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創新深刻改變著生產生活。近年來,商水紡織服裝行業乘著科技發展的東風順勢而為,智能軟件、新技術、智能設備以及智能管理方式被逐漸應用于實際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減少了成本、提升了品牌附加值,智能“織造”為紡織服裝重建產業新優勢,涌現出盛泰浩邦紡織、阿爾本制衣等一批龍頭企業。如今的商水紡織業已經“脫胎換骨”華麗轉身。


- 01?-
科技引領智能“織造”
“這幾年,一排排現代化廠房、一座座智能化服裝工廠在商水拔地而起,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站在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里,管理員王風彩不停地感慨。
王風彩的感慨,主要來自紡織服裝行業今昔不同的變化。傳統服裝生產流程有手工畫版、剪出紙樣、放碼、排版、裁剪、縫制等。而在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現代化智能生產車間,裁剪和裁剪之前的流程都是以電腦和機器為主。在工業園制衣車間,工作人員從電腦中調出一個服裝版型,將其發送到智能裁床,兩分鐘后,袖子、前胸、后背等衣片就出來了。
“‘作戰室’的信息可以讓我們對當下的工作任務、工作目標、產品完成情況、工人工作情況等一目了然。員工工位上的信息,可以使每一位工人對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有所了解。” 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總經理崔瑋聰說。
“只要有高科技支撐,傳統行業同樣可以變得‘高大上’。”阿爾本制衣行政管理人員鄺慧慧說,在服裝制作中,阿爾本設計開發引入二維碼,每一件衣服的每一個部位通過掃碼都可以找到“經手人”。
公司董事長李天凝告訴記者,阿爾本制衣以信息化技術提升服裝制造的數字化應用水平,目前自主研發軟件700多個。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管理系統,通過對每件成衣在各個工段生產信息的實時記錄,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性管理。
在生產管理方面,利用MES智能生產管理系統、服裝ERP生產管理系統、規模化服裝生產大數據分析系統、數據采集分析系統等,將公司各種數據資源進行綜合集成,實現人員、訂單、物料、工藝、質量、產品、物流等信息的綜合集成利用,打通企業的數據流,實現數據資源的可利用。同時基于自主研發的吊掛流水線制衣系統、RFID的服裝生產懸掛輸送系統等,將產品與互聯網終端設備鍵接,實現了智能化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還利用自主研發技術加強信息管理,構建“高效、創新、節能、環保”四位一體的智能化工廠。

- 02?-
補鏈強鏈增韌性
業內人士表示,商水紡織服裝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勢在必行,印染這一環節是短板,印染能力不足制約著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發展。那么,如何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條,加強產業配套?
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2019年12月落戶商水至今兩年時間里,已初步構建了集紡紗、織造、印染、服裝、電商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在這里,從原料到成品的蛻變,只是紡織服裝產業鏈條上的部分環節。
目前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內的1號、2號服裝車間已建成投產,現有員工1500人左右,年產2000萬件高檔成衣;5號針織車間也已投產,年產1.2萬噸高檔針織面料。“二期制衣及針織印染項目正在抓緊籌建中,今年能夠投產運行。”工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針織印染項目投產運行時就是紡織服裝產業鏈條完備時。

- 03?-
產業富民夢成真
普通人的故事,見證時代的變遷。到大城市務工去個“小作坊”,回“家門口”打工卻進入個“大型現代化車間”,是商水縣舒莊鄉汾河村村民王偉霞的切身感受。同所有年輕人一樣,帶著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2014年,王偉霞經人介紹來到鄭州打工。這里與其說是個制衣車間,不如說是個家庭作坊。作坊面積不大,工人也不多,制衣按件發工資,好在能夠多勞多得,王偉霞便在這里干起了服裝加工。后來,由于需要照顧家中小孩,王偉霞應聘到盛泰浩邦紡織工業園。“短短幾年間,沒想到家鄉的紡織服裝業發展,檔次竟然如此高!”王偉霞感到很驚詫。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工資收入高時能拿到八九千元,比鄭州打工時拿得還要多。王偉霞表示,以后哪也不去了,扎根家鄉干一輩子。
與王偉霞一樣,湯莊鄉小李莊的張秋芝早年也外出做紡織服裝。張秋芝說,她雖然在深圳的一家紡織服裝廠務工,但那里沒有數字化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沒有這里高。在外打工七八年,除去吃住和交通費用,細算起來還沒有在家收入高。“在這里吃住免費,有事了騎電動車就能到家,多好呀!”言語間,張秋芝臉上洋溢著幸福。
今年30歲的阿巧初中輟學后經歷過小作坊紡織車間的人頭攢動、噪音大、棉絮紛飛。小作坊被取締后,如今她天天端坐在阿爾本智能服裝車間參與成衣制造,看著一件件成衣從原材料、驗布、制版打樣、裁剪、縫制、鎖眼釘扣到整燙、檢驗、驗針、包裝成品的蝶變過程,阿巧不禁感慨:“聽著馬達轟鳴,看著釘針飛旋,恍若隔世,這一切發展得太快太好了。”阿巧和她的同事做出的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美國、歐盟、東盟等國家和地區。這讓她收入增加的同時,特別有成就感。
據介紹,商水縣圍繞紡織服裝主導產業開展精準招商。今年以來,總投資50億元的萊賽爾紡織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60億元,安排就業25000人,利稅約7億元。總投資48億元的雅戈爾盛泰紡織工業園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上交稅收約6億元,帶動就業萬人以上。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嬰幼兒服裝2600萬件套項目,全系列打造嬰幼兒無醛工廠,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建成自動化生產線210條,可年產嬰幼兒服裝2600萬件套。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