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的連接點。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2022年8月3日-6日,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高級定制研究中心的老師們帶領多位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飛躍千里,來到作為千年古郡、孕育了文昌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的越西縣,開啟了一場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設計之旅。


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彝族先民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底蘊深厚、燦爛輝煌的彝族文化。
彝繡,作為彝族的民族特色,是傳承千年彝族人的指尖瑰寶。這項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在越西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剛一到達,老師和設計師們就投入到緊張的忙碌中。之前只是通過老師介紹彝繡工藝,今天終于看到繡娘們一針一線的美好。






到了越西縣,就一定要去呷咕村,遠近聞名的“彝繡第一村”,有著20余種彝族刺繡產品。越西縣最好的繡娘都聚集在這里。這里的村民們用他們最熱情的舞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們。

在感受彝族文化的同時,這里看到最多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每個孩子都有著爛漫的笑容,稚嫩的聲音。當地婦聯同志介紹說:“自從學校開始給繡娘們做培訓,規范他們的技術,更多的繡娘們可以把自己的一技之長轉化為產品,有了收入,他們就可以留在家里繡花,送孩子們上學,給他們買衣服,買糖,再不用出去打工了。”




將融入時尚元素的彝繡,從小山村走出大涼山,走上時裝周的舞臺,也是我們此次采風之旅的主題!





一針一線,一挑一繡,在越西彝族繡娘們的手中,不僅繡成了美麗的商品,更繡出了彝族人的美好生活。
文章來源:高級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