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布的人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少兒的人口比例上升,0至14歲兒童占比高達17.95%。對于紡織產業來說,童裝必然是繞不開的話題,山東青島即墨童裝產業集群作為童裝行業的重要區域,對于市場的反饋最有發言權,近日,《紡織服裝周刊》記者專訪了青島禾雀童裝董事長劉云峰,為我們介紹了即墨童裝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度探究童裝產業發展趨勢和問題瓶頸。
紡織服裝產業一直是即墨的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早在2002年,即墨就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針織名城”稱號。在針織行業發展的同時,有一批數量可觀的企業開始涉足童裝生產,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即墨童裝行業發展迅速。據統計,早在2015年,即墨就擁有童裝電商經營企業達1.2萬家,實現網絡銷售60余億元,居全國縣級市首位。
作為全國最大的針織服裝加工優質制造基地,即墨童裝產業作為即墨針織服裝產業的重要一極,近幾年異軍突起。目前即墨所產童裝主要以針織產品為主,包含針織內衣、家居服品類及針織衛衣衛褲等外出服,也有少量企業生產梭織產品,但占比較小。即墨童裝傳承了青島多年來的外貿加工品質高的優良傳統,主要以面料好、做工細致而聞名,以其“安全、品質、時尚”的特質成為全國重要的童裝生產基地之一。目前主要銷往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區,長江以北是即墨童裝的主要銷售區域。
近兩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多次反復爆發,多名童裝企業的受訪者表示,童裝企業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一方面終端零售商對市場信心不足,不敢訂貨或者進貨,另一方面消費需求萎縮也是影響童裝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主要就是銷路不暢,市場需求大幅縮小。這一影響反映到供應鏈端,產生的結果就是訂單不足。今年即墨出現了嚴重的訂單不足情況,眾多小的加工點無單可做,生存岌岌可危。以往一廠難求,技術工人短缺的現象今年完全不存在了,這是即墨多年以來不曾出現的情況。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童裝營銷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從銷售渠道來看,逐步形成了實體和線上渠道共存的局面。近幾年電商的發展和線上直播熱潮,實體批發的份額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直播搶走,線下實體后勁嚴重不足。由于疫情,更多的童裝企業零售方式轉型升級,走進線上直播間,通過直播的方式對接專業買家及消費者。
一方面,線上直播交易大幅增長,成為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要求童裝企業提升產品的價格和品牌競爭優勢。由于近年來,80、90后年輕媽媽成為購買主力,新生代父母層級較高,有品牌意識,對兒童日常開支的消費行為逐漸轉換為價格敏感度低、對產品質量及個性化的追求提升等特征,對童裝行業的供給端創新帶來較大考驗。很多童裝企業加大在品牌建設上投入,除了廣告宣傳,還利用展會、媒體等手段對品牌進行一定的宣傳,同時通過各種行業內會議、論壇以及“成長型品牌”等行業內獎項的評選,將有意向有能力的企業往品牌化路線上進行引導,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童裝的安全性是品牌興衰的關鍵。相對于成人服裝,家長更樂意為品質好的童裝產品買單。對童裝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童裝安全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面料的安全,另一個是設計方面的安全,比如童裝對繩帶長短有嚴格的要求等,不能在設計方面出現危害兒童健康的隱患。面料是童裝安全的命門,孩童群體的脆弱性不只表現在內在,他們的肌膚比成人嬌嫩,對外穿產品也不能有絲毫松懈。童裝企業要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對產品原材料和成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確保產品品質,促進童裝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未來發展,劉云峰表示,未來童裝市場將出現兩極發展趨勢:一個是向下發展,降低利潤做線上的跑量;另一個是向上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走品牌路線。終端產品在各方面都缺乏優勢,出路堪憂。集群方面,一是扶持引導,落地有關優惠政策,扶持童裝企業做大做強;二是搞好服務,諸如電商培訓和設計師對接,為廣大中小企業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搭建平臺、提供便利。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