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傳統手藝人變身手藝設計師!非遺公益助力女性創業

發布時間:2022-09-17  閱讀數:12510

傳統手藝人變身手藝設計師!非遺公益助力女性創業



有鳳來儀,非梧不棲”,一只生長在深山中的小鳳鳥,通過不斷努力和大家的愛心助力,羽翼逐漸豐滿,飛向青云迎朝陽,蛻變成美麗的鳳凰。

 

圖片

   

9月16日,在北京時裝周主會場之一隆福文化中心,一場《有鳳來儀》主題公益活動引人注目,豐富多彩體驗式的展覽形式完美詮釋了非遺傳承,公益有我的理念。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博柏利集團、知名企業家等各界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圖片

“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項目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同發起,博柏利集團支持,由中國紡聯非遺辦整合相關資源和組織實施的公益性項目。項目計劃三年內走進10個少數民族,對具有一定傳統手工藝女性從業者進行設計能力提升培訓,并結合培訓開展成果轉化、展示交流等系列活動,以促進少數民族女性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圖片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國際合作辦主任張蕾介紹了項目具體情況,通過項目賦能讓學員從傳統手藝人成長為手藝設計師,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播者,具有深遠意義。

 

圖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十大非遺人物孫淮濱致辭時表示,希望紡織非遺事業更加產業化、市場化、生活化,讓生活當中融合更多的紡織非遺。

 
圖片
圖片


在本次舉辦的“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非遺成果轉化公益展”上,呈現了首期走進苗族、第二期走進畬族以及第三期走進瑤族前期調研的紡織非遺技藝轉化成果作品80多種,包括辦公、家居、服裝服飾等幾大系列,融合了苗繡、畬繡、潮繡、瑤繡、蠟染、扎染、織錦、編結等多種傳統技藝。作品均由培訓學員參與創意設計和制作,她們在傳承技藝的基礎上,通過汲取現代設計理念與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將傳統手工藝融入到時尚生活中,使作品能夠更好的被大眾所接受,獲得更大的市場價值。本次公益展帶給觀眾最深的感受就是完全顛覆了以往對少數民族元素的認知。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傳統手工藝與智能科技的跨界相遇。當傳統手工藝遇到科技時尚碰撞出的靈感,竟是如此個性非凡令人愛不釋手。在展出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融入了當今頂尖科技和民族技藝的作品,比如一組智能型的電腦包、筆記本和無線藍牙耳機手機包系列,使用了五彩絢麗的苗繡,既保留了傳統工藝原汁原味的美好與單純,又個性時尚,瞬間吸粉。

 

圖片

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活的相互交融。一組融和蠟染技藝的餐桌系列作品,充滿濃厚民族風情的蠟染桌旗和靠墊餐墊,通過圖案重組的設計手法體現簡約時尚的氣息,手工花朵、民族刺繡的酒盒,讓觀眾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手藝匠心的精美。

 

圖片

傳統手工藝與裝置藝術的無縫連接。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組色彩豐富、對比鮮明的沙發椅,瑤族學員的織繡作品經過藝術家的再創意,成為一組獨特的裝置藝術,吸引參展的每個嘉賓都會去體驗拍照打卡,讓我們真正感受了物盡其用、物盡其美的創作理念。


女性是傳統手工藝的從業主體,多數居住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域,她們擁有祖傳的精湛手工技藝,但與現代時尚存在距離,普遍缺乏產品設計和市場開發能力。設計能力不足是阻礙當下非遺傳承與發展的突出問題。

 

圖片


在展覽上,有兩組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學員手作引起關注。一組是“綠馬出行”,生動可愛的小綠馬,披掛著五彩的戰袍,一路前行,寓意平安健康,戰勝疫情的美好愿望;另一組“有鳳來儀”蠟染作品靈動可愛,寓意著從遠山飛來的小鳳鳥,帶著萌動的激情,通過努力完成華麗蛻變的過程。  

 

圖片

活動現場,來自苗族、畬族的學員還當場展示了各自的手藝。她們表示:通過這樣的培訓受益頗多,還與前來觀展的企業對接了銷售渠道。在活動結束后,她們將帶著這些創意作品回到家鄉,教會身邊婦女如何制作,帶動她們創收創業。

    

圖片
圖片


該培訓公益項目邀請金頂獎設計師劉薇作為公益大使,并擔任全程指導老師本次展覽同期,劉薇通過40套非遺服飾秀將苗族刺繡、畬族刺繡、瑤族織錦等傳統技藝與時尚充分融合,整場秀色彩厚重、工藝精致,讓觀眾打開了對傳統藝術新的想象空間,用作品對話傳統手藝是中國設計對民族文化的致敬。


圖片


通過此次非遺成果轉化公益展,學員們經過培訓后的成長肉眼可見,精湛的技藝加上設計創意,實現了非遺產品的生活化、功能化、時尚化。傳承與創新,讓傳統非遺之美,歷經千年,歷久彌新,這正是本次公益培訓的初衷。



撰文 / 本報記者 馬瑞
編輯 / 鄭玉冰

制作 / 王亦一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