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外棉花價格大幅下行后反彈;國內外棉紗價格延續跌勢;滌綸短纖價格持續走弱。
上周,美國6月CPI飆至9.1%再創41年來新高,市場情緒謹慎悲觀,國際棉花現貨價格暴挫。隨著最新發布的美國消費數據好于預期,部分空頭資金獲利了結,周五美股和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大漲,ICE期棉隨之快速拉升。2022年7月11-15日,美國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為89.16美分/磅,較前周下跌4.26美分/磅,跌幅4.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115.96美分/磅,較前周下跌23.78美分/磅,跌幅17.0%,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9002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3896元/噸,跌幅17.0%。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高1877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3158/噸。

儲備棉輪入緩解部分供應壓力,維穩信號接連釋放,市場信心有所提振。2022年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是2020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7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指出,既穩增長又防通脹,注意防輸入性通脹;并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既要有力,又要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棉花市場方面,多種維穩舉措并行,2022年中央儲備棉輪入啟動后,企業紛紛積極交儲降低虧損,成交率100%,供應壓力正在緩解。7月15日,鄭商所調整棉花期貨部分合約交易手續費。紡織市場方面,下游需求仍未好轉,且江浙一帶部分企業接到限電通知,訂單量無法滿足50%以上開機率的企業計劃放“高溫假”,棉花、棉紗銷售需求恐將繼續下滑。外貿擔憂情緒有所緩解,據海關總署數據,6月份,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204.6億元,增長23.5%。不能忽略基本面中的積極因素,在盤面空頭獲利巨大的情況下,借宏觀調控政策之勢順勢而為,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5月上旬以來的三個多月時間,棉價已暴跌至一萬五以下,下跌幅度高達35%。面對棉花價格疾風暴雨式的狂跌,棉花及紡織實體企業應接不暇、相互踩踏、難以喘息。這不是正常市場該有的模樣。隨著收儲持續推進,我們呼吁,摒棄疾風暴雨式的價格波動模式,當前棉花市場需要療傷,亟待休養生息,找回資本與棉花實體企業團結協作精神,找回棉花與紡織實體企業的定力與自信。
(來源:中儲棉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