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盟知識產權局 (EUIPO)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盟27個成員國中,訪問了 22000 名在歐盟居住的 15 至 24 歲年輕人,當中有 52 % 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曾購買一件或以上的仿冒品,其中超過 30 % 更表示是在知情的情況下有目的性地購買,相比 2019 年僅有 19 % 的數字明顯大幅上升。而在他們購買的仿冒品中,又以衣物和飾品占最多,其次是鞋子、電子產品以及美容化妝品。
至于購買冒牌貨的原因,毫無疑問地有多達 47 % 的年輕人表示是因為售價問題,作為一名學生或職場新人,缺乏能力去購買一個價值上萬元的手袋,再加上通脹和生活成本上升,為了在網絡上營造特定的形象,成為了冒牌貨流行的主因。至于有 27 % 的受訪者則表示他們并不在意真與假的區別,因為他們相信重點是在于穿著者的演繹方法;另外有 24 % 的人相信真貨與假貨并無太大分別,盡管許多奢侈品牌都標榜自己上乘的工藝或用料,但是最后買家得到的貨品卻品質參差,所以貨物的真偽已經對這群人而言毫不重要。
歐盟內,年輕人最喜歡購買假貨的國家為:希臘(62%),塞浦路斯(53%)、拉脫維亞(46%),西班牙(45%)、芬蘭(44%)、波蘭(44%)、愛爾蘭和比利時(43%)、立陶宛(42%)、荷蘭和馬耳他(41%)以及羅馬尼亞(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