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英國公布的最新修正數據顯示,該國在2020年首當其沖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沖擊,錄得300多年來最大的產出降幅,并且降幅比任何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大。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11%。根據英格蘭銀行的歷史數據,這比英國國家統計局之前的任何估計都大,也是自1709年英國遭遇“大霜凍”以來的最大跌幅。受到這一數據影響,英國股市出現了較大殺跌,英國富時250指數低開低走。
歐洲方面,歐洲主要三大股市周一齊跌。歐洲斯托克50指數大跌1.5%以上,德國DAX30指數一度大跌超2%。歐洲央行預計,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把基準利率提高50個基點。
美股同樣面臨著較大壓力,周一盤前期指的表現也較弱,幾大期指跌幅都接近1%或超過1%。美股盤初走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隨后跌幅繼續擴大。截至11:30,納指跌2.19%,標普500指數跌1.73%,道指跌1.39%。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沖突至今已進入第6個月,天然氣價格持續大漲,能源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在增加,滯脹風險再度加大。由于受俄烏沖突影響,歐洲社會在能源危機中“越陷越深”,無論是國際原油、天然氣、煤炭等一次能源的供應緊張,還是電力等二次能源的被動承壓,都給全球的工業企業和居民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原油期貨小幅收跌,“未來可能隨時減產”由于供應緊張的擔憂再度出現。

在周一國際原油市場因為伊核協議進展大幅走弱之時,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王子明確向市場傳遞出“未來可能減產”的信號,推動油價反彈。其還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在其合作宣言中有“承諾、靈活性和手段”來應對市場挑戰,包括“隨時以不同形式”削減產量。美國天然氣價格續創14年新高 歐洲天然氣飆升20%隨著美國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新的14年高點,天然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供應進入冬季緊張趨勢,當地時間周一(8月22日),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一度大漲21%,德國電力價格首次突破700歐元關口,達到創紀錄的創紀錄的710歐元/兆瓦時。
俄氣公司宣布將于8月31日至9月2日暫停通過北溪1號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荷蘭TTF天然氣9月合約價格連續第三天創出歷史新高,合約價格報287.2歐元/兆瓦時,較上周五收盤價上漲了17.44%。創年初俄烏沖突以來的新高。盤中曾漲超20%至295歐元,也創52周新高。
煤炭期貨合約上漲5.1%,達到創紀錄的335美元/噸受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歐洲多國已重啟煤炭發電,由于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因此各成員國只能轉向其它市場搶購煤炭,這也加劇了市場上的競爭,推高了價格。21日,歐洲明年交付的煤炭期貨合約價格上漲5.1%,達到創紀錄的335美元/噸。
歐洲方面,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的禁令已經正式生效,歐盟每年進口的煤炭中有45%來自俄羅斯,而發電和取暖方面的動力煤有70%從俄羅斯進口。重啟煤電疊加持續高溫導致用電量新高,煤炭需求增加。亞洲方面,供減大于需減,格局趨緊。全球進入加息周期,大宗商品消費得到抑制,日韓等鋼廠由于虧損檢修范圍增加,原料煤用量減少,且亞太地區高溫變化小于歐洲,焦煤需求減少,動力煤需求維穩。部分跨界煤種補充,整體亞洲煤炭需求減少。
“現在做紡織生意實在是太難了,利潤越來越低,甚至有些外圍地區的織廠生產出來的布直接安裝原料價格賣,搞得現在想做一單賺錢的生意都不容易。”一位開織廠的紡織老板抱怨道。
是誰說孩子的錢好賺的?童裝企業安奈兒就混得很慘。雖然,公司貴為“A股童裝第一股”,但已連年虧損,今年上半年更是虧出了新高度。
日前,安奈兒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根據公告,上半年安奈兒實現營業收入4.91億元,同比下降21.01%;凈虧損8654.92萬元,去年同期凈利為4541.36萬元。
其中童裝行業收入4.89億元,同比下降20.89%,其他業務收入183.74萬元,同比下降44.15%。
分渠道看,線上銷售營收1.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41.22萬元;直營銷售營收4.3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09億元;加盟銷售營收5100.74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973.87萬元。
8月22日,受棉花價格飆升影響,印度北部古吉拉特邦紡織協會與泰米爾納德邦紡紗協會,宣布協會部分紡織廠將減少棉花消費,削減棉紗產量或停產。目前,古吉拉特邦已有90%的工廠關閉停產,多銷售前期庫存以支撐紗線價格回歸正軌,降低工廠運 營成本高企的壓力,對此南印度紡紗協會(SISPA)表示工廠生產困難的情況在南部也同樣存在。
泰米爾納德邦紡紗廠協會(TASMA)建議,成員企業應做到完全停產,才能在需求不佳的情況下使棉紗價格獲得支撐,但依舊有部分工廠在較高的虧損下仍保持產能正常運行。當地貿易商表示,工廠雖沒有完全削減棉紗產量但多數選擇了轉產滌棉紗與滌綸紗,許多工廠也傾向于生產更細支的棉紗以減少棉花消耗。
在宣布部分紡織廠停產減產及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印度北部的棉紗價格出現分化,盧迪亞納的精梳紗價格普漲,德里的棉紗價格相對穩定,下游出口需求減少,多為即買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