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主要看點
——
7月30日上午,平頂山市“歸根”工程舞鋼市昌盈飛鞋業項目開工儀式在尚店鎮舉行。據了解,舞鋼市昌盈飛鞋業是由舞鋼市昌盈飛鞋業有限責任公司、廈門山威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3.2億元,計劃新建1.9萬平方米標準化生產車間、開設流水線10條、幫面針車500-800部。
1
回到平頂山的他們,干起了制鞋業
河南省是勞務輸出的大省,但近年回鄉的人數越來越多。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呈現出良好態勢,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回鄉開啟了創業路,截至去年11月底,河南新增返鄉下鄉創業15.07萬人,成為“穩就業”的重要力量。
如上述的平頂山“歸根”工程,由平頂山市委組織部實施,是該市返鄉創業工作的重要舉措。據了解,2017年在平頂山洪莊楊鎮建廠的德智翔鞋業有限公司也屬于該工程,當時吸引了3000多名有經驗的員工進廠。在此之前,當地人大多數外出到廣東等地打工,成為制衣制鞋工。
平頂山市德智翔鞋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德紅說,“我們是跟著打工者來到了洪莊楊?!睋私猓轮窍柚饕獜氖滦婕庸ぃ侨~縣洪莊楊鎮重點招商引資企業。之所以落戶該鎮,張德紅表示,“洪莊楊鎮有不少外出務工人員在南方一些鞋廠工作,經過多年鍛煉已經成為熟練的鞋類加工技工。這是寶貴的人力資源。”
早期,張德紅和家人常年在廣東中山等地從事鞋業加工行業,并為李寧、安踏、NB、足力健等多家國際國內知名鞋企代工,深得業界口碑。大哥張紹紅,有多年臺資管理經驗,是巴拉巴拉、紅蜻蜓、迪士尼、巴布豆等品牌的一級代工商。
張德紅和家人回到家鄉平頂山后,在距離洪莊楊鎮區約2公里處,籌建德智翔鞋業有限公司,年產各類鞋子150萬雙,產值2000多萬元。如今,有400多個工人在該公司就業,月工資3000元至7000元。
2
河南VS越南,哪里對打工人而言更香?
?
家住河南臨潁縣曹莊村的曹永輝是名資深的“廠飄”,隨工廠遷徙了15年,2010年調至越南。曹永輝所在的臺資廠2000年前后在廣州起家,最初租用其他廠家一條運動鞋生產線,給國外運動鞋品牌做代工,隨后生意越做越大,并在廣東修建數個分廠。2002年,該廠商入駐洪寬工業村,并很快發展了3個分廠。
2009年后,隨著產業轉移的大潮,該廠商開始向另外兩個方向遷徙。一個方向是曹永輝的老家河南,2010年開始,該廠商先后在河南中部的舞陽縣、舞鋼市等地建了三個分廠;另一個方向是越南,該廠商2010年后開始在越南大規模建廠,目前在越南的分廠已有十多個。
從曹永輝的表述來看,雖然在作為“中干”在越南廠工資待遇更好,但仍免不了想家,所以“回鄉務工”是千萬個同“曹永輝”一樣漂泊在外的打工人一致的心愿。大量工人回鄉、企業遷移、政府部分的支持,才讓河南留住了人,“歸根”工程也仍然在繼續。
3
產業集群化,創建“中原鞋城”
10余年來,隨著發展的規范化,淘汰了不少不合格的企業。據悉,平頂山鞋企的老板大多是打工者轉變而來,創業之初,本錢小實力弱,或把家當車間,或在空地上建起簡易房,購置一些二手設備,拿著訂單召集家鄉沒出去務工的人員,或十幾人,或二三十人,隨訂單干干歇歇。
簡陋的生產車間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當地政府考慮到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頓。漸漸地,一些經不起整改的鞋帽作坊被淘汰,整改也有了一定成效。與此同時,像德智翔這樣的企業進來了。
企業擴大與政府發展相互配合,洪莊楊上的鞋帽園區項目呼之欲出,“我們順勢而為,決定打造鞋帽園區。”洪莊楊鎮黨委書記王小紅說。很快項目得到上級認可,占地21.95畝投資6000萬元的規劃方案通過初評,縣財政同意注入1500萬元以扶持村集體項目。
基于多年深耕制鞋業,平頂山也有了目標——中原鞋城。近期,平頂山市副市長許紅兵率平頂山市黨政考察團前往睢縣考察制鞋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工作。對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產業培育、重點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優化服務等工作進行詳細了解。
此次考察,也可見平頂山對于創造“中原鞋城”的野心。從“空城”到制鞋人才的回歸,再到制鞋大廠的落地、再到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平頂山的制鞋產業活力蓬勃,我們也期待平頂山的表現,期待“中原鞋城”早日落地。
文章來源:環球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