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重要的制造業大省,推進制造業開放合作方面,河南目前情況如何?下步如何做?
6月8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奮進十四五 建功新時代”系列第十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前五個月,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承接產業轉移實際到位省外資金1956億元,“十四五”時期,河南將以打造全國產業轉移示范區為重點,有力有序承接國內外制造業產業轉移,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發布會上,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開放合作處處長任偉軍介紹,作為重要的制造業大省,今年1—5月,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承接產業轉移實際到位省外資金1956億元,竣工達產項目211個,有力促進了工業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
2010年以來,河南先后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兩屆豫滬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兩屆兩岸智能裝備制造鄭州論壇等系列重大產業合作活動,著力促進我省與其他地區在產業發展上的互動互補和交流合作。
近年來,根據國際國內制造業轉移新趨勢。以沿海發達省市為重點,以鏈條式、整體式、集群式承接為主要方式,持續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閩臺等地區的產業轉移合作;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深化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動優勢企業走出去、優質資源引進來;以歐美和日韓等發達國家為重點,高水平承接國際制造業產業和技術轉移,推動我省企業與國際制造業在技術、品牌、人才、營銷平臺和產品、市場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與共享,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
任偉軍介紹,“十四五”時期,為推進制造業開放合作,河南將重點從4個方面發力。
一是扎實推進區域合作。重點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強化與長三角地區的合作交流。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強化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定向合作,以構建中原一長三角經濟走廊為重點,加強與滬蘇浙的產業協作,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合作,積極承接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交流。推動建立豫粵定向合作機制,進一步拓展粵港澳大灣區的對接交流。重點圍繞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紡織服裝、家電家具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拓展合作空間。
二是努力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突出產業轉移合作的開放性。加強與歐洲交流對接。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智能裝備、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強化與德、英等國家的產業合作。深化與日韓產業合作。聚焦電子信息、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精密機械、食品加工、汽車制造等領域,加強與日韓等國家產業合作。
三是持續籌辦重大開放合作活動。持續舉辦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兩岸智能裝備制造鄭州論壇、世界傳感器大會、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大賽等重大活動,推動產業精準對接。
四是探索創新產業轉移合作模式。積極推動飛地經濟、產業鏈招商等產業合作模式,探索嘗試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合作模式、區域間產業轉移合作模式、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合作模式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