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洞察
把握潮流趨勢
刺激潛在需求


那么這是否說明中國服裝市場已經飽和,并即將邁入衰退期呢?

同樣的市場,透過變量看常量,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的趨勢沒有改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有減弱,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巨大。就像露露樂蒙在財報中所言,“盡管中國的一些城市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但該市場的銷售額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過去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六成。”中國市場的高成長性有目共睹。

同樣的周期,利用差異找差距,中國服裝業缺少的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給。以羽絨服為例,我國羽絨服產量從2016年的3.34億件下降到去年的1.26億件,產能減少了約60%,其間不少人認為羽絨服市場難見增長。然而,通過苦練內功,轉型升級,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858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562億元,增長了近一倍。國產羽絨服品牌波司登則實現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達39.4%,創歷史新高。不少國際高端品牌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不斷加大在華銷售。當國人更加注重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時,誰能把握潮流趨勢、刺激潛在需求,誰才能在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中取勝。




新路子也在生產者的困惑里。普通T恤、針織衫產能過剩,但反復洗滌后依然防蚊抑菌的衣褲、高溫暴曬下速干酷爽的制服、無需漂染卻色彩艷麗的生態印花等產品,甫一問世就供不應求。企業產品從“大路貨”升級到“搶手貨”,離不開面料的攻關、纖維的研發、紡織機械的迭代。向上游求答案,突破企業轉型的難點、暢通產業升級的堵點,讓創新優化供給,提升供給對需求潛力的刺激,企業才能打破困局開新局。

/////////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抓住市場消費升級的大機遇,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中國紡織服裝業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