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的是,當地時間26日“北溪-2”天然氣管道在丹麥海域發生泄漏,隨后“北溪-1”天然氣管道的兩處區域也發生泄漏,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是兩條并行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管道。
打開社交平臺,荷蘭留學生Zoey因為幾十元買到學姐的二手“南極人”興奮不已;網友肥肥卻在哀嘆他所在法國城市Lidl超市里的電熱毯已售罄;而從事國際物流的Jack正在為他的德國客戶求購國產電熱毯。
天然氣價格翻倍,歐洲人買爆國產電熱毯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截至7月歐盟年度能源價格通脹率為38.3%,天然氣和電力的價格通脹率分別為52.2%和31.1%。8月以來,能源價格持續高增,而取暖季正逐漸逼近。相比暖氣,功率低耗電量小的電熱毯無疑是更經濟的囤貨選項。
目前在亞馬遜上,可售的電熱毯價格分布較廣,從十幾歐到上百歐不等(1歐元=6.908人民幣),但發貨大多需要1-3周。歐洲人民的“搶購”更直觀地體現在價格變化上。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圖稱,他看中的一款電熱毯,前幾天加入購物車時仍是19.99歐,他在價格漲至22.99歐時果斷下單。一刻鐘后,這款產品漲到了24.99歐。

其中,中國出口的電熱毯成為購潮中的爆款,統計數據可以更客觀地呈現這種趨勢。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多數家電產品對歐洲出口額呈下降態勢,而增長的品類主要包括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電熱毯、電吹風,1-7月累計出口額規模分別為19.9億美元、1.3億美元、4.9億美元、3340萬美元、1.6億美元,其中電熱毯以97%的增速引領其他品類。

不出意外地,資本市場聞風而動
A股電熱毯龍頭企業彩虹集團日前突然走紅,9月22日該股早盤直線拉升并再度漲停,收獲連續第二個漲停,報收23.84元/股,創近一年來新高。事實上,近3個月以來,彩虹集團累計漲幅已超過40%。

當日晚間,公司發布股價異動公告,表示電熱毯等家用柔性取暖器具、電蚊香等衛生殺蟲用品以國內市場為主,目前雖已組建了海外市場開拓部門和服務團隊,并在今年取得了一些電熱毯出口訂單,但訂單數量低且總體金額小,未對公司收入產生實質影響。
“工廠一直在加班招人”,但價格僅有小幅上漲
工廠的動態,或許能更具體地反映出這股熱潮帶來的變與不變。

一位慈溪市觀海衛鎮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去年共出口取暖器150萬臺,價值約1780萬美元。而今年前8個月,企業已出口取暖器200萬臺,價值約2280萬美元,增幅接近30%。
一家工廠位于山東德州的生產商告訴藍鯨記者,他們的電熱毯主要是供給亞馬遜、思邁通上的出口商, 銷往日韓、歐美市場。近兩月來自歐洲的訂單激增,九月初以來工廠一直在招人、加班、幾班倒,價格上有一定漲幅但并不大。
這位廠商還提到,出口歐洲的電熱毯與國內樣式上有所不同,主要是披毯、蓋毯,而非國人慣用的墊在床上的那種。此外,出口歐洲的電熱毯需要通過UL、964等測試,所用的開關、電壓線也與國內的不同,質量要更好一些,價格相對也更高。
而更上游的一位發熱線、發熱片供應商告訴藍鯨記者,受歐洲需求增長的影響,7月以來他們的訂單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因為行業競爭激烈,很多小廠家打價格戰,即便有“歐洲求購潮”的影響,他們的產品價格也維持穩定,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蝴蝶扇扇翅膀以后
能源危機下,很多家庭開始采用傳統取暖設施壁爐,用木材取暖。8月中旬,谷歌搜索中對關鍵詞“brennholz”(德語木柴)的搜索量直線飆升。

據《第一時間》報道,當歐洲還在經歷極端高溫之時,德國聯邦木柴協會7月已經宣布木柴短缺。而樹木被砍伐后必須經過干燥才能成為木柴,干燥時間通常需要六個月到一年,因此德國無法立刻填補短缺。
國內無木柴可用后,德國供貨商轉而從波蘭進口,引發了波蘭的木柴供應緊張。為防止搶購,部分商家對木柴購買數量實施了限制。據報道,7月底,木柴價格已經漲至130歐元/立方米,而去年同期僅需80歐元。

據新華社報道,從23日開始,包括埃菲爾鐵塔在內的巴黎多個地標建筑提前停止夜間裝飾性照明。為應對能源危機,法國推出的節能計劃令繁華的“夜巴黎”變得暗淡很多。
根據巴黎市政府不久前宣布的節能計劃,從23日起,埃菲爾鐵塔熄燈時間由以往的次日1點提前至23點45分。巴黎的其他一些地標建筑,如市政廳、圣雅克塔、部分博物館和所有區政府辦公樓的熄燈時間全部提前,即從晚上10點起關閉外觀裝飾性照明。
能源危機比想象的影響更廣,蝴蝶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文章來源:色尚坊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