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紡織強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會上,曹學軍對《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她表示,產業用紡織品是紡織工業重要增長點。“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8%,纖維加工量年均增長7.4%,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由25.3%提高到33%,產品出口額較“十二五”末增長超過3倍,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在醫療健康、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進入加快轉型升級階段,行業面臨市場潛力巨大、高端化迭代升級、創新技術支撐等發展機遇,但同時面臨著行業穩增長壓力大、行業綜合競爭力亟需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有待完善等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指導意見》明確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目標、指明了行業發展路徑,突出了行業發展重點。《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左右,行業骨干企業研發經費展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3%,3-5家企業進入全球產業用紡織品第一梯隊。《指導意見》指出,行業發展五大重點任務分別是強化科技創新,穩固產業發展基礎;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推進產業高端化;促進兩化融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堅持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標準引領,完善質量保障能力。《指導意見》部署了非織造布、安全防護與應急救援、航天航空、海洋漁業、醫療大健康、交通運輸、土工建筑、過濾八個重點領域的提升行動。曹學軍表示,工信部消費品司將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通過加大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跨行業交流合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五個方面大力推動《指導意見》實施和落實,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聶松林
中產協土工建筑材料分會會長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聶松林在題為“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重點任務”的報告中提到,《指導意見》繼續重點關注土工建筑材料產業,確定土工建筑用紡織品為重點領域提升行動,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心劑。他說,在企業層面,土工建筑材料應用行業的多元化為其自身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但用戶對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等要求逐漸嚴格,管理規定日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也穩步推進。土工建筑材料制造企業要注重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使發展渠道多元化。聶松林指出,面臨諸多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協會要帶領土工建筑材料企業迎挑戰、抓機遇,穩中求變,變中求進,依托技術創新砥礪前行,推動土工建筑材料的高性能、高品質提升,擴大在基礎設施、礦山安全、環境工程、海洋工程、建筑工程以及場館建設、裝飾裝修中的應用。?
王旭光
中產協特種紡織品分會會長
北京邦維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旭光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安全防護用紡織產品”為題梳理了安全防護用紡織品行業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并結合企業實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市場的概念越來越成型,熱點不斷涌現,行業發展迅速但仍處于中低端水平的野蠻生長階段,缺乏資源投入能力和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難以帶動產業上下游的發展。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國由外向型經濟轉為雙循環,企業競爭由增量時代的競爭,轉為存量時代的博弈。安全防護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要求高,市場細分,產業鏈長,針對這些特點,企業必須要把市場開發、產品研制、先進制造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優勢,依靠技術創新取得市場先機。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應堅決防止低價競爭,推動標準和測試評價水平的提升,加快提升企業集中度,形成具有綜合市場能力的大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安全防護用紡織品行業。?
沈明
中產協繩(纜)網分會會長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明以“服務國家海洋戰略,大力發展海洋與漁業用紡織品產業”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談到,《指導意見》將“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作為重點提升領域之一,體現了國家部委和中產協對開發“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的關注和重視支持。繩(纜)網分會近年在推動行業企業進行高科技、高品質紡織品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針對行業未來發展,沈明提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行業與政府的支持。一是加強行業組織的指導作用,推進標準體系建設,規范行業發展。二是圍繞《指導意見》加強海洋與漁業用繩網紡織品開發和應用示范相關項目支持,推進產學研用合作,指導支持繩網頭部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帶頭作用。三是加強政府政策引導,推動繩網產業健康發展。四是構建繩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繩網行業信息與檢測資源共享。?
季建兵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
季建兵介紹了協會在推動醫療與健康用紡織品產業發展和骨干企業培育方面的工作方案。醫療與健康用紡織品市場空間巨大,是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持續增長的重要方向,國家、行業和企業對此都非常關注。協會將籌建醫療與健康用紡織品分會,通過分會平臺在該領域內開展精準、專業服務。分會重點工作將圍繞搭建平臺、產學研用結合、補產業短板、打造優勢產業、推廣康養產品、開發智能產品等方面展開。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產業發展的載體,是產業競爭力的直觀表現。在骨干企業梯度培育方面,季建兵表示,協會將按照全球領先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三個層次培育骨干企業。在國家部委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發揮中國紡聯綜合資源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聯系專業機構,在行業內開展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申報輔導工作。
李昱昊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總工程師
李昱昊結合《指導意見》,介紹了“行業科技創新、綠色化發展和標準質量提升行動”相關工作。在強化科技創新,穩固產業發展基礎方面,行業將積極推進非織造、特種織造、紡織柔性材料等共性技術研究;將在結構增強用、個體防護用、海洋產業用等重點領域,開展強鏈補鏈工作,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探索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綜合型企業的模式和路徑;將以籌建“國家先進技術紡織品創新中心”等抓手,進一步完善行業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在堅持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方面,行業將圍繞“雙碳”戰略目標,制定節能減碳方案,開展綠色工廠培育等工作;將加快環保原料、助劑的研發,加快可降解、可重復使用產品和環境友好產品的推廣應用;將通過加工生產技術裝備攻關應用、建立標準體系和政策資金引導等方式,加強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在堅持標準引領,完善質量保障能力方面,行業將加快標準體系研究和重點標準制定,加強標準國際化;通過申報成立全國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標準化組織建設,強化標準工作能力,摸索標準、科技雙輪驅動的科技創新模式;將通過對標國際、認證分級、與應用領域或消費端合作等方式,進一步做好質量評估、品質認證和品牌培育等工作,縮小國內外差距。
李陵申
李陵申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科技創新和高端替代中快速發展,“十四五”期間要以“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助力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邁向產業發展規模適度、產業結構多元合理、產業質量效益顯著、產業國際間伸縮能力強、產業發展空間廣闊、產業創新貢獻突出、產業骨干企業競爭優勢明顯的發展階段。?對于當前,李陵申表示,行業面臨周期性困難和結構性困難疊加的挑戰。應對周期性困難,行業要“挺”得住。中央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方案,既有政策組合拳,又有對癥下藥、堅定信心的具體措施。在周期性困難面前,我們更要認識到我們已經不僅僅是提供產品和服務,更多是為消費者提供選擇及手段。行業頭部企業要用創新與效率并舉來應對風險,在跟跑、并跑中敢于領跑;協會要在創新要素配置上體現高級化、高效化、協同化。而克服結構性困難,企業要“拼”得出。隨著全球化市場消亡或進入泛全球化,以及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布局再造,產業鏈供應鏈必將發生巨大變化,供需失配將成為最大的挑戰,短缺經濟成為歷史,商業模式從有形產品、服務的賣方市場,到傳統互聯網載體的買方市場,再到社交媒體、無形資產的信用市場,商業思維和商業機會與企業的積累和歷史越來越無關聯,市場新進入者的優勢更為明顯。現有企業只有從科技降本、創新求變入手,保持戰略定力,固本培元,堅持存量優化、增量調結構,壓縮非核心業務和非核心品類,優化敏捷生產,精簡組織層級,減少產能投資,控制費用保持現金流才能涅槃重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克服結構性困難要從高度、深度、廣度三個維度入手,實現高端化、廣泛性和無限替代的系統能力提升,不斷取得創新應用優勢、質量品牌優勢、深度主導優勢、全球制造網絡優勢。沒有負重前行,哪來歲月靜好!當前行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有信心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共同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會上,對外發布了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50強企業名單。
為了發掘和培育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骨干企業,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我協會于今年年初結合2021年行業全年統計工作開展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50強企業發布工作,并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本著企業自愿參加的原則,以2021年度企業直報統計數據為依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五屆二次理事會”上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50強企業名單,現予以公布。
1. 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
2. 浙江優全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 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5. 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6. 上海華峰超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山東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8. 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9.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10.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俊富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
12. 浙江云中馬股份有限公司
13. 曠達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14. 山東泰鵬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5. 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6. 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
17.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
18. 晉江市港益纖維制品有限公司
19. 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
20.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
21.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華懋(廈門)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 杭州可靠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4. 晉江市興泰無紡制品有限公司
25. 浙江鴻盛新材料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6. 欣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7.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
28. 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29. 安徽金春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
30. 恒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
31. 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32. 壽光市發達布業有限公司
33. 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
34. 浙江嚴牌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5. 濰坊駝王實業有限公司
36. 湖北新鑫無紡布有限公司
37. 山東恒鵬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38. 南通通州江華紡織有限公司
39. 北京邦維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 滬江線業有限公司
41. 天諾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2. 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3. 浙江王金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44. 福建冠泓工業有限公司
45. 臨沂市奧博紡織制線有限公司
46.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
47. 森織汽車內飾(武漢)有限公司
48. 重慶三五三三印染服裝總廠有限公司
49. 維柏思特襯布(南通)有限公司
50. 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