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紡織頭條 | 歷久彌新,生生不息,聽聽紡織產品開發“國家隊”總裁有何發展秘訣

發布時間:2022-06-18  閱讀數:10385

紡織頭條 | 歷久彌新,生生不息,聽聽紡織產品開發“國家隊”總裁有何發展秘訣


6月16日,2022第一次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總裁俱樂部·云端智享會活動以在線視頻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行。

圖片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中國紡聯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建、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秘書處秘書長陳小麗,以及百余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成員企業代表參與了會議。



圖片

圖片

圖片

◎云端智享會 


圖片

◎主會場合影 



圖片

會議由李斌紅主持。

圖片


陳小麗回顧了2021年基地秘書處工作,并就平臺未來如何更好地服務企業進行分享。她表示,秘書處始終致力于通過整合信息中心、各專業協會甚至是中國紡聯的平臺資源,從專享服務、協同創新、賽事評優、互動交流等方面服務基地企業創新發展。未來,秘書處將繼續圍繞《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目標任務,聚焦企業科技競爭力、設計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的構建,以更廣泛的資源對接、更深入的開發協同、更權威的行業平臺,打造最強“外”腦,助力行業企業“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


圖片

會上,喬艷津宣讀了關于授予山東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稱號的決定。她希望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充分發揮產品開發領軍企業的示范引導作用,發揚成績,再接再厲,進一步通過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增強企業的差別化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我國紡織行業實現“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動者”的2035年行業愿景目標奉獻企業力量。

決定授予山東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再生及功能性纖維紗線產品開發基地)、張家港牧羊人服飾有限公司(國家戶外運動針織羊毛產品開發基地)、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聚酰胺纖維產品開發基地)、江蘇垶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國家復合功能差異化滌綸短纖維產品開發基地)、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功能面料柔性智造產品開發基地)、杭州福恩紡織有限公司(國家再生纖維時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福建宇邦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高密針織面料產品開發基地)、山東岱銀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新型結構紗線產品開發基地)、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國家差異化綠色紗線開發基地)、浙江朗貝尼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差別化纖維時尚女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國家戶外功能防護面料產品開發基地)、亞東(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燈芯絨及梭織印染產品開發基地)12家企業“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稱號。


圖片


智慧碰撞 企業家發聲


PART 1

應對挑戰,我們有話說


圖片

賽得利(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國家再生纖維素纖維產品開發基地)商務副總裁黃偉分享了疫情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講述未來賽得利集團將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思路。國際、國內疫情不斷反復,需求的不確定性給紡織各行業都帶來了新的挑戰,身處上海的賽得利積極應戰,加深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保障下游客戶的生產需求,在劣勢中實現銷售額增長。

以賽得利為代表的上游纖維原材料供應商是可持續時尚落地的關鍵和支撐點。他表示,集團將繼續研發有綠色屬性的產品,例如以廢舊紡織為原材料的可循環再生纖維等,豐富產品矩陣。通過冠名中國時尚面料設計大賽等方式積極打造品牌,提升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消費者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同?!澳牬┝执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愿行業共度時艱,攜手開創未來。

圖片

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國家差別化功能性氨綸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張斌對當下氨綸市場動蕩進行了簡要分析和前景研判。2021年氨綸行業供需緊張,2022年初迎來近十幾年需求第一次下降,氨綸市場將延續價格高位的堅挺格局,等待下一輪周期開啟。

隨著黑天鵝事件不斷,所有紡織企業都要面臨以往沒有經歷過的困難。作為國內最早生產經營氨綸的廠家,杜鐘新奧神將從三個方面積極探索,成為更有影響力的氨綸品牌。首先堅持差別化競爭戰略,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選擇;其次堅定走智能氨綸產品開發方向,聚焦形狀記憶氨綸、導電氨綸的創新研發,為纖維產業貢獻智慧與力量,最后是往原料端發展,繼續開展橫向技術合作,延伸上下游產業鏈。

圖片


太極石股份有限公司/聯邦三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成衣染色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林榮銀分享了企業發展戰略思路及階段性成果,激勵大家面對疫情積極部署、努力應對。面對疫情反復,太極石通過建立嚴密防控體系、完善上下游供應鏈、成立新型纖維產品研發小組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公司生產經營有序進行,同時,也盡力為行業和社會提供幫助。在多重防控體系下,太極石受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客戶滿意度很好,經營規模不降反升。

紡織業的未來,注定是科技共生的未來。太極石認為紡織大健康產業及智能穿戴將是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方向,是未來功能性纖維發展的新風口。企業將繼續加強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從科技創新、產品創新、設計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多方面著力提高品牌和產品對市場的適應性,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加強企業品牌文化建設,推動和引領紡織服裝行業發展。


圖片

“2022年以來,疫情的反復和俄烏戰爭對于生產成本、銷售拜訪、需求確認、物流發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2021年,通過屬地化營銷和分布式產能的布局,有力化解了企業跨省、跨區域營銷以及物流風險的困難。由于對于今年市場經濟形勢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預判,我們對生產原料進行了前置部署,為企業健康運行贏取先機?!?/span>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功能面料柔性智造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衛金龍談到疫情影響時如此說。


據其介紹,業林印染的目標是成為紡織印染產業ODM模式的領軍企業,2021年企業已完成兩輪科技公司定位的股權融資,目前正在新的B輪融資。企業產能目前包括“自營智能工廠+生態云工廠”兩部分,通過“中央廚房+分布式產能”布局,可實現規模化標準復制和快速響應交付。其中針織差異化面料板塊的自營工廠設在煙臺,總產能2萬噸,目前已投產1萬噸,產品以多組分纖維混紡型面料為主。

圖片

創立于1993年的意大來制衣公司已近而立之年,從2020年疫情爆發至今,企業快速進行調整和布局,通過面料升級、新產品創新研發,產品品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據汕頭市意大來制衣實業有限公司(國家保暖內衣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王奕大介紹,企業通過疫情相關的話題進行營銷活動,積極解決渠道及消費終端面臨的一些問題,不僅提升了市場活躍度,也增加了品牌的影響力,還進一步促進了產品的成交率,至今為止,企業產品銷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


未來,意大來將打造網絡多渠道銷售模式的發展戰略及路線,計劃在全國建造“意大來元氮生活專賣館”,整合全鏈路紡織產品,強化競爭壁壘賦能渠道,創造終端曖衣、家居服飾消費大剛需,今后希望基地平臺能提供更尖端、更高科技的信息和資源給到成員企業。

PART 2

面對未來,我們這樣做


圖片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數碼雙面印花絲綢產品開發基地)副總經理馬廷方從當下和未來兩個時間節點帶來分享。在當下,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官方供應商,萬事利絲綢抓住機會推廣品牌,以創意產品講述絲綢故事。與此同時,企業苦練內功加強研發,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積極拓展絲綢上下游產業鏈。“一個人就是一個店”,馬總表示要探索全員營銷新模式,布局線上線下、零售團購多元銷售形式,增強品牌效應。


著眼布局新未來,萬事利將從建設新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出發,打造產業大腦,實行“先銷售后生產”模式,實現產品零庫存。深耕個性化定制,建立元宇宙生態,打造“西湖一號”數字藏品等平臺,實現“所想即所得,所得皆虛擬”。


圖片


浙江美欣達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特種工裝及休閑面料印染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龍方勝交流時表示,秉承全產業鏈思維,緊密分析社會環境與消費市場的變化,企業以塑造綠色紡織生態圈、踐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原材料著手,加大回收循環產品開發,同時竭力在運動等多樣性上進行產品拓展。未來,企業將重點進行四大目標建設:高質量產品的體系建設、領動市場需求的機制建設、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建設、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建設,最終打造全維度聯貫型可持續紡織印染矩陣平臺,共同實現“創新驅動、和諧共生、數字高效”。


當前,美欣達在兩化融合建設方面已鋪墊了大量工作,圍繞著PLM、ERP、CRM、SCM和MES五大核心系統組成印染行業的智能云平臺。通過與百度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美欣達將進行全面的數字化部署,加快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和生產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締造智慧印染技術大腦,實現生產質檢全數字化。下一步,企業將重點開展新工廠籌建工作,圍繞清潔化、自動化、信息化核心方向,打造美欣達智慧低碳數字產業園。


圖片


山東聯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紡織新材料紗線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陳啟升表示,2022年疫情影響遠超2020年,內外銷市場都產生顯著影響。企業應放平心態、練內功。更應追求卓越、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多新產品,廣泛利用線上進行“趨勢營銷+技術營銷”,讓自己的產品會說話、講好故事。


“未來將是一個互聯共生,生機勃勃的時代”,無論疫情怎么割裂彼此間的短暫聯系,但是終究阻斷不了優勢企業間的互利合作。聯潤將更緊密地和產業鏈伙伴一起攜手共創共生。以差異化服務型制造定位企業運營,重點聚焦新材料紗線和服務柔性定制服務,進一步豐富“差異化可持續時尚”品牌價值內涵,將企業打造國際知名的差異化可持續時尚紗線專業服務商,成為業內科技、綠色、智尚紗線集成創新的引領者。


圖片


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國家新型纖維紗線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李向東表示,自成立以來,德州華源秉承“多品種、小批量、快交貨”的市場策略,“綠色、科技、時尚”的產品理念,拓展新品空間,完善產品結構,擴大經營規模,追求精益求精,用差異化的產品服務于差異化的客戶。


面對低碳轉型浪潮,德州華源通過制定科學的減排目標,建立了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2021年,德州華源聯合中紡聯社責辦、愛慕、蘭精以及供應鏈企業,開展莫代爾服裝LCA碳排放測算,全面測算每道工序的碳排放,在消費端展示碳排放量,推動了莫代爾碳足跡產品上市,在行業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此外,總投資10億元,規模30萬錠在建智能化高性能纖維高端定制生產線項目將規劃建設成為山東省紡織行業唯一的三層智能化、數字化“燈塔”工廠,通過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生產、精益化運營,實現企業節能降碳,打造中國紡織行業差異化紗線智能低碳制造的示范企業,目前該項目樣板間的打造已近尾聲。


圖片


愉悅家紡有限公司(國家亞麻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王玉平對愉悅家紡的運營情況進行了四方面的匯報。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全產業鏈優勢,深化變革,打響愉悅智造品牌;積極落實科創工程,整合內外資源,創造健康產品;積極推進數字工程,建設“組織數字化、決策數字化、產品數字化、制造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為一體的數字工廠;圍繞低碳運營,打造“低碳設計”、“低碳替代”、“低碳減量”、“低碳清潔”、“低碳循環”、“低碳消費”六位一體的愉悅特色低碳新模式。


紡織產業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相信在“科技、時尚、綠色”三大定位指導下,行業將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PART 3

作為國家隊,我們這樣想


圖片


作為基地成員的新鮮血液,江蘇垶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國家復合功能差異化滌綸短纖維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喬智代表公司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其表示江蘇垶恒主要從事差別化纖維、特種纖維和高性能纖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能達5萬噸,二期擴展將達到10萬噸。企業具有三大系列產品:可持續系列產品、復合功能性系列以及滌綸毛條系列產品。


未來,希望與基地企業充分交流,取長補短,保持優勢產品的穩定品質。通過與產業鏈中所有基地伙伴企業的合作創新,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以及具有競爭優勢的合作模式。不只輸出產品,更輸出打包的解決方案,攜手基地伙伴,在各環節中升級改進,提升綜合實力。做可持續產品的生產者,更要做“可持續價值的傳遞者”。


圖片


江陰市恒亮紡織有限公司(國家針織牛仔產品開發基地)/ 江陰市傅博紡織有限公司(國家棉經編休閑面料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洪亮表示,恒亮自2015年加入國家針織牛仔產品開發基地以后,就像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特別是作為“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聯盟”的發起單位,就像一個迷茫的本科生從此邁進有了專業方向的研究生課堂。


在外部環境確定仍然是地緣沖突持續和美聯儲鷹派加息繼續的情況下,恒亮紡織借匯率的短期波動利好外銷的窗口期,已經落實了幾百萬碼的出口訂單,穩住企業下半年的基本盤。隨著國內保障物流運輸暢通、市場主體復工復產、企業將適時擴大有效投資以促進企業有序健康發展。當前恒亮正在進行整合優勢資源、建設專業化、智能化生產平臺的發展之路上,通過自籌資金增產擴能,實現從織造、染色、印花以及功能性特色后整理等一條龍化閉環生產,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新恒亮賦能增效。


圖片


恒田企業/無錫恒諾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針織面料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韓春表示,不管是面對新冠疫情還是嚴峻的國際發展環境,企業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加快轉型升級,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即使受到多方影響,恒田依舊沒有停止產能擴張,持續擴展成衣規模,擴大海外生產基地;企業在國內新建了云南生產基地,同時對無錫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目前,企業整體產能增加32%,達到新高。


韓春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期盼,“期望能夠更進一步的協同好上下游產業基地,更好地運用產業資源,取得更大成果。聚焦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三大趨勢,提供更多支持,讓基地企業少走彎路?!?/span>



協同發展 向美好出發



近兩年疫情持續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全球經濟復蘇減速降檔,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直也在通過務實的路徑、積極的作為,開展更為有序、更為緊密、更為深入的紡織產業創新協同。

圖片


陳大鵬對眾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躺平”,發揚堅韌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給予肯定?!拔覀円嘈湃嗣駥γ篮脮r尚生活向往的趨勢不會改變,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實現紡織強國再跨越以及2035年發展目標不會改變,”陳大鵬表示,“我們有這么多熱愛、專注、聚焦紡織領域,且不斷創新開拓的優秀企業、企業家們,我們要更加堅定,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圖片


徐迎新提到,目前作為中國紡聯秋季聯展舉辦場所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已經正式完成方艙的拆除和環境消殺工作,預計在7月底將恢復展會承接功能。除此之外,intertextile大灣區面輔料展、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也將陸續與大家見面。展會是行業企業展實力、拓市場、尋商機的重要商貿交流對接平臺,將為產業經濟的全面復蘇回暖注入一劑“強心針”,重振全行業信心!


圖片


孫瑞哲用“很久不見,甚是想念”作為發言開場,表達了中國紡聯對與會企業家的深情厚誼。他表示,13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企業家的分享,提振了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重重壓力之下,充滿韌性和活力的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依然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為行業未來發展樹立了樣板。


對于行業運行形勢,孫瑞哲分析道,2022年上半年,面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通脹壓力上升、俄烏沖突導致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國內疫情散發頻發等多重考驗,行業正處于需求低迷、成本高漲、經營壓力凸顯的供需壓力疊加期,運行壓力明顯增大;5月中下旬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生產逐步恢復,出口保持了較好的增長,但行業仍面臨產能利用率下降、利潤空間收縮明顯、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等問題,企業實際感受度弱于數據表現,發展預期有所降低;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結合歷年數據季節性規律,在國內散發疫情盡快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預計上半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或增長2%左右,出口可實現8%左右的增長;若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勢更為穩定,俄烏局勢不再升級,則全年運行指標可望較上半年指標略微好轉。


對于基地企業的未來發展,孫瑞哲從“練內功、再布局、提站位、爭榮譽”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企業家們圍繞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練好內功,圍繞國內外市場變化、紡織產品開發、產業結構調整重新布局,圍繞企業社會責任、行業目標定位、國家發展戰略提高站位,圍繞工業設計、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再立新功。


此外,基地企業更要率先而為,不忘產業報國初心,牢記強國富民使命,形成面向C端的消費解決方案,面向深度應用的數字解決方案,面向價值創造的綠色解決方案,面向文化自信的時尚解決方案,練就新本領,引領新需求,創造新市場,讓紡織產品開發的“國家隊”真正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優秀團隊。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希望企業家們永葆初心,篤行創新,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支撐起紡織產品開發國家隊的榮耀未來?!睂O瑞哲寄語道。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