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百強縣榜,歷來是縣域經濟的風向標。近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全國百強縣榜單。
這份榜單并非單純以GDP論英雄,主要考慮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和綠色水平這四大指標。
數據顯示,2021年,百強縣以占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94%的GDP,以占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據了解,2011-2020年,我國縣域數量由1996個減少至1871個,但縣域GDP由24.1萬億元增長至39.2萬億元,是2011年的1.6倍,占全國GDP比重保持在38%以上;“千億縣”數量由5個增加至2021年43個;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由183824個增加至191322個,占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50%左右。
紅框標注的為今年新增
今年的報告顯示,百強縣東部地區占65席,中部地區占22席、西部地區占10席,東北地區占3席。江蘇、浙江及山東表現搶眼,分別占25席、18席和13席,其中,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獨占6席,并包攬前4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強縣前10位中,以紡織為特色產業的縣市共有8席: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晉江市、慈溪市、太倉市、宜興市。在43個GDP過千億的縣城中,絕大多數都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百強縣中還有很多都是以紡織產業為主業發展起來的。

這足以證明,紡織服裝產業依托縣域經濟發展產業集群、服務鄉村振興,為地方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做出了巨大貢獻。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說過,人氣就是財氣。一個縣城,樓盤空空怎么行?一個開發區,大量廠房閑著怎么行?一個縣域,年輕人都背井離鄉怎么行?得遏止人口凈流出,得想法集聚人氣,得發展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得把年輕人留住,留住人氣就留住了財氣,有人就會有一切。服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吸納就業多、帶動能力強、富百姓富財政是服裝業的產業特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發展服裝就能促進就業,穩定就業就能端牢“飯碗”,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錢賺,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經濟就會快速發展!
河南服裝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必須牢牢把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高起點承接產業轉移、高水平引進品牌企業,注重打造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在管理理念、裝備水平、設計研發、市場推廣等全方位堅持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