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中國紡聯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建、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秘書處秘書長陳小麗,以及百余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成員企業代表參與了會議。

◎云端智享會

◎主會場合影


決定授予山東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再生及功能性纖維紗線產品開發基地)、張家港牧羊人服飾有限公司(國家戶外運動針織羊毛產品開發基地)、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聚酰胺纖維產品開發基地)、江蘇垶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國家復合功能差異化滌綸短纖維產品開發基地)、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功能面料柔性智造產品開發基地)、杭州福恩紡織有限公司(國家再生纖維時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福建宇邦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高密針織面料產品開發基地)、山東岱銀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新型結構紗線產品開發基地)、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國家差異化綠色紗線開發基地)、浙江朗貝尼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差別化纖維時尚女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國家戶外功能防護面料產品開發基地)、亞東(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燈芯絨及梭織印染產品開發基地)12家企業“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稱號。

智慧碰撞 企業家發聲
PART 1
應對挑戰,我們有話說


紡織業的未來,注定是科技共生的未來。太極石認為紡織大健康產業及智能穿戴將是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方向,是未來功能性纖維發展的新風口。企業將繼續加強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從科技創新、產品創新、設計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多方面著力提高品牌和產品對市場的適應性,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加強企業品牌文化建設,推動和引領紡織服裝行業發展。

“2022年以來,疫情的反復和俄烏戰爭對于生產成本、銷售拜訪、需求確認、物流發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2021年,通過屬地化營銷和分布式產能的布局,有力化解了企業跨省、跨區域營銷以及物流風險的困難。由于對于今年市場經濟形勢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預判,我們對生產原料進行了前置部署,為企業健康運行贏取先機?!?/span>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功能面料柔性智造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衛金龍談到疫情影響時如此說。

創立于1993年的意大來制衣公司已近而立之年,從2020年疫情爆發至今,企業快速進行調整和布局,通過面料升級、新產品創新研發,產品品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據汕頭市意大來制衣實業有限公司(國家保暖內衣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王奕大介紹,企業通過疫情相關的話題進行營銷活動,積極解決渠道及消費終端面臨的一些問題,不僅提升了市場活躍度,也增加了品牌的影響力,還進一步促進了產品的成交率,至今為止,企業產品銷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
PART 2
面對未來,我們這樣做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數碼雙面印花絲綢產品開發基地)副總經理馬廷方從當下和未來兩個時間節點帶來分享。在當下,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官方供應商,萬事利絲綢抓住機會推廣品牌,以創意產品講述絲綢故事。與此同時,企業苦練內功加強研發,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積極拓展絲綢上下游產業鏈。“一個人就是一個店”,馬總表示要探索全員營銷新模式,布局線上線下、零售團購多元銷售形式,增強品牌效應。
浙江美欣達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特種工裝及休閑面料印染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龍方勝交流時表示,秉承全產業鏈思維,緊密分析社會環境與消費市場的變化,企業以塑造綠色紡織生態圈、踐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原材料著手,加大回收循環產品開發,同時竭力在運動等多樣性上進行產品拓展。未來,企業將重點進行四大目標建設:高質量產品的體系建設、領動市場需求的機制建設、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建設、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建設,最終打造全維度聯貫型可持續紡織印染矩陣平臺,共同實現“創新驅動、和諧共生、數字高效”。
當前,美欣達在兩化融合建設方面已鋪墊了大量工作,圍繞著PLM、ERP、CRM、SCM和MES五大核心系統組成印染行業的智能云平臺。通過與百度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美欣達將進行全面的數字化部署,加快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和生產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締造智慧印染技術大腦,實現生產質檢全數字化。下一步,企業將重點開展新工廠籌建工作,圍繞清潔化、自動化、信息化核心方向,打造美欣達智慧低碳數字產業園。
山東聯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紡織新材料紗線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陳啟升表示,2022年疫情影響遠超2020年,內外銷市場都產生顯著影響。企業應放平心態、練內功。更應追求卓越、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多新產品,廣泛利用線上進行“趨勢營銷+技術營銷”,讓自己的產品會說話、講好故事。
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國家新型纖維紗線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李向東表示,自成立以來,德州華源秉承“多品種、小批量、快交貨”的市場策略,“綠色、科技、時尚”的產品理念,拓展新品空間,完善產品結構,擴大經營規模,追求精益求精,用差異化的產品服務于差異化的客戶。
愉悅家紡有限公司(國家亞麻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王玉平對愉悅家紡的運營情況進行了四方面的匯報。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全產業鏈優勢,深化變革,打響愉悅智造品牌;積極落實科創工程,整合內外資源,創造健康產品;積極推進數字工程,建設“組織數字化、決策數字化、產品數字化、制造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為一體的數字工廠;圍繞低碳運營,打造“低碳設計”、“低碳替代”、“低碳減量”、“低碳清潔”、“低碳循環”、“低碳消費”六位一體的愉悅特色低碳新模式。
紡織產業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相信在“科技、時尚、綠色”三大定位指導下,行業將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PART 3
作為國家隊,我們這樣想

作為基地成員的新鮮血液,江蘇垶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國家復合功能差異化滌綸短纖維產品開發基地)總經理喬智代表公司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其表示江蘇垶恒主要從事差別化纖維、特種纖維和高性能纖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能達5萬噸,二期擴展將達到10萬噸。企業具有三大系列產品:可持續系列產品、復合功能性系列以及滌綸毛條系列產品。
未來,希望與基地企業充分交流,取長補短,保持優勢產品的穩定品質。通過與產業鏈中所有基地伙伴企業的合作創新,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以及具有競爭優勢的合作模式。不只輸出產品,更輸出打包的解決方案,攜手基地伙伴,在各環節中升級改進,提升綜合實力。做可持續產品的生產者,更要做“可持續價值的傳遞者”。
江陰市恒亮紡織有限公司(國家針織牛仔產品開發基地)/ 江陰市傅博紡織有限公司(國家棉經編休閑面料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洪亮表示,恒亮自2015年加入國家針織牛仔產品開發基地以后,就像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特別是作為“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聯盟”的發起單位,就像一個迷茫的本科生從此邁進有了專業方向的研究生課堂。
在外部環境確定仍然是地緣沖突持續和美聯儲鷹派加息繼續的情況下,恒亮紡織借匯率的短期波動利好外銷的窗口期,已經落實了幾百萬碼的出口訂單,穩住企業下半年的基本盤。隨著國內保障物流運輸暢通、市場主體復工復產、企業將適時擴大有效投資以促進企業有序健康發展。當前恒亮正在進行整合優勢資源、建設專業化、智能化生產平臺的發展之路上,通過自籌資金增產擴能,實現從織造、染色、印花以及功能性特色后整理等一條龍化閉環生產,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新恒亮賦能增效。
恒田企業/無錫恒諾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功能性針織面料產品開發基地)董事長韓春表示,不管是面對新冠疫情還是嚴峻的國際發展環境,企業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加快轉型升級,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即使受到多方影響,恒田依舊沒有停止產能擴張,持續擴展成衣規模,擴大海外生產基地;企業在國內新建了云南生產基地,同時對無錫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目前,企業整體產能增加32%,達到新高。
韓春對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期盼,“期望能夠更進一步的協同好上下游產業基地,更好地運用產業資源,取得更大成果。聚焦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三大趨勢,提供更多支持,讓基地企業少走彎路?!?/span>
協同發展 向美好出發
陳大鵬對眾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躺平”,發揚堅韌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給予肯定?!拔覀円嘈湃嗣駥γ篮脮r尚生活向往的趨勢不會改變,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實現紡織強國再跨越以及2035年發展目標不會改變,”陳大鵬表示,“我們有這么多熱愛、專注、聚焦紡織領域,且不斷創新開拓的優秀企業、企業家們,我們要更加堅定,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徐迎新提到,目前作為中國紡聯秋季聯展舉辦場所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已經正式完成方艙的拆除和環境消殺工作,預計在7月底將恢復展會承接功能。除此之外,intertextile大灣區面輔料展、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也將陸續與大家見面。展會是行業企業展實力、拓市場、尋商機的重要商貿交流對接平臺,將為產業經濟的全面復蘇回暖注入一劑“強心針”,重振全行業信心!
孫瑞哲用“很久不見,甚是想念”作為發言開場,表達了中國紡聯對與會企業家的深情厚誼。他表示,13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企業家的分享,提振了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重重壓力之下,充滿韌性和活力的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依然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為行業未來發展樹立了樣板。
對于行業運行形勢,孫瑞哲分析道,2022年上半年,面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通脹壓力上升、俄烏沖突導致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國內疫情散發頻發等多重考驗,行業正處于需求低迷、成本高漲、經營壓力凸顯的供需壓力疊加期,運行壓力明顯增大;5月中下旬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生產逐步恢復,出口保持了較好的增長,但行業仍面臨產能利用率下降、利潤空間收縮明顯、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等問題,企業實際感受度弱于數據表現,發展預期有所降低;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結合歷年數據季節性規律,在國內散發疫情盡快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預計上半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或增長2%左右,出口可實現8%左右的增長;若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勢更為穩定,俄烏局勢不再升級,則全年運行指標可望較上半年指標略微好轉。
對于基地企業的未來發展,孫瑞哲從“練內功、再布局、提站位、爭榮譽”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企業家們圍繞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練好內功,圍繞國內外市場變化、紡織產品開發、產業結構調整重新布局,圍繞企業社會責任、行業目標定位、國家發展戰略提高站位,圍繞工業設計、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再立新功。
此外,基地企業更要率先而為,不忘產業報國初心,牢記強國富民使命,形成面向C端的消費解決方案,面向深度應用的數字解決方案,面向價值創造的綠色解決方案,面向文化自信的時尚解決方案,練就新本領,引領新需求,創造新市場,讓紡織產品開發的“國家隊”真正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優秀團隊。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希望企業家們永葆初心,篤行創新,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支撐起紡織產品開發國家隊的榮耀未來?!睂O瑞哲寄語道。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