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支撐,引流金融活水。長垣市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立足本市經濟發展實際,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以解決金融市場“信息、信用”兩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為切入點,充分依托運用政務數據,推動金融服務融合創新,探索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信息共享、信用支撐、風險分擔、合作多贏的企業融資新機制,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歸集數據,打通信息堵點。整合全市中小微企業分散在政府部門的數據資源,深入挖掘數據動能,構建企業精準畫像,從而發揮平臺的五大功能,即銀企對接、征信評級、助貸服務、貸后監控、風險處置。目前平臺已歸集整理48家單位、491項、近2000萬條數據。
出臺政策,提振放款信心。以長垣市委、市政府“兩辦”文件為核心,圍繞平臺出臺多項支撐政策和金融工具,涉及稅務局、市場監管局、大數據局、公檢法等市直部門對平臺建設和運營的支持政策,形成“1+N”政策體系。設立長垣市普惠金融發展引導資金,用于銀行信貸風險補償和企業應急轉貸,提振銀行放款信心,提高純信用貸款占比和“首貸戶”比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分類施策,精準組織。針對“專精特新”、科技型成長型等企業群體,通過前期調研走訪組織開展小規模、精準化銀企對接會,提高對接效率、實現定向引流,做到精準服務不打折扣。截至6月份中旬,已累計組織開展15場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惠及企業554家。
嚴格防疫,創新對接。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出臺《線上常態化銀企對接專項實施方案》,利用“騰訊會議”APP進行線上銀企對接、涉企宣講等新技術對接方式,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及時接收到前沿政策、專業培訓和融資服務。


開發金融產品,發揮“三塊地”改革紅利。歸集市直相關部門關于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農村房地一體產權、自然人公積金等數據信息,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截至6月中旬,銀行通過平臺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款2.03億元,其中為50家農經組織發放鄉村振興項目貸1.91億元;為80名村“兩委”干部發放鄉村振興引領貸1224萬元。
END
資 料
來 源
長垣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