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伊始,嚴家民副會長宣讀了《關于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換屆改選工作情況說明》,表示在5月底疫情緩解后,省紡織行業協會立即在咸陽市召開了2022年第一次常務副會長擴大會議,在通報陜西紡織“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座談交流的基礎上,專門就換屆工作進行了布置。協會秘書處認真落實2022年第一次常務副會長會議精神,根據陜西省民政廳《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章程示范文本》,對《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章程》進行及時修訂,制定《陜西紡織行業協會會員代表大會代表產生辦法》等,為高質量開好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奠定了基礎。

田福海會長作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從7個方面回顧了第四屆協會的工作:① 積極對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陜西省委,促成陜西紡織“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和落實;② 認真開展陜西省首屆“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人物(企業),十大領軍人物(企業)和十大工匠推選活動”、“2017年陜西省紡織高峰論壇”、“改革開放40周年陜西省紡織行業優秀企業、優秀企業家、優秀成長型企業和優秀員工推選評比活動”、“科技三秦?文化陜西—建國70周年,陜西紡織系列報道”四大活動,不斷提高陜西紡織服裝行業的品牌知名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③ 多次邀請中紡聯領導到西安工程大學、際華3513實業公司、陜西秦塬紡織有限公司、常興鎮紡織工業園等高校和企業檢查指導工作,促進行業快速發展;④ 堅持定期開展協會會長辦公會議,通過學習先進典型和交流信息,指導行業健康快速發展;⑤ 抓好協會棉紡織、紡機器材、服裝家紡、學生裝、物產管理、陜西紡織行業紡織服裝設計師等專業委員會的建設,不斷開創協會工作新局面;⑥ 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聯手對重點單位進行智力幫扶;⑦ 堅持每年一次會員單位、個人評優工作,讓會員單位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經代表們舉手表決,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全票通過。


作為本次會議的重要議程,會議選舉產生了15名常務理事、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監事會主席,聘請秘書長。
新一屆理事長嚴家民對各位領導和會員代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謝。他說,自1973年進入陜西第二印染廠工作,至今已在陜西紡織行業工作了半個世紀;從1954出生在陜西第八棉紡廠,就預示著自己在紡織行業要干一生一世,把一切都獻給我熱愛的陜西紡織。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十多年來,在田福海會長的帶領下,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驕人業績。新一屆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班子組成后,一定要上下團結一心加油干,要主動對接省工信廳、發改委、財政廳和科技廳等省級部門,發揮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盡心盡力為政府和企業服好務。通過企業家定期座談交流和相互學習,走出去請進來,使陜西紡織在全國學有目標,趕有方向,盡快提升陜西紡織的整體水平,努力把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建設成為“政府靠得住,行業離不開,企業信得過,國內有影響”的新型組織,團結帶領全省紡織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西安工程大學校長王海燕代表西安工程大學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向長期以來給予學校關心支持、致力推進校企合作的各級領導和業界朋友表示感謝。王校長介紹西安工程大學的發展歷程,他感慨地說,學校屢經迭變,卻薪火傳承,勇往直前,始終在關系國計民生“衣”為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不改初心。王校長說,多年來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在田福海會長的帶領下,恪盡職守,團結一致,上情下達,架起了政府與企業高效交流互動的橋梁,更相信新一屆協會能搶抓“十四五”發展機遇,引導會員企業深度聚焦“科技、時尚、綠色”發展主題,切實提升數字化、網絡化關鍵基礎能力,推動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加強創新應用,推動行業與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向更廣范圍、更深高度、更高水平融合發展,助力陜西紡織服裝產業再創新輝煌。
陜西省工信廳消費品處副處長陳永勝對代表陜西省工信廳對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祝賀,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享:一是介紹《陜西省“十四五”紡織行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二是介紹今年我省紡織行業將開展的重點工作;三是對省紡織行業協會下一步發展談幾點希望。
2022年我省紡織行業將開展的重點工作:一是完善產業鏈條,加強園區建設;二是加強研發支持,引導成果轉化;三是搭建時尚平臺,打造特色品牌;四是推行清潔生產,倡導清潔能源;五是構建服務平臺,推動重點工程;六是加強人才培養,擴寬就業渠道。他對我省紡織行業協會下一步發展談了幾點希望:一是進一步完善內部治理,規范組織運作;二是促進產業發展,做好牽線搭橋。他說,省工信廳作為紡織行業管理職能部門,在下一步工作中,將積極創造條件,主動關心解決協會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責,從政策、項目和資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協會健康持續發展。
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秋黎鳳當選第五屆理事會理事。與會代表均表示將充分發揮其作用,不忘紡織初心,牢記發展使命,為陜西紡織崛起、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
(來源:紡織器材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