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安踏、李寧的國貨追趕還差多遠?

發布時間:2022-06-30  閱讀數:10817

安踏、李寧的國貨追趕還差多遠?

圖片

內容來源:華夏時報



疫情沖擊下,運動鞋服巨頭耐克未能止住在華市場的頹勢。


6月27日美股盤后,耐克發布截至5月31日的2022財年第四季度和全財年業績報告,全年錄得營收467億美元,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但在大中華區,其全年營收錄得75.47億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第四季度營收15.61億美元,同比下降19%。這也是耐克在大中華區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營收下滑表現。


6月28日美股收盤,耐克股價大跌近7%,市值一日之間蒸發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0億元。同時,耐克盤中一度跌至102.48美元/股,創2020年8月以來新低,據去年股價歷史高點美股178.18美元已大幅回撤40%。



在華業績連續下滑



耐克大中華區業績表現出的頹勢早有預兆。


在2022財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耐克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分別同比下滑20%和5%。算上第四季度下滑的9%,耐克的大中華區已經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營收下滑表現。


6月27日,耐克公布了最新的財報顯示,2022財年營收467億美元,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第四季度營收為122億美元,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增長3%;錄得凈利潤60億美元,同比增長6%。稀釋每股收益為3.75美元,同比增長5%。全年毛利率提升120個基點至46%。耐克預計,2023財年耐克集團全年營收在匯率不變基礎上將保持低位兩位數的增長。


在中國所在的大中華區,耐克的業績在第四季度延續了下滑勢頭。耐克大中華區2022財年全年營收75.47億美元,同比下降9%;第四季度營收15.61億美元,同比下降19%。6月29日,耐克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中華區業績主要受到由大范圍疫情導致的庫存、物流及運輸成本增加的影響(疫情影響覆蓋其業務范圍的60%以上)。


在第四季度,耐克的毛利率下降至45%,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耐克解釋稱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為部分戰略定價行動、凈外匯匯率的有利變化(包括對沖)以及利潤率擴張的影響被大中華區的高庫存儲備和高運輸成本所抵消。


圖片

耐克方面表示,隨著4月底、5月和6月初在一些區域已逐漸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客流量和整體消費需求有明顯改善。盡管存在短期的不穩定性,耐克對中國本土市場戰略和推動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耐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若修表示,“我們長期看好中國市場和未來的巨大潛力,這一點從未動搖。我們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并通過中國技術中心加強我們的數字化業務能力,落實‘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更好地服務中國的消費者。”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在2022財年第四季度,耐克及時決策重新調整了前瞻性的供應和需求,并將在大中華區恢復健康的拉動型市場作為首要目標。今年7月,耐克將會在大中華區上線全新的ERP系統。作為耐克目前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投資最大的ERP項目,該系統將幫助耐克在未來進一步直面消費者時,能夠擁有更高效、更敏捷的供應鏈。


2022財年,耐克自營業務全年營收187億美元,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同比增長15%。自營業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耐克品牌18%的數字業務增長以及耐克自營門店10%的業務增長。其中第四季度收入48億美元,在匯率不變基礎上增長11%。耐克方面表示,“在未來3到5年,數字化都將是耐克業務的重要增長引擎”。



國產品牌還差多遠



近年來,隨著安踏、李寧等國產運動品牌的崛起,外界普遍認為,耐克在大中華區的“敗退”,是在此消彼長下的某種必然。但將耐克與國產運動品牌進行對比發現,國產運動品牌距離成為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品牌還需要時間。


以營收體量來比較,耐克2022財年的營收為467億美元(約合3129億人民幣);2021年,安踏營收錄得493.28億元,李寧則是225.72億元。營收體量上,后兩者與前者仍有較大差距,耐克約為安踏體量的6倍、李寧的13倍。


從毛利率來比較,耐克的毛利率為三者中最低,為46%,安踏和李寧則分別為61.64%和53.03%。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旗下品牌FILA2021年的毛利率高達70.5%,拉高了整個安踏集團的盈利表現。


在品牌力上,國產品牌相較耐克等國際品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此前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資深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國際品牌均與全球頂尖的體育聯賽實現了深度綁定,以深化在細分領域的品牌優勢地位。


如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大牌多與一些體育賽事實現深度綁定,對世界頂級足球聯賽、NBA籃球聯賽、田徑賽事,甚至對電子競技賽事也進行贊助,由此深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形成耐克之于慢跑、籃球;阿迪之于足球等運動的固有印象。


反觀目前國產品牌尚未有哪個品牌能夠與某一細分體育運動建立起強關聯性。在這方面,國產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好在國產品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比如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安踏成功押注了滑雪運動明星運動員谷愛凌,與其實現深度綁定,強化了安踏品牌與滑雪運動之間的連結。

另一方面,國產品牌也在嘗試通過積極的收購動作來強化在某一細分體育品類的優勢地位。


如安踏集團在2016年與日本DESCENTE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DESCENTE中國;2017年收購KOLON SPORT中國經營權;2018年,安踏與多方財團斥資371億元收購了Amer Sports,擁有了ARCTERYX、SALOMON、WILSON等國際頂尖戶外運動品牌。李寧在2020年至2022年初,先后收購了中國香港本土品牌堡獅龍的控股權和意大利百年奢華品牌Amedeo Testoni,并于近日敲定收購英國百年鞋履品牌Clarks。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