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華服時課|近代漢族民間的合襠褲

發布時間:2022-07-02  閱讀數:11970

華服時課|近代漢族民間的合襠褲

圖片


清中期以前,漢族女性的下裝多以裙為主,而褲則主要作為內衣穿著,至光緒(1875~1908年)年間,由于女性思想的解放和西式簡潔、方便衣裳思潮的影響,褲子在女性中開始廣為流行,“著裙者漸少”。漢族女性數千年上襖下裙的衣裳風格終于在清末迎來轉變。女褲開始以一種重要的外衣形式出現。



圖片

近代著褲的女性形象



清代女式合襠褲“褲管初較寬,后漸變窄,末端鑲有花邊” ,具有較強的實用和裝飾價值,其主要形制為:直筒、大襠、接腰,褲長及腳面,腰部不開口,襠不分前后,褲腰比較寬大,可將褲腰收緊折疊后外系布腰帶,褲腿較為寬大,褲腳下擺有精心的修飾,鑲有一道或數道花邊,有單、夾、棉之分。如上圖所示,由于這種褲子是寬腰大襠褲,故又稱為“大襠褲”或“寬襠褲” 。男女都可穿,但女褲腳比男褲腳較大一些,通常寬一尺(33厘米)左右。穿時先將褲腰抿掖,然后用一條長帶系結,余幅垂下為飾。老年婦女或婢仆,多在褲口用一條長帶纏裹,現在叫“纏腿布”。將褲口扎住,以利行動,甚至在現在的北方農村老年婦女中,還存在這種穿著。



圖片

清末桃紅色暗花綢繡瓜瓞綿綿女褲



上圖為桃紅色暗花綢繡瓜瓞綿綿女褲,為提花黑色拼貼刺繡長褲,褲腳寬大,以桃紅色花卉暗紋提花絲綢面料為地,上方拼接灰藍色棉布,下方有鑲滾裝飾,以黑色絲綢作飾邊,用桃、桃花、卷草紋打籽繡裝飾。至宣統前后,合襠褲的褲管開始向窄瘦的方向發展,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圖片

清末大紅色綢繡花卉紋拼貼女褲



上圖為大紅色刺繡拼貼長褲,以紅色絲綢面料為地,上方使用藍色棉布為拼接腰頭,下方以絳紅色底刺繡花卉圖案裝飾褲腳,是清末民初女褲的代表風格。



圖片

民國著褲的女性人物畫



進入民國,女性的褲裝更加簡約多樣,李當岐就指出:“女性穿上了專屬于男性的褲子,從歷史的角度看,20世紀女裝最偉大的革命和創造就在于對下肢的表現。女性也因此獲得解放,進入現代生活。” 這種穿搭形式被當時的一些時髦女性所追捧,隨著社會思想的開化,女性服裝逐漸發展為褲裝外穿,女性褲子的外穿使女性方便勞作,便于活動,同時也體現了男女追求平等的思想,如上圖,上衣下褲成為一種女性著裝風尚。



圖片

民國時期著褲的女性粉彩人物瓶



隨著思想的解放,與倒大袖相配的長裙逐漸變成禮儀服飾,年輕女子居家通常下裝只穿一條到膝蓋的短褲,并搭配長筒或中筒絲襪。此時的女子褲裝主要以絲綢、棉麻為主,顏色素雅,剪裁合體,裝飾紋樣以同色暗紋和花邊為主,也有腰上裝飾流蘇的,整體而言,基本已擺脫清代寬大、艷麗、裝飾繁復的褲裝特點。1910年左右,上海女褲尤其以窄口微露出腳踝的長褲為時尚,與當今流行的九分褲在外觀上略有相像,如上圖左。后,上海女性曾一度流行穿著露出小腿肚的短褲。上圖右的民國時期粉彩人物瓶中位于中間的女性便是穿著的這種褲子。



圖片

民國黑色緞繡花卉紋九分棉褲



發展到1920年,女子身著寬大的長褲及中長褲,褲口寬大,“舉凡袖口褲腳,無一不闊”“均闊約八九寸有奇”與“倒大袖”上衣博大的衣袖一樣,遠遠看去形似下著了一條裙子。如上圖河南地區的黑色緞繡花卉紋九分棉褲和下圖的山西地區黑色暗花綢腳口繡花長褲,都是20世紀20年代的風格,兩褲以黑色絲綢料為底,褲子上方使用棉布拼接,底部用植物刺繡圖案裝飾,簡單素雅。



圖片

民國黑色暗花綢腳口繡花長褲



隨著政治體制的改變,民國服裝體制棄舊迎新,不再沿襲過去的服飾制度。民國服制的外形大多是中西合璧的樣式。20世紀30年代,民國政府修正服制條例草案,具體內容中規定褲“式如西裝褲”,“中山裝與西裝現時公務員著用者已甚普遍,為顧全事實起見似宜準予并用,惟其顏色應與服制一致以免分歧。”由此可見,西化的衣裳在當時廣受大眾的歡迎,并得到政府的提倡。時髦的女性一改舊時的寬肥下裳,開始選擇較為緊身的長褲。



圖片

化纖面料花卉紋改良女褲



上圖是存于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中的一件民國時期的女褲。褲襠部略收,以適合體型,褲腳也略收,腰部更是出現了省道,整體形制與古時的褲裝有著明顯的改變。



(內容來源:牛犁,崔榮榮《繡羅衣裳》)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