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廣州市政協經濟委、廣州市工信局和市工商聯的指導下,大灣區現代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聯合央視網和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以下簡稱“省服協”)開展廣州市數字經濟評估(時尚產業)專題研討會,“政經媒產學研”代表齊聚廣州番禺,聚焦數字經濟發展。研討會在時尚產業代表型企業-鉆匯集團舉辦,廣州市政協委員、研究院執行院長曹長林主持。
優布(廣州)信息科技董事長方劍認為,平臺型企業希望數字化賦能更多的服裝企業,鏈接生產、設計和供應鏈多個環節,達到降低物流成本和倉儲成本。
廣州包包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和平表示目前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時尚供應快銷的時代,如何打通“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研發,是我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佛山市順德東奧宏特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蔡振威認為數字化轉型影響比較大的是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產品架構會調整也影響客戶的更新換代,一方面客戶的需求會影響生產原料的進貨、人員和設備的調配,另一方面在反向吸引了注重研發和深耕更好面料的顧客。
省服協首席數據官文丹楓認為,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少,但需要從企業的角度用企業主聽得懂的語言讓企業了解如何數字化轉型,結合企業經營現狀,從設計、管理、生產、經營和展示等各方面進行數字技術的突破。
廣州市工信局數字產業處王宇同處長表示,時尚產業正在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靠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困惑也是政府想幫助解決的。目前政府采取 "1+2+N" 供應商聯合體方式搭建平臺,旨在加快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廣州時尚產業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現狀和優勢,擁抱數字化,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廣州市工商聯副局級干部李潔明表示,工商聯作為聯系民營企業和鏈接政府的橋梁,進一步提升商協會凝聚力服務力,走進時尚產業調研聽訴求、商對策,助力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一起為廣州時尚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數字經濟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肖靜華教授總結發言: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而言是摸著石頭過河,龍頭企業可以進行數字化轉型路徑的探索,但中小微更多的是需要借助外力,盤活自己現有的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的實質是借助數字化和數據重構傳統資源配置方式來實現企業的業務變革和商務模式創新,分別從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改變原有配置資源的邏輯、重塑資源配置的價值創造三個方面改變。
活動現場參會人員合影
與會嘉賓參訪“沙灣”瑰寶小鎮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