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 | 開機率不足、成本壓力大,河南棉紡織企業求解突圍之道

發布時間:2022-06-21  閱讀數:10577

聚焦 | 開機率不足、成本壓力大,河南棉紡織企業求解突圍之道



圖片

文| 本報記者 魏詩雯 李秀明 李繼鋒

編輯| 張建春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影響超過預期,棉紡織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逐漸承壓。河南是我國棉紡織行業大省,當地棉紡織行業的運行情況與企業經營現狀在我國棉紡織版圖上具有代表性意義。為進一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現狀,探求解困良策,近日,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舉行全省重點棉紡織企業視頻會議,針對當前面臨的共性問題探求解決之道。

市場形勢造成共性影響


今年前五個月,多數企業各項產銷數據同比均有所下滑。受疫情影響,內外需求疲軟,消費端購買力下降,內銷和外貿市場訂單均有所下滑。同時,物流受阻,產銷不平衡,庫存和資金鏈壓力加大。當前市場形勢給企業造成較大影響,是與會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

河南平棉紡織集團總經理陳亞民坦言,今年企業深深感受到了市場形勢下滑帶來的壓力。原輔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特別是今年棉花價格比去年同期漲幅達60%以上,產品價格向產業鏈下游傳導受阻,終端無法接受,各項要素成本增加,如疫情防控成本、運輸成本、單位產量人工成本、管理費用等,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相比混紡紗線產品來說,純棉紗線產品的利潤率下降幅度更大。

以生產純棉緊密紡紗線為主的銀龍集團也深有同感。舞鋼銀龍集團總經理周泉濤談到,今年企業受市場形勢影響很大。從3月份開始尤為明顯,產銷率下降,庫存增加,電價上漲,成本上升,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不斷加大。

除了原料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增加以外,用電成本上升也成為棉紡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周泉濤表示,用電成本是除原料之外的第二大成本。2021年11月新的“分時電價”政策開始執行。執行前,平均電價約為0.62元/度;執行后,約為0.72元/度,平均電價上漲17%。僅此一項,企業年用電費增加2733.49萬元。現在和去年相比,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

洛陽白馬集團董事長李洛賢介紹,今年1-5月,企業產銷率在70%以上。洛陽白馬通過壓縮機臺、減少產量和延長假期等辦法緩解經營壓力,實屬無奈之舉。6月份,企業產銷率有所提高,但是達不到100%。

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的運輸問題也加大了企業的經營壓力。陳亞民表示,前段時間上海、江蘇、浙江一帶疫情蔓延,出口受限,物流不暢。因為企業的供需方主要位于沿海地區,所以那段時間幾乎是“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

平頂山市昌茂紡織有限公司、鄭州四棉目前開機率均為70%左右。平頂山昌茂紡織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夏培表示,貨物流通不暢、運輸成本增加、產品出口受阻給企業帶來較大影響。企業訂單基本全部流失和違約,大部分客戶訂單已轉移到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和地區。

鄭州四棉總經理鄭治介紹,企業以生產差異化產品為主,有紡有織,當前開機率不高主要是受到疫情反復和原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影響。此外,鄭治坦言,在鄭州人工成本較高,加上企業熱電因環保限制被關停,能源成本有所提高。

美國惡意禁令加大壓力


“外棉價高于內棉價3000多元/噸,理論上外棉的訂單應該回流到國內,但是企業目前并未感受到?!标悂喢癖硎?,與此同時,美國打壓新疆棉,出臺法令不允許美國企業使用新疆棉,這既無理,也令中國企業感到無奈。李洛賢提出,希望政府對使用新疆棉的紡織企業給予補貼,進一步支持新疆棉的發展。

為了變被動為主動,與會人士提出,要打造國產棉花品牌,用國家高品質棉花標準取代國外標準。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理事長李付廣表示, 新疆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棉花生產工作。國家希望通過3年時間,將新疆高品質棉花種植面積提高到1000萬畝,這相當于澳大利亞年棉花產量的兩倍。

李付廣建議,各企業不妨了解一下李寧和羅萊家紡兩個主打新疆棉的品牌案例:“新疆棉花問題如果單靠企業,各自為戰,很難渡過難關,企業不妨抱團取暖,共同發展。既要正視現實,也要看到未來的希望?!?/span>

面對美國對新疆棉的打壓,鄭州棉花交易市場副總經理王保奇認為,企業要轉變思路,轉變產品結構和銷售方向。面對低迷的市場形勢,企業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最大限度降低各項成本,規劃好企業經營和生產。他表示,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愿意發揮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一方面幫助大家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用資金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針對當前的國內外市場形勢,中國紗線網總編輯王果剛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河南紡紗企業當前的產品比較單一,不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企業應該積極考慮調整產品結構,瞄準市場高地與細分市場,加強供應鏈研發合作,開發差別化、高值低耗產品,并加強知識產權建設與保護。

提振信心還須政策落地


視頻會上,河南紡織企業根據當前面臨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是科學防疫。建議地方政府對疫情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在疫情反復突發的情況下,防止一刀切,保障物流暢通,保證企業正常開工。

二是政策落地。加快各項穩經濟政策落地,讓優惠政策真正落到企業。加大對傳統制造業的政策傾斜力度,加大疫情期間有關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政策減免力度,降低電價等要素價格,減少企業成本。陳亞民表示,國家最近出臺的30多項政策,尤其是降低水電氣、社保費用、油價、過路費等政策希望盡早落實到位。

三是原料保障。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高度,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舉措,保障棉花、非棉纖維的供給與匹配,實現原料的穩定與安全供應。

四是完善配額分配。棉花配額分配應傾向于有出口資質的企業,改變一般貿易配額分配偏少,加工貿易配額使用方式又受到限制的困局,希望分配規則有所調整。

五是保障國際物流。受疫情影響,原料進口及國際快遞物流效率低,時間長,希望能盡快改善。夏培表示,希望政府優化防疫政策,盡快開啟正常出口業務與世界先進接軌,讓中國的優質產品搶奪丟失的市場。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企業產品積壓、成本上升、開機率下降等具體問題,提振信心,讓企業看到希望。

六是鼓勵消費。建議出臺紡織品服裝消費鼓勵政策,從消費者層面引導新疆棉制品等產品消費。

七是優化融資環境。為企業創造公平的融資環境,加大銀行對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并避免因抽貸給企業資金鏈造成沖擊。陳亞民表示,國家出臺的許多政策紡織企業難以享受到。尤其是比較大的金融機構,不把紡織列為重點支持行業,企業融資難,即便是拿土地、廠房或其他不動產抵押,抵押率也大幅降低。金融機構對紡織企業應區別對待,扶優扶強。

關于未來棉紡織工業的發展,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認為,變化是外因,只有堅定不移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發揮內因的作用,才能在變局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他談到,疫情防控常態化帶來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商業模式的變化,將來極有可能會固化下來,企業經營要進行思想儲備、知識儲備、項目儲備與技能儲備。練好內功,進行新市場開拓、技術改造、管理創新、設備升級換代等。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做到在頂部理性,在底部樂觀。

針對河南紡紗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董奎勇表示,應對疫情,企業要提高應急處置反應能力,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疫情期間采取“三就”原則,就地生產、就地就餐、就地住宿,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面對市場低迷,紡企要狠抓銷售,主動出擊,讓利不讓市場,了解行情,掌握動態,全員銷售,打好短平快戰役。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