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獲悉知名鞋廠華利集團近日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目前行業仍維持高景氣度,客戶的訂單需求以及訂單預告仍然旺盛。公司在越南北部的工廠運作正常,各廠區全力保障訂單交付,目前2022年的產能也已經排滿。海外工廠方面,越南2021年投產的3個新工廠產能爬坡比較順利,預計2022年這些工廠會有比較大的產能貢獻,印尼一期工廠預計明年開始有產能貢獻,緬甸工廠目前已經恢復建設。
目前客戶訂單需求及訂單預告仍然旺盛
華利集團作為國內900億運動鞋履龍頭,由于客戶訂單及訂單預告持續旺盛,產能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在近日的調研中,華利也透露,截至目前,客戶的訂單需求以及訂單預告仍然旺盛,公司在越南北部的工廠運作正常,各廠區全力保障訂單交付,所有的生產計劃基本上按照既定目標進行。目前行業仍維持高景氣度,從各個品牌商的情況來看,各品牌對業績的預期仍然比較樂觀。
不同品牌的訂單也會有季節性的差異,華利集團表示,客戶每年的產品開發通常區分春夏、秋冬兩個大季,不同品牌因為涉及的鞋型不同,會有季節性訂單差異,比如戶外靴鞋,通常秋冬季的量會略大、單價會高一些;休閑運動鞋和慢跑鞋的季節性不明顯,各個季節的訂單比較均衡;通常季節交替月份的訂單相對低一點。但是隨著公司產品及客戶結構的不斷優化,運動鞋的占比會越來越高,季節均衡性會越來越好。
關于訂單能見度,華利表示,公司與品牌方會召開產能規劃會議,目前與公司合作的所有品牌都會有3年以上的規劃,其中部分客戶會有5年、甚至8年的規劃。通常客戶也會出下一年/季的預告訂單以便公司提前做好產能準備。公司客戶比較信任公司交付能力,2022年的產能也已經排滿。
越南工廠新產能爬坡順利
為保障訂單的順利交付,華利集團進行了積極的產能擴張,據華利介紹,越南2021年投產的3個新工廠產能爬坡比較順利,預計2022年這些工廠會有比較大的產能貢獻,同時公司將在越南繼續新建工廠。印尼工廠目前也在按計劃建設中,印尼一期工廠預計明年開始有產能貢獻。緬甸工廠因緬甸政局變動和疫情影響,投資計劃進展緩慢,目前已經恢復建設。
供應鏈方面,華利表示,公司原材料供應商大部分在中國大陸,部分在越南、中國臺灣、韓國等地區,不同地區的管控措施會對當地材料商的材料生產、運輸產生影響。為保證原材料供應,公司提前做好供應鏈管理預案。2022 年Q1越南北部疫情嚴重,陸運海關受疫情影響關閉了一段時間,對原材料的運輸和配套產生影響,公司為解決原材料供應問題,通過增加采購、提前備貨等方式來解決原材料的問題,目前陸運海關已經恢復正常。
北越疫情及新工廠效率影響Q1毛利率
據了解,華利集團2021年的毛利率相比2020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公司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精益生產等措施的推進,工廠運營效率的提高。雖然存在原材料漲價、人工工資上調等影響營業成本的因素,由于公司采用成本加成的銷售定價模式,成本增加傳導到銷售價格的周期比較快。
華利一季報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毛利率為25.65%,同比減少2.72%。關于一季度毛利率的減少,華利集團在調研中表示,主要系新工廠效率有待提升,此外受今年年初北越疫情影響,部分工廠員工出勤率在部分時段低于正常水平;毛利率較2021年第四季度減少1.23%,主要系今年年初春節放假及北越疫情影響,產量有所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華利集團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歷經數十年行業深耕,成為全球領先的運動鞋龍頭制造商,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三,公司為Nike、Converse、Vans、Puma、UGG、Columbia、Under Armour、HOKA ONE ONE等全球知名運動品牌提供開發設計與制造服務。是Converse 、Columbia 、UGG的第一大供應商,公司管理總部及開發設計中心位于廣東中山,生產制造工廠位于越南、多米尼加及緬甸等地,貿易中心位于香港、中山和臺灣。公司員工超過10萬人,年產鞋履超過1.8億雙,是世界多家知名運動鞋履品牌的主要制造商和策略合作伙伴。
部分合作品牌 來源:華利集團官網
截止2021年末,華利集團共有員工151198人,在越南、多米尼加等地共開設20余家紡織工廠,2021年,年產鞋履2.1億雙,實現營收174.7億元同比增長25.4%,凈利潤27.68億元,同比增長47.34%。
2022年一季度,華利集團銷售運動鞋5113.68萬雙,同增7.09%,實現營收41.24億元,同增11.3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48億元,同比增長12.4%
民生證券分析師劉文正預計:從營收端來看,2022-2024年期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游品牌端需求增強將帶動華利集團營收快速增長,而新工廠投產,原有工廠新增及購置廠房將使華利集團生產規模擴大;隨著而來在生產中逐步加大自動化設備應用;使公司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華利集團客戶資源穩定,且不斷嘗試新客戶拓展;因此在需求旺盛且發展前景好,產能穩定擴增的背景下,華利集團營收將不斷增長。
來源:智通財經APP、第一紡織網、集團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