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其棟 重其業
/CHIC30周年/
在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胸懷行業發展使命,用責任一路守護。
從促進出口創匯、打造民族品牌“國家隊”,到助力國內品牌接軌國際、化危為機走出低迷,再到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時尚、科技、綠色的產業新定位重塑競爭力,CHIC始終緊跟行業大勢,以高瞻遠矚的視野打磨平臺價值,切實賦能行業發展。在中國躋身世界服裝制造強國后,又整裝再出發,引領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朝著對全球有創造、有貢獻、有推動的時尚強國目標奮進,展現時代新擔當。
奠基十年
/助推出口創匯 力造品牌“國家隊”/
20世紀90年代作為中國服裝品牌建設的重要階段,在CHIC踐行職責的過程中,中國服裝的巨大市場潛能為世界所發現,品牌形象初步樹立,民族文化得以弘揚,為新世紀的行業發展埋下伏筆。

1993年,首屆CHIC在北京亮相,服裝行業數百萬從業大軍、國內外的企業家、設計大師和專家學者聚首,成為我國紡織服裝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服裝業歷經市場經濟的“洗禮”,正處于品牌意識勃發的起點。消費需求的變化驅動了品牌的發展,商業日漸發揮作用,產業鏈逐步形成,服裝的審美性與設計師的作用開始顯現,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雛形。正是帶著為品牌成長深耕沃土的使命,CHIC拉開了打造中國服裝品牌“國家隊”的序幕。


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品牌競爭愈發激烈,商業導向更加明顯。
·1995年,CHIC以“邁向新起點”為主題,著力推出設計新秀、優秀企業家和名牌商標,為中國服裝企業與國際大市場接軌提供演練機會;
·1997年,CHIC把“創國際名牌、樹國際名師,讓北京早日跨入世界服裝中心行列”定為目標,展會的國際性進一步深化;
·1999年,CHIC在全球市場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以更時尚化、國際化的面貌推進貿易訂貨,為身處世紀之交的中國服裝企業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
在培育民族品牌之外,為海內外服裝業的貿易往來打通渠道,被視為CHIC的又一大使命。有媒體引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紡織品服裝年產量及出口創匯的數據,在報道中稱:“CHIC自創辦以來,促使我國服裝生產和出口不斷登上新臺階,帶動大眾服裝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躍升十年
/撥云散霧 引領新生/
步入新世紀以來的前十年,中國服裝業在CHIC的引領下,在品牌建設的關鍵期,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制造向創造的躍升,不僅穿越迷霧,走過宏觀經濟最為困難和復雜的年份,更煥然新生,打造出與時俱進的競爭力,為服裝強國的夢想照進現實夯實了根基。
2001年,CHIC在產業升級的契機與入世的挑戰中到來,伴隨著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和市場營銷體系的健全化、專業化日益成熟與完善,展會已成為連接產業與市場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CHIC猶如一個大坐標,將中國服裝業的現狀與未來在此定位。2003年起,CHIC開始細分專業展區,以新起點打造強勢專業展。

2005年,CHIC透過“與世界共享”的主題,在歐美國家對華紡織品配額取消、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為行業指引方向。2007年,CHIC圍繞服裝品牌化發展戰略做文章,延伸“軟實力”影響力,并將交流平臺的意義擴展、深化,爆發出更強大的國際化力量,海外展商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當時,法國展團負責人杰拉德·羅丹曾表示,CHIC對在華投資或需求合作伙伴的海外公司來說,是無法替代的角色。
CHIC承載著新10年中國服裝業在強國之路上振翅翱翔的責任與使命,在區域轉移、品牌推進、模式創新、科技進步、資源整合、資本運作、國際合作等行業熱點領域持續發力。
黃金十年
/初心如磐 邁步高質量發展/
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近十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的一系列關鍵詞,勾勒出行業的新前景,并定義了CHIC使命的新要義。
2014年,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服裝業進入“規模增長放緩,質量提升加快”的新時期,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成為重獲競爭優勢的行業共識。


2015年,CHIC作出移師上海的重大變革,并開啟春秋雙展聯動的新格局,帶來更國際化的商貿資源融合,為行業和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帶來新展會價值。
2019年的CHIC春季展以“這就是我!”為主題,引導行業回歸本真,重新審視自我,探索大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蘊含的廣闊市場空間。



疫情疊加地緣政治影響等復雜外部形勢下,2020年的CHIC春季展與首屆大灣區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合并舉辦,并以線上展、實體展會的雙軌動能形式,引領行業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