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書記樓陽生蒞長調研時勉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進軍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推動轉型發展。長垣市深入學習貫徹樓陽生書記調研講話指示精神,并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要任務,理清發展思路,精準服務企業,以一流創新生態提升特色產業集群競爭力。


大力實施換道領跑、數字化轉型戰略部署,推動起重產業向高端裝備制造發展、衛生材料向高性能醫療器械轉型。

培育優質企業。積極引導企業開展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共享等融通發展模式,支持大企業將中小企業納入供應鏈體系,鼓勵中小企業對接行業龍頭,走“以小補大”“以專配套”“專精結合”的融通發展道路。持續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加快“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推進中小企業晉檔升級,到2025年,力爭每年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保持“專精特新”培育在全省縣(市)處在領先地位。
數字融合賦能。選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培育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通過“5G+工業互聯網”,向客戶提供設備數據采集、遠程調試、設備管理等服務。大力推進起重行業大數據平臺三期工程,通過IT平臺強化內部控制、降低風險、提高效率,賦能起重產業高質量發展。衛華集團“起重物流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第一批被正式認定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全國率先發布“長垣起重機指數”,被國內29個省份和東南亞國家認可,成為起重機行業發展形勢的“晴雨表”。

推動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利用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資源,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激發創新政策活力。制定長垣市創新驅動政策,列支專項創新獎勵資金,每年對創新驅動政策進行修訂,確保科技創新資金年平均增速保持20%以上,用于獎勵企業創新鏈上的每個創新點,激發企業開展研發平臺建設、產學研合作等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力爭到2025年,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增長68%,總數達到200個。

圍繞“萬人助萬企”活動,開展好精準服務,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抓住關鍵。聚焦“企業”和“企業家”兩個要素,堅持一手抓幫扶,一手抓反饋,共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按責轉辦、限時辦結、及時反饋。累計發放問卷調查56份,梳理匯總問題建議13條,問題解決率85%。采取召開產業座談會、一對一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企業生產、科研、配套和銷售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和反饋問題,現場解讀交流企業關心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填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等政策。
用好載體。充分利用青年企業家協會平臺,加強企業家互動交流,鼓勵企業抱團發展,樹立優秀企業標桿,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聯合中科創業園、智慧金服等機構開展線上政策培訓7次,組織企業參加省工信廳線上政策宣講3次;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庫,分別組織10余人進行精準專題宣講。今年以來,指導100余家企業申報國家單項冠軍企業、新鄉市產業研究院等13項創新型平臺或試點,服務27家企業舉辦中原學者工作站揭牌、匹配合作高校、科研院所、解答“升規入統”政策等具體事項,主動發現、解決問題20余個。
END
資 料
來 源
長垣視點
文章來源:長垣市職業裝產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