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熱點|棉紡織頭部企業家代表齊聚線上談舉措說訴求,這場懇談會值得好好復盤

發布時間:2022-06-13  閱讀數:11393

熱點|棉紡織頭部企業家代表齊聚線上談舉措說訴求,這場懇談會值得好好復盤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近期圍繞疫情影響,對近500家重點紡織企業以及東部15個產業集群、中西部13個產業園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

5月下旬,浙江等地部分專業市場受疫情影響出現階段性休市,現已全部恢復營業。開工負荷普遍恢復。根據調查數據,5月中旬前棉紡行業55%的被調查企業開工負荷不到80%,5月中旬后約56.5%的被調查企業開臺率90%以上。根據調查情況,近6成紗線生產企業庫存量達到一個月及以上,超出正常情況庫存2倍多,近30%的企業坯布庫存在1個月及以上

研判當前行業問題


為提振信心,把脈發展,有效幫助企業應對形勢變化,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日前組織召開企業家線上懇談會,共同分析研判當前行業問題, 謀劃后續舉措。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以及福建新華源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代表參會。

據介紹,我國一季度紡織行業整體運行尚可,生產、銷售、出口等均有所增長。4-5月,行業遇到銷售遇阻、物流不暢、訂單下滑、信心受挫,以及新疆棉等一系列問題,經營風險增大,不確定因素增多。

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很多企業迎難而上,通過嘗試多種途徑苦練內功,如銷售途徑多樣化,狠抓經營管理,提高設備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讓節能降耗水平更上一臺階,加強與海外客戶的跟蹤和服務等等,同時更加關注資金鏈的安全問題,趨利避害,防范經營風險。


總體來看,棉紡織行業紡紗及織布裝備逐步自動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紗、布產量基本穩定。2021年,棉紡織行業迎來近十年最好年景,紗、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和6%左右;棉纖維和非棉纖維用量分別較2020年增長17.5%和21.4%,差異化纖維應用更具競爭力。2022年1-4月,設備利用率下降,紗產量處于負增長狀態;銷售量萎縮,同比降幅明顯;內外棉價差波動劇烈,5月份以來平均倒掛5200元/噸左右。企業復工復產方面,6月1日調研顯示明顯有好轉,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56.5%的企業開臺率在90%以上,較5月18日調研增加11.5個百分點。


頭部企業家建言獻策


在懇談會企業家交流環節,參會企業家就1-5月企業經營情況、遇到的困難和采取的應對措施、對于第三季度的市場預期、對產業政策的訴求和建議等發表看法。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經營情況


今年前五個月,多數企業各項產銷數據同比均有所下滑。受疫情影響,內外需求疲軟,消費端購買力下降,內銷和外貿市場訂單均有所下滑。同時,物流受阻,產銷不平衡,庫存壓力加大,資金鏈壓力加大。雖然遇到較大困難,但企業為保就業、保障職工生活,都在堅持生產。

企業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原輔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特別是今年棉花價格比去年同期漲幅60%以上,產品價格向產業鏈下游傳導受阻,終端無法接受,各項要素成本增加(疫情防控成本、運輸成本、單位產量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管理費用等),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企業家們普遍認為,市場恢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做好較為長期的應對準備。

有效舉措


應對疫情:提高企業的應急處置反應能力,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疫情期間采取三就原則(就地生產、就地就餐、就地住宿),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

降低庫存:員工輪休,錯峰生產,降低庫存。對于輪休員工給予適當補貼,穩定員工隊伍,增強凝聚力。

狠抓銷售:主動出擊,讓利不讓市場,訂單應接盡接,滿足生產需要。全力捕捉信息,了解行情,掌握動態,全員銷售,打好短平快戰役。

產品創新:瞄準市場高地與細分市場,加強供應鏈研發合作,并加強知識產權建設與保護。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差別化、高值低耗產品。

市場拓展:在出口市場受阻的情況下,努力擴大內銷市場比重,同時努力開拓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苦練內功:眼睛向內看,強長補短,筑牢根基,做好基礎管理,做好每一單。通過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深挖提升潛力,全面開展對標工作。

技術改造:立足長遠,不斷進行設備技改,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訴求建議


科學防疫:建議地方政府對疫情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在疫情反復突發的影響下,防止一刀切,保障物流暢通,保證企業正常開工。

政策落地:加快各項穩經濟政策落地,讓優惠政策真正的落到企業。向傳統制造業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加大疫情期間有關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政策減免力度,降低電價等要素價格,減少企業成本。

原料保障: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高度,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舉措,保障棉花、非棉纖維的供給與匹配,實現原料的穩定與安全。

規范市場:規范行業企業市場行為,避免惡性競爭。

配額分配:棉花配額應傾向于有出口資質的企業,改變一般貿易配額分配偏少,加工貿易配額使用方式又受到限制的困局,希望分配規則有所調整。

國際物流:受疫情影響,原料進口及國際快遞物流效率低,時間長,希望能盡快改善。

鼓勵消費:建議出臺紡織品服裝消費鼓勵政策,從消費者層面引導新疆棉制品等產品消費。

銀行融資:為企業創造公平的融資環境,加大銀行對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并避免因抽貸給企業資金鏈造成沖擊。

政策支持棉紡行業穩定發展

圖片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指出,棉紡行業是穩就業、穩外貿、保民生、保穩定的關鍵行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棉紡行業發展。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內外需求不足、各地疫情散發等多重壓力,給我國棉紡行業穩定發展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積極應對。他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棉紡行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推進紡織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增強棉制品質量品牌競爭力,推動棉紡行業高質量發展。

圖片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表示,當前行業困難既有短期疫情影響,也有行業結構性因素,原料價格處于高位,后道需求不足,各項成本高企,產業鏈開工率、產銷率、利潤率都出現下降。疫情影響是短期的,行業調整優勝劣汰是必然的過程。5月國務院出臺了穩增長33條,國辦也出臺了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行業的發展環境將有所改善。中國的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支撐紡織的穩定發展。中國產業鏈的優勢一直存在,行業抗風險、抗沖擊的韌性依然較強,我們還是要堅定發展的信心。

下一步要繼續加快推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棉紡行業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支持企業高端化多元化發展,拓展產業新領域新市場,提高棉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圖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會上介紹說,今年1-2月,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在上年同期較高增速的基礎上仍實現一定增長,同比增長6.7%,兩年年均增速達19.2%。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為2382億元,同比增長4.8%,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3個百分點。全國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9%。出口紡織品服裝502億美元,首次在前2個月出口金額中突破500億美元,同比增長8.8%,出口規模創造歷史同期新高。投資方面,紡織業增長36.3%、服裝業增長46.2%、化纖業增長53.9%,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提升了11.5、21.6和40.5個百分點。但3月份以來,紡織行業面臨成本上漲、物流不暢、需求不足等多方壓力,正經歷開工不足、庫存高位、利潤縮減的階段性困境。在疫情靜態管理措施下,涉疫地區紡織企業和紡織品服裝交易市場先后停工停市,原料入庫、產品出庫均有延誤,造成訂單流失、合同違約等問題,上游配套依賴于江浙滬地區的其他紡織企業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孫瑞哲指出,作為紡織工業的最傳統領域、標志性構成,棉紡織既是基礎性和支撐型行業,也是引領性和戰略型力量。行業發展與國計民生高度關聯,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如果說紡織工業是中國現代工業的母親行業,那么棉紡行業就是中國紡織工業的母親行業。我國棉制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占到全行業的1/4左右,棉紡織行業的發展受到全球關注,在大國博弈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棉紡織行業也因此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國際地緣政治的重要戰場。

對于行業今后的發展,孫瑞哲提出,要有更落地的政策與更市場化的措施,并要更大力度促進內需,進行更有目的的努力。首先,要有效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地,讓優惠政策切實落到企業,特別是對就業、出口優勢明顯的代表性行業,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其次,協調相關部門,建議在棉花配額發放、進口、流通等環節采用更加市場化的措施,保障供應鏈高效運行;再次,更大力度地鼓勵內需,建議采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專項信貸優化升級我國棉紡織產業鏈,促進紡織品服裝特別是新疆棉制品的消費;最后進行更加有目的的努力,練內功、再布局,建議“有實力向上游走、有耐心向下游走、有膽量跨界走、看不清跟緊走”。


來源:中棉行協
編輯:鄭玉冰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