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正在拋棄“洋品牌”快時尚!
Gap大規模關店
美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GAP,創建于1969年的GAP,2010年進入中國市場,勉力維持12年,如今傳出了在多個城市清倉或關店的消息。
一杯奶茶炫兩件T恤!只要15塊,滅火器都賣!堪比江南皮革廠。
此次不同于以往的“打折”、“清倉甩賣”,GAP這次連模特道具都明碼標價地賣,目測是真的要關店歇業了!
在北京、上海、長沙、南京等多地的GAP門店集體進入關店倒計時。而在小紅書等相關社交平臺上,“白菜價,趕緊沖”、“全場5折”、“薅羊毛撿漏”等有關GAP閉店清倉的筆記隨處可見。
GAP旗下快時尚品牌old navy已經宣布撤離中國,GAP能不能撐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快時尚鼻祖跌落神壇
Gap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公司之一,1969創立,是“美式穿搭”的啟蒙品牌,憑借價格低、碼數全的牛仔褲以及基礎款上衣等簡約休閑風格服飾走紅。
鼎盛時期全球擁有3500多家連鎖店,16萬多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130億美元。
2010年,GAP集團帶著GAP品牌進入了中國,比優衣庫,Zara,H&M要晚一些,雖然時間上沒有搶到先機,比不得前面這幾家,也憑借低價收獲了不少粉絲。
近幾年,卻一直遭遇“銷售滑鐵盧”,不只是中國,在美國也關掉了多家門店。GAP集團2022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該季度公司銷售額同比下降13%至35億美元,線上銷售同比下滑17%,店鋪銷售額同比下降10%,凈虧損1.62億美元。
GAP集團在中國市場已經不止一次被傳將要敗走的消息。
作為一個“后來者”,進入市場的成本和壁壘較高,再次,GAP品牌在產品上新速度、設計師數量、產品上市前導時間上略遜于ZARA和H&M等知名品牌,品牌競爭力較弱,因此其營收進一步受到知名品牌的擠壓。
產品力跟不上的同時,品牌策略也出了問題。身為洋品牌的GAP,寧愿打折,也不降價,同一件衣服還可能從7折降到5折甚至3折,消費者本身就是為了性價比才去,久而久之,根本不會再買原價偏高的產品了。
單靠打折來去庫存,提升業績,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洋品牌”快時尚集體被拋棄
GAP關閉部分門店是近年來國際快時尚品牌業績不斷下滑,紛紛收縮戰線甚至撤出中國市場的一個縮影。
2022年7月起,ZARA的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線上線下渠道全面關閉。今年3月,H&M旗下的MONKI天貓官方旗艦店閉店,在中國的最后一家線下門店也永久關閉。對比來看,日本快時尚巨頭優衣庫情況要好很多,但也未能避免關店收縮。
《“2022天貓淘寶618預售”服裝品牌排行榜》顯示,排名首位的是本土快時尚品牌UR(URBAN REVIVO),優衣庫被擠下神壇,另一國內女裝品牌MO&Co.上升至第三名,而ZARA直接跌到了十二名。
中國消費者的習慣也在發生變化。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2022年以來,Z世代購買高顏值商品的銷量同比增長166%。其中,戶外裝備和服飾品類的高顏值商品銷量增長都超過了10倍。
同時,Z世代文化自信感增強,也拉動了國潮經濟紅火,傳統的快時尚品牌難以滿足當下年輕人的需求。
快時尚的“快”已經相對不太明顯,在消費個性化和品牌多樣化的情況下,要想活下來,不容易。
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