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機器被砸、八成死亡、貨物堆積。。。這些終于成了中國絲綢業的昨天

發布時間:2018-01-16  閱讀數:10758

改革開放后,中國重新成為絲綢大國。40年間,絲綢行業的演進,異常殘酷,有80%的廠子倒下。但世界真絲綢市場是相對穩定的,并沒有明顯的大起大落,近年來雖然有所增長,但增幅不大。

改革開放后,中國重新成為絲綢大國。40年間,絲綢行業的演進,異常殘酷,有80%的廠子倒下。但世界真絲綢市場是相對穩定的,并沒有明顯的大起大落,近年來雖然有所增長,但增幅不大。

所以,活下來的廠子,基本都是大浪淘沙后的。但即使活下來,并不是都活得很好。像萬事利集團這樣發展非常好的廠子極少,大多數廠子都是在維持經營的狀態,利潤空間被上游暴漲的成本和下游品牌方擠壓的所剩無幾。

然而,絲綢產品作為中高端消費品,其需求又受時代進程的影響巨大。曾經受制于外人,外國客戶為了不讓在中國代工的產品,在國際同行中受到質疑,走之前砸了帶來的印花機器,也不賣給中國廠商。

但今天,隨著國家實力的整體提高,國家政策的的大力支持,國內絲綢行業的不堪命運一去不復返。目前,雖然整個行業還處在低迷徘徊中,但復蘇的曙光已經出現。

鋅財經走訪多家絲綢廠了解到,尤其是G20峰會以來,絲綢廠的國內市場銷售業績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像湖州的東方絲織廠,根據早年規劃,現已開始新建占地2萬平米、產值200萬米的新廠房。杭州的華發織造廠也不甘人后,已把舊廠房夷為平地,也開始新建,計劃2018年底引進全新的生產設備,擴大產能。


少數絲綢面料廠活得好


2017年12月中旬的一天早上10點鐘,國內一知名絲綢品牌企業兩名采購真絲面料的經理,從杭州匆忙趕到湖州菱湖東方絲織廠,找其老板顧明珠,顯得很焦急。之后,圍著自家面料織的圍巾的顧明珠,在工廠辦公室接待了兩位經理,雙方歡聲笑語地談了10來分鐘,就一起走了出來,兩位經理笑容滿面,邊走邊不斷道謝,客氣萬分。

看著兩人快步走遠的背影,鋅財經潘越飛上前,向滿面春風的顧明珠詢問緣由。顧明珠說,近期真絲面料太緊俏了,這品牌企業的人在到處找面料貨源。“這在前些年是不可能的,以前像這樣的大客戶極少會上門找面料,都是我們上門賣貨的。”顧明珠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近幾年,我的公司面料銷售行情好的不一般。”顧明珠告訴鋅財經潘越飛,這個大客戶一年有上千萬的訂單,但只是她的第三大客戶,她最大的客戶是上海一家做旗袍的公司。2017年以來,顧明珠公司的銷售額不斷增長,尤其是內銷業績高歌猛進。“這一年,是建廠20年來最好的時候,內銷訂單比去年增長近50%,打破了紀錄。”


東方絲織廠外貿倉庫堆滿待出口貨物


采訪期間,顧明珠和助理開車帶著鋅財經潘越飛,去參觀了位于鄉下的生產工廠。從湖州市區到工廠,近1個小時的車程,顧明珠在車上接了7個電話,都是向她找面料貨源的。訂單源源不斷,50余歲的顧明珠到處奔波,沒有絲毫疲倦,忙得不亦樂乎。

顧明珠的工廠生產規模并不是很大,卻能承接這么多客戶的面料訂單,關鍵在于她整合了許多面料廠商,與他們達成合作,她接的訂單,讓大家一起供貨,分攤微薄的利潤。然而,這樣的整合能力,并不是其他的絲綢廠長所具有的,而是顧明珠多年來積累廣闊人脈資源鑄就的。

車上那些打電話的都是國內客戶,是顧明珠2017年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而她的外貿業務也保持的不錯,占她全部銷售業績的20%左右。在湖州毗山村600平米的外貿倉庫,顧明珠存放著近100萬米的面料。

鋅財經走訪時看到,倉庫已被整體疊放如山的面料堆滿,在最里面的角落,兩臺質量檢驗機器正在滿負荷運轉,旁邊兩名30多歲的婦女和一名50歲的男子相互配合,正在熟練地操作機器,查找有瑕疵的面料。另一名中年男子推著手推車,陸續把檢驗完的合格面料運到高高的垛下,然后踩著梯子,放置在快要夠到房頂的面料垛上。

據了解,等待檢驗完,就會陸續打包裝箱,跨越大洋,運送到歐美的客戶手中。倉庫6個員工,過去夠用,但做現在的活,已顯得有些人手緊張了。

在真絲面料生產的細分行業中,顧明珠的廠子是極個別活得非常好的代表,而其他面料廠子,就沒有這么好的福氣了,大都還沒有走出不景氣的行業大環境,能穩步發展或維持經營就很不錯了。


大多數面料廠子還在艱難經營


在“綢都”之一的杭州,這樣維持經營的中小型真絲面料廠子比比皆是。比如杭州國達絲綢廠,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近些年,就一直處于盈虧平衡的狀態。再如杭州華發織造廠,有30年的歷史,年銷售業績也只做到了2000萬,利潤算是略有盈余。

而在10多年前,國達絲綢廠附近做真絲面料的工廠更多,現在剩下的廠子不到三分之一,發展得不錯的只有個別幾家,其它大多數都是熬日子。有些廠子難以維持經營,只好出租工廠做倉庫,按照他們的算法,做真絲面料累死累活一年下來,還沒有收房租來的多。


國達絲綢廠先進設備用人工較少 


國達絲綢廠80后的廠長徐雅敏介紹,他的廠子外貿業務還是通過外貿公司下訂單,賺錢很難。工廠雖然已是滿負荷不停生產,但還是基本沒多大的利潤空間。

徐雅敏本想指望內銷多賺一點,但內銷業績在近四五年來,一直處于平穩狀態,沒有大的增長。加上生絲成本從30多萬元/噸,一路飆到50多萬元/噸,人工成本普遍上漲,利潤下降已很明顯。靠著產品自主研發的一點附加值,以及大量仿真絲面料業務維持了2000萬元年銷售業績的基本穩定。

“做真絲是沒有利潤的,真絲終端產品價格雖然賣得很高,但是真絲面料的利潤是很少的。”徐雅敏說,各種成本越來越高,染費也漲價,真絲面料所有原材料都比普通面料貴很多,再加上大量備貨的土地租金成本,做真絲面料的利潤所剩無幾。有時候可以說是零利潤,如果再算上貸款利息的話,就是負利潤了。

“3%的利潤率就算是很高的了。”徐雅敏說,5%以上的利潤極少。

這一點,湖州新恩實業有限公司的周新林非常贊同。他現在的廠子是過去集體所有制的廠子轉過來的。他在絲綢廠干了30年,當了26年廠長。他一直做真絲面料,很熟悉行業內的利潤情況。在他看來,3%是真絲面料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水平。即使他的廠子多年來一直穩扎穩打,經營不錯,年銷售額達到了8千萬元,但利潤率超過5%的時候也很少。

面料織造行業發展普遍艱難,利潤空間小,除了各種成本的猛漲的緣故外,還有織造技術的改進緩慢,制約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華發織造廠杭緞織造過程


徐雅敏介紹,真絲面料織造目前還是靠手工較多,且對機器的要求很高。不像化纖面料的工廠,不但自動化水平非常高,一個工人可以照看幾十臺機器,而且對生產機器的挑剔較少。

江蘇吳江有的絲綢廠,曾經大量換了噴水織機,就是在織造時通過水的動力去搞生。結果機器運轉時間一長,整個車間里濕度增高,織下的面料都是濕的。像真絲和棉紡面料,在這么濕的情況下織出來,放兩三天就發霉爛掉了。這就是沒有嚴格控制真絲面料工廠需要的濕度導致的惡果。

此外,同樣是紡織機器,有的只能做一種產品,就是化纖面料,有的機器連棉布都做不出來,麻的也不行,所有有天然成分的,更是難以生產。這樣的挑剔,最終導致了真絲面料的機器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總是比其他紡織機器慢幾拍。


寒冬未遠去,但絲綢廠復蘇的勢頭已現


真絲面料織造行業的普遍艱難,除了成本和技術的阻礙,還有特殊的時代影響。

中國重新成為絲綢大國,成為蠶繭和生絲原料的主要供應地,已有30多年的時間,在整個行業內有了一定的主動權。但完全受制于外人往事,卻是歷歷在目的。


女工熟練操作機器


顧明珠說,以前廠子能接到一個國外客戶的訂單,簡直開心死了,即使價格再低,虧本也要賣給外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要是國外收購價格低,我可以在國內賣。面料銷售的主動權已掌握在自己手里了”顧明珠稱,現在他的外貿銷售只占營業額的20%,國內占80%。國外的市場份額已不能決定廠子的生死了。

在外貿生意上,以前,國內絲綢行業主要靠國外市場來生存,受制于人,國內廠商沒有主動抉擇權,生來帶有榮光的絲綢行業,幾乎所有的國內絲綢廠商都遭遇過被外國人掐著脖子謀生存的屈辱史,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杭州華發織造廠,主要生產“杭緞”,10多年前,他們通過外貿公司,為法國一個品牌代工了真絲面料,產品被擺放在法國盧浮宮當紀念品出售,當時他們都不知道。直到現在,他們才輾轉間接了解到,原來自己給大品牌代工過。

該廠廠長的女兒,80后的姚雨婷還告訴鋅財經一個故事。10年前,她父親熟悉的一家面料廠子,在一個巧合的機會下,獲得了一家外國客商的不算大的真絲面料訂單。當時該面料廠長很興奮,覺得接到了國外訂單,太幸運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客戶是帶著自家的印花機器設備過來,并把印花圖案掃描給面料廠家,要求該面料廠負責代加工生產白胚面料,并秉承著信任的原則,讓該廠監督管理整套流程。然后用他們帶來的機器完成印花工序,做成待貼牌的成品。最后客戶把帶來的價值數百萬的印花機器,當做廢鐵砸爛后賣掉。就是不賣給國內廠商,因為國際上對中國的生產水準沒有普遍的認可,客戶有顧慮,覺得他們最終貼上品牌的產品,不能讓別人知道是中國人代工的,不能有絲毫的中國印跡。

這樣極端的案例,放在今天的絲綢行業來看,不可思議。然而,對于像姚雨婷父親、徐雅敏父親、顧明珠、周新林等,一大批的老一輩絲綢廠長來說,這種類似的憋屈往事,卻是記憶尤新的。

因為,絲綢行業不光是他們一門賺錢吃飯的行當,更是承載厚重的民族榮光的情感載體。

2017年12月20日,中國絲綢年度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會議認為,絲綢行業開始穩步復蘇。事實亦如此。


華發制造舊廠拆除前內景 


今天,絲綢行業,尤其是面料織造的企業,雖然不景氣的陰霾還未散去。但是,世界真絲綢市場需求是相對穩定的,并沒有明顯的大起大落,只是不同企業、不同國家間此消彼長罷了。世界絲綢消費總量基本上長期穩定在6萬噸上下。

相對應的是,當下,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國人消費水平普遍提高,人們對絲綢消費的需求增大,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各類國家級盛會的大力宣傳帶動,絲綢產品內需逐步擴大,萬事利等終端產品絲綢品牌崛起,行業復蘇的曙光已初現。

按這樣的發展勢頭,未來,像顧明珠的面料廠子一樣,業績大漲的情況將會大量出現。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