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市場觀察 | 復工進行時,重啟的上海釋放著哪些機會?

發布時間:2022-06-14  閱讀數:10338

市場觀察 | 復工進行時,重啟的上海釋放著哪些機會?



圖片


圍繞衣食住行展開的時尚消費產業在上海蓬勃發展多年,形成產業集聚,也曾爆發式增長。同時,這座城市擁有國際時尚中心的大部分要素條件,時尚產業方方面面的人才和時尚品牌中國總部也高度集中在此。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下,后疫情時代的消費市場必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局,而此時,時尚消費產業作為上海的重要賽道也將會持續發力。


上海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全球第三大航運中心,也是中國最開放的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比為1/5,在外商直接投資中占比14%。在消費品零售方面,2021年上海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萬億元,同比增長13.5%,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新增首店數量、夜生活綜合指數等方面,上海也是全國第一。并入選了全國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城市,上海在緊緊圍繞做大做強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免退稅經濟、品牌經濟,促進世界級商圈業態和功能持續提升等維度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然而,隨著上海因新冠疫情延長封鎖,以2021年,GDP4.3萬億計算,上海每停擺一天,其損失將達到約117.80億元。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外貿中心城市,可以說,上海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乃至世界的發展。

復產復工意義重大,作為國際化時尚之都的上海,其“停擺”影響了很多重要時尚活動的舉辦,而復蘇是否帶來新一輪增長?在此,我們聚焦上海,和因上海的變化而變化的中國時尚產業新業態:

●勢頭迅猛的新一線城市崛起會動搖上海的時尚地位嗎?
●鄂爾多斯斥資低位入手上海商業地產,是否代表時尚城市重新洗牌?
●作為城市名片的大型時尚活動的重啟,如何為上海產業復蘇帶來新動能?



新一線城市時尚表現力亮眼,
但上海依然是發展時尚產業的首選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被稱之為“中國時尚第一方陣”,近年來,在“第一方陣”市場深耕多年的奢侈品牌紛紛在積極布局和尋找更多的潛在市場和新的增長點。隨著疫情的持續影響,加之成都、武漢、杭州、重慶等新一線城市的崛起,身處上海的時尚從業者們也開始紛紛討論,時尚產業的中心是否會轉移到其他城市,其中近年來時尚消費實力和時尚商業潛力表現亮眼的成都呼聲最高。

圖片

而實際情況是,更下沉的市場消費者則會更依賴線上渠道。根據埃森哲報告中提出,相較于一二線城市,接近九成下沉市場受訪者表示未來更愿意通過電商平臺進行消費,他們對短視頻和直播購物的關注度和接受度也較高。這與下沉市場的線下渠道相對老舊、分銷網絡建設成本高不無關系。電商等在線渠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痛點。

對比來看,上海在首店數量方面穩居全國第一。根據《2021中國首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自從上海在2018年率先提出打造首店經濟的目標,使淮海中路、南京東路、新天地、BFC外灘金融中心等各大商圈成為多數首店的入駐首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首店經濟新格局。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上海在首店數量依舊穩居全國第一。

圖片

在時尚產業規劃和政策支持方面上海也表現出來日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舉措。《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打造“3+6”產業體系,將時尚消費產業首次列入支撐未來上海發展的六大重點產業之一。《上海市時尚消費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也明確產業發展路徑、發展重點和政策舉措,目標在2025年上海市時尚消費品工業總產值達到3600億元。

6月6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中也重點提到:“ 要搶抓機遇、聚焦發力,加快打造以化妝品為重要組成的時尚消費品高端產業集群,為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夯實基礎。力爭從國貨之光發展成為國際精品。要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多措并舉,提振市場信心,釋放消費意愿,發揮好化妝品產業的帶動牽引作用。”

正是憑借強大的消費活力和上海政策法規的支持,上海也始終是國外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的第一站。由界面新聞發起的在滬39家駐滬外企復工復產進度問卷調研表明,91.18%的企業表示不會撤離上海,93.55%的企業表示不會調整人員規模和降薪。

種種跡象表明,上海在中國時尚消費市場中的地位目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被動搖。并且鄂爾多斯在疫情期間耗資26.7億元買下上海辦公樓的消息也側面反映了上海對于想發展時尚板塊的企業,其吸引力也并沒有因為疫情而減弱。

五月底,以秉承“全生命周期”及全產業鏈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一直以來在時尚領域頗受關注的鄂爾多斯集團發布的公告稱,計劃與持股約78%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力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買下上海靜安區蘇河灣板塊兩棟寫字樓及210個地下停車位,物業總面積達4.54萬平方米,交易總價為26.7億元。此次交易的落地將滿足鄂爾多斯及子公司電冶集團品牌形象空間展示、時尚產業創意研發、市場整合營銷傳播、新零售商業運營、國際業務拓展、資本運營等業務辦公經營場所的需求。

圖片

鄂爾多斯集團表示:“上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科技、金融中心,國際訊息發達,也是高端人才聚集地,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運輸;是中國面向世界的時尚窗口、時尚之都,具備完善的時尚產業鏈。”


重煥時尚之都城市活力,
開啟數字高端多元國際化發展路線

關于上海時尚之都影響力的這一擔憂不僅來自于新一線時尚之都的崛起,也來自于上海很多重要時尚活動的延期。比如很多時尚設計師品牌期待的上海時裝周也因疫情影響延期舉辦。時裝周對于支持原創設計力和持續的創新設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時尚之都”上海在時尚消費產業長遠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更是作為國際化時尚之都與紐約、巴黎、倫敦等西方老牌時尚中心同臺競技的關鍵。

一年兩次的時裝周也決定著大多數獨立設計師品牌的主要生計來源。在此期間舉辦的各大時尚展會及相關活動或延期,或轉為線上形式。但也有設計師表現線下還是很重要。沒有參加此次線上訂貨會HAIZHEN WANG品牌創始人王海震表示:“ 成衣還是需要線下訂貨時去感受它的面料質感和廓形的,能上身試一試還是很重要。” CHENPENG品牌創始人陳鵬也有同樣的顧慮:“ 疫情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時間上的延期,原材料工廠都遇到了交付期限和物流方面的困難。買手無法親自感受服裝與面料,會在訂單下單上產生猶豫和困惑。” 

中國年輕設計師孵化社區的蕾虎LABELHOOD的反應非常快,在上海市發布復產復工公告的第一時間,官方宣布于6月1日0點上海旗艦店恢復營業,與上海一同蘇醒,并同步啟幕618直播。

上海時裝周官方于6月8日發布的最新消息稱,2022 年上海時裝周將于 6 月 17 日至 6 月 19 日的三天內以數字形式回歸,曁時將聯動抖音以直播形式打造每天 6 小時的“秀場聯播”,并以“新概念秀場”、“影像時裝劇場”等多元數字發布形式創意呈現中國設計,此外還將帶來“幕后故事”、“共創未來”、“主編秀評”等系列欄目,通過上海時裝周官方合作媒體及自媒體矩陣在全網平臺投放傳播。此次上海時裝周以更為數字化的形式亮相,也符合當下年輕設計師與消費者聚焦的元宇宙與虛擬時尚的關注點和興趣點。

圖片

其實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上海時裝周就率先開啟“云上時裝周”的模式,并與天貓、直播等深入合作。不斷細分市場和精細化服務,為本土時尚品牌和國際化品牌搭建了一個成熟的時裝周平臺,《上海商業發展報告》(2021)顯示,全球首個“云上時裝周”不僅開啟了消費新模式,上海時裝周參展品牌數量也由2018年的178個逆勢增長至2020年的216個,首度超越紐約和倫敦。上海商學院教授曹靜則表示:“上海時裝周品牌發布從以國際大牌為主演變為國際視野與本土設計并重,內容從單純的品牌發布平臺逐步鏈接貫穿整個時尚產業鏈,日益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時尚和文化名片。”

因受疫情影響而暫停舉行的還有自2014年首次舉辦到2021年已舉辦第十屆的“上海高級定制周”,由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發起。致力于賦能高端定位的時尚品牌。

圖片

在以倡導“東方美學高品質生活方式”為主旨的第十屆上海高定周上,復星國際聯席CEO、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徐曉亮曾表示:“上海高定周首先要立足上海,全力支持上海時尚之都、設計之都、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以及“軟實力”提升工作。也要立足全國,聯動長三角和全國的“東方美學”產業,在人才、平臺和資金等方面積極對接。更要立足全球,充分調動成員企業和合作伙伴的全球化能力,助力“東方美學”走出去。” 

圖片

自從收購了法國現存最古老的奢侈品牌Lanvin后,無論是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上海高定周,還是由復星時尚更名為復朗集團(Lanvin Group)于3 月 23 日宣布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消息,這家總部位于上海黃浦區的大型集團在時尚產業的動向也一直備受國內外矚目。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于美和時尚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經過多年的深耕發展,上海正在從經濟之都走向國際化時尚之都,更加多元化,國際化,高端化;包容更國際化的設計和審美,滿足更多元化的消費者需求和吸引更高端化的時尚產業人才聚集于此,在時尚之都上海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如今,人人都期待的復產復工已迎來,在上海的時尚產業從業者短期是否已做好準備應對已經拉開序幕的購物節或時裝周,長期是否準備好布局數字化轉型、迎接元宇宙、可持續、國際化、新興賽道等更多的機遇與挑戰?

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次上海在時尚產業面臨的“危”與“機”也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時尚產業在后疫情時代變革的縮影。

來源:時尚商業洞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