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統籌“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培育指導部分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部分企業和產品專利;繪制棉紡、化纖、粘膠產業鏈,確定龍頭企業為產業鏈長,形成“一鏈一圖、一鏈一長”體系,以“鏈長”企業為基礎,推動前后端產業鏈延伸,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全產業鏈均衡發展。
三是統籌“投入和產出”,推動科學招商、精準選商。針對斷鏈、缺項產業段,建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和《重點招商知名企業庫》,進行精準招商引資。優化紡織服裝招商引資扶持政策,約定畝均投資及產值,算好投入和產出賬。開展“五清”工作,加大閑置土地、低效廠房、稅收征收、欠款欠賬、“僵尸企業”清理,明確清理對象與目標,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優先嫁接閑置土地廠房,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四是統籌“整體和局部”,推動統一規劃協調發展。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合理科學確定各個產業發展規模,實現節約、高效、科學發展。科學編制產業規劃,明確各產業段發展規模,統領“十四五”產業發展,實現整體與局部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是統籌“特色和差異”,推動差異競爭特色發展。重點發展棉紡織產業,配套發展粘膠、化纖紡產業,做大總量、做強特色,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效益,實現特色化高質量發展;依托“新疆棉”地域優勢,加大純棉產品認證和品牌打造力度,打造“新疆棉”系列產品全產業鏈,構建“新疆棉”地域特色品牌,實現差異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
六是統籌“努力和借力”,推動內外聯動合力作為。加強干部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干部整體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讓每名干部成長為講政治、懂政策、精業務、會干事、敢擔當、重落實的高素質專業化經濟工作行家里手,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隊伍保障。研深吃透國家、自治區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方向,加大跑辦力度,高標準謀劃,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及項目,借力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七是統籌“發展和民生”,推動改革發展惠及民生。規劃建設學校、醫院、市場、商業綜合體等民生設施,讓企業職工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解決企業職工后顧之憂,提高職工作生活的幸福感。謀劃建設一批紅色教育基地、文化大舞臺、工人文化宮等文化設施項目,打造工業經濟參觀旅游基地,講好新疆故事,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將把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最大限度轉化為民生福祉。
來源: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