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字化對零售行業的重塑帶來更多的機會,包括全渠道營銷、門店數字化、新商業模式等多種形態,讓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更多樣化。通過數字化技術,品牌零售商可以將他們對智慧門店賦予的期待照進現實。
實體店鋪內運用互動技術能讓顧客平均購物時間增加四倍
實體零售的游戲規則正在發生變化。在反復疫情的影響之下,運營實體店鋪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實體零售還遠未消亡。針對消費者的一項調查顯示,60% 的受訪者希望在完成購買決策前親眼看到或觸摸產品,而 50% 的受訪者偏好于實體店購物,因為可以立即將商品帶回家。
諸如試衣魔鏡、連接衣架和交互式全息影像等實體零售店技術手段,曾在業內被吹捧為解決客流量和消費者互動的解決方案。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實際上未能對店內轉化率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同時需要高昂的安裝成本。相反,時尚業高管應該將投資轉向專門解決運營痛點并無縫融入客戶旅程的店內技術。
#01. 面向用戶移動應用程序
時尚品牌可以用技術適應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者特征的期望:追求便利的購物者和追求體驗的購物者。對于以方便為導向的購物者,應用程序可以將數字和實體購物體驗結合在一個高效的端到端旅程中。例如,快時尚品牌 Zara 的客戶應用程序允許購物者預訂試衣間、查看可用庫存、在倉庫查找商品并加入購買。此類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需要在客戶旅程中無縫運行,并且該技術可以建立在現有的后端軟件之上,例如庫存管理和銷售點軟件。
對于從實體店鋪尋求體驗、社交聯系和娛樂的消費者,移動應用程序可以幫助個性化訪問。Nike在紐約、上海和巴黎的創新之家商店旨在展示該品牌的故事。在紐約,互動式 AR 挑戰讓顧客通過掃描位于店內的二維碼來展示動畫和產品信息。店內體驗對于那些顧客期望在店內有品牌沉浸感的奢侈品玩家來說尤其有吸引力。在深圳“社交零售”店中,Burberry鼓勵顧客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互動、發布照片并在店內咖啡廳獲得“秘密好禮等福利。這些技術還通過掃描產品標簽或跟蹤帶入試衣間的物品,為品牌提供對客戶的重要數據洞察,即使他們沒有購買。店員可以擁有專為他們設計的應用程序,以便他們可以使用這些客戶數據并改進工作流程管理。
#02. 優化全渠道客戶旅程
消費者的店內體驗并不是在實體店購物時可以從數字化升級中受益的唯一方面。領先企業也在采用使商店成為微型履行中心的技術。通過使用商店來完成在線訂單,品牌可以在分銷和商店網絡中保持適當的庫存水平,并實現快速交付。與兩天相比,當日送達的轉化率高出約 50%。庫存優化技術可以幫助加速和自動化商店的價值鏈。例如,快時尚巨頭Inditex使用 RFID 產品標簽輸入單一庫存系統。這樣可以跨渠道了解庫存水平,從而可以從商店庫存中進行在線訂單履行。這種可見性將商店員工清點商店庫存所需的時間減少了 88%。
#03. 案例解析
卡西歐在2015年9月出現了中國區銷量的下滑,為了實現銷量的增長,卡西歐中國最大的代理商絡克組建了專業的電商團隊,并在12個月之后實現了月銷售額破百
萬的銷售業績。隨后為了進一步實現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融合,在2016年11月卡西
歐和天貓聯合推出了全球首家全渠道智慧門店,通過電子屏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在2017年智慧門店2.0版本落地,實現了從貨品通、服務通、會員通,進一步提升為貨品通、訂單通、終端通、財務通,為消費者提供“全時間、全地點、全商品、
全渠道”的購物體驗,實現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同時借助體感互動、多元支付,
新的智慧門店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的購物體驗。
百麗,曾靠最大化的線下零售網絡和快速反應的垂直一體化供應鏈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時過境遷,消費者的變化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滿足便利性需求,百麗需要從線下零售轉向全渠道,做到人通、貨通和場通。在貨通上,百麗過去兩年優化了25%的庫存,提升了經營效率;在人通上,打通線上線下客戶數據,并做好客戶標簽;在場通上,將客戶數據應用于線下零售終端,根據客戶標簽,讓線下3萬多名員工為全渠道客戶提供更有溫度和深度的一對一服務。
絲芙蘭早在2006年就搭建了自己的官網,其后和天貓、京東、微信、微博、小紅書等電商展開合作。為了服務社交群體,絲芙蘭不僅在實體門店提供免費的美妝體驗服務,也通過直播、走進大學開“美麗教室”等方式,把化妝技巧、產品選擇和趨勢傳遞給消費者。為了創新門店體驗,絲芙蘭還引入了虛擬試妝科技,消費者可在一秒鐘內看到上妝后的效果,也能一鍵進行線上采購。其在線下門店還擁有多達5000人的美妝大師團隊,絲芙蘭也加大投入對他們進行培訓,以讓“美妝大師”更專業、更懂趨勢,也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04. 總結
無論未來趨勢變化如何,科技、數據和分析能力已經成為未來零售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消費者為中心的生態體系中,科技進步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借助更加多元和高效的手段觸達、洞察并對話消費者,同時也使得這些企業能夠更加有效地優化運營和管理,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運用,使得企業能夠用最優的商品和服務及時、準確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在經歷了前期的高投入和不斷地試錯后,未來零售科技的發展將更具
針對性,也會有更多的一體化方案落地,科技對于零售行業的賦能將進一
步加速。作為未來零售中持續創新和轉型的基礎,企業應當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技術革新,借助技術的進步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
文章來源:牛頓高商FashionMBA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