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智成企業研究院 ,作者崔帥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著全球數字經濟價值鏈加速重構,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了業界共識和戰略必選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占GDP比重為54.3%,其中美國的數字經濟的規模居世界首位,達13.6萬億美元,中國位居世界第二,達5.4萬億美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經過十年的探索,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雖依然落后于美國,但在發展歷程中正逐漸擺脫“跟隨者”姿態,甚至在通信領域PCT專利數量、5G推廣規模等領域已開始扮演“引領者”的角色,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支撐我國經濟發展、開展全球競爭的主要經濟形態。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這意味著,在數字經濟環境下,數據不只是資源,更是一種新的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最核心的是充分發揮、挖掘與利用數據的價值。通常而言,數字經濟主要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
2021年中國制造業總量達到了31.4萬億元,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由于我國的工業基礎規模,產業數字化的規模和體量大于數字產業化成為了業界共識。然而,在很多的企業實踐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理解還停留在信息化上,將用軟件管理流程、改造生產制造流程等同于數字化。實際上,對于數字化而言,重點不在流程改造,而是將產業上下游的核心交易數據、關鍵的供應鏈數據打通、聯通,形成產業協同。以數字供應鏈平臺型企業為例,億邦動力董事長鄭敏將其總結為三個基本特征:電商交易場景、SaaS工具的深度連接以及數據智能的應用。首先,數字供應鏈平臺型企業依舊的是電商,會有一個電商交易平臺,但這個平臺可能是多元化的,有的是為采購企業定制的平臺,有的是開放性的平臺,還有的是通過API接口的方式使上下游企業的ERP進行連接,因此最上層是電商交易場景?;诖?,數字供應鏈平臺型企業中間一層是基于SaaS工具的深度連接,底層基礎是具備一定程度的數據智能的應用。數字經濟作為國家戰略,其意義在于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經濟形態,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與治理方式深刻變革。由于目前數字經濟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所以我們在理解數字經濟時把它視為現有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類別,比如“數字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實際上,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都將成為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整個國民經濟都將呈現出數字經濟的形態。此時,不僅經濟數字化,社會也將數字化,我們將進入數字文明,比肩于過去的工業文明、農業文明。根據億邦動力的研究,產業數字化的動力機制是很清晰的,推進的線路主要有四條。第一條是從B2B交易的一個部分先切入進去,然后通過訂單去驅動上下游企業的數字化。第二條是把分布式的制造能力,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彈性的網絡協同制造能力,大訂單與小訂單都可以承接。第三條線路是通過科技類公司研發供應鏈級的SaaS,把上游和企業串起來,在平臺上面進行交易。第四條線路不僅僅是在B2B環節,也將進入B2C的環境中去,一些具有智能定制能力的品牌和有柔性快反能力的品牌企業將推動整條產業鏈的數字化全部打通。基于這種變革,數字化對整個產業的改造將產生“全產業鏈的協同效率”、“全要素生產率”及“全場景的服務能力”的三“全”價值。對于社會而言,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只是數字時代的開始,產業的數字化將成為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進一步影響我們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如創世伙伴資本CCV合伙人聶冬辰所說,無論從是日常生活、工作過程,還是各個方向的垂直的商業場景,其實都在進行不斷的深度數字化和虛擬化的改造,生產活動、社會關系、內容文化、經濟體系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進行變革。面向C端的數字化、虛擬化,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地產生在娛樂方向,例如VR/AR/MR在社交、游戲與視頻中的應用等。與之相對的是,垂直行業的虛擬化場景應用更多是在生產制造、測試服務上。以數字孿生為例,根據創世伙伴資本CCV的研究,技術的發展讓數字孿生真正能夠在整個商業鏈條中為各個環節降本增效,或者為新業務提供重要支撐,例如廠房建設前期產線的模擬、整個生產過程中數字化監控、遠程的設備維護檢修等,都能盡可能減少前期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員的安全風險。總之,無論是產業還是生活,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在數字文明的塑造之中將融為一體。以自動駕駛為例,10萬公里的路測是一個基礎門檻,如果通過數字孿生的自動駕駛的仿真就可以實現在虛擬場景下7*24小時的全天候測試,并且可以任意調整光線的角度、陰影、不同天氣的道路情況,去調整自動駕駛算法,快速完成實驗、算法迭代,并在產業互聯網的基礎之下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量產。大量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正如早期汽車的上路成為工業文明的重要標志一樣,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也會成為數字文明的一個標簽,與數字經濟下的產業一起連通生產、連通社會、連通生活,推動全球邁入數字文明的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