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雙反面組織與編織工藝

發布時間:2022-10-08  閱讀數:12710

雙反面組織與編織工藝

雙反面
圖片

雙反面組織與編織工藝



一、雙反面組織的結構


雙反面組織是雙面緯編組織中的一種基本組織,它由正面線圈橫列和反面線圈橫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圖2-2-53(1)所示為1+1雙反而組織,圖中1-1紗線編織正面線圈橫列:2-2紗線編織反面線圈橫列。


圖片


在雙反面組織中,由于紗線的彈性,使得線圈在垂直于織物平面的方向上產生傾斜,即正面線圈的針編弧向后傾斜,而反面線圈的針編弧向前傾斜,致使織物兩面都是線圈的圈弧凸出在織物表面,而圈柱凹陷在里面,如圖(2)所示。因而織物的正反面看起來都像緯平針組織的反面,故稱雙反面織物。雙反面組織中線圈傾斜的程度與紗線的彈性、線密度和織物密度有關。



二、雙反面組織的特性


1、織物的縱向密度和厚度


雙反面組織由于線圈的傾斜,使織物縱向縮短,從而增加了織物的縱向密度和厚度。


2、延伸性和彈性


雙反面組織在縱向拉伸時具有很大的延伸性和彈性。這是由于在自由狀態下,線圈圈柱凹陷,使縱向縮短,在織物受到縱向拉伸時,傾斜的線圈伸直,圈柱暴露,然后才發生線圈的轉移。同時,拉伸時使線圈接觸點間的壓力增加,隱藏了更大的彈性勢能,因此當外力去除后,恢復原狀的特性較好。


3、脫散性


雙反面組織具有和緯平針組織相同的脫散性,即可逆、順編織方向脫散。


4、卷邊性


雙反面組織的卷邊性隨著正反面線圈橫列的組合不同而不同。如1十1、2十2這種由相同數目正反面線圈橫列組合而成的雙反面組織,因卷邊力互相抵消,故不會卷邊。但2+1、2+3等雙反面組織中,由反面線圈橫列所形成的浮凸橫條效應更為顯著。如果將正面、反面線圈橫列以不同的組合配置就可以得到各種凹凸花紋,其凹凸程度與紗線彈性、線密度以及織物密度等因素有關。


雙反面組織及其由雙反面組織形成的花色組織被廣泛地應用羊毛衫、圍巾、帽子和襪子生產中。


三、雙反面組織的編織工藝


雙反面型圓緯機屬雙針筒舌針機,該機種機號一般較低(E18以下),適宜編織縱橫向彈性均好的雙反面導織物。


1、成圈機織件及配置

圖片

圖2-2-54為雙反面型圓緯機成圓機件的配置,該機有上下針筒6和5,且同步回轉,針槽相對,針槽中插有雙頭舌針3,每一針筒上還分別插有上、下導針片2、4,它們由上下三角1、7控制帶動雙頭舌針運動,使雙頭舌針可以從上針筒的針槽中轉移到下針筒的針槽中或反之。成圈可以在雙頭舌針中的任一針頭上進行。由于在兩個針頭上的脫圈方向不同,因此如果在一個針頭上編織的是正面線圈的話,那么在另一個針頭上編織的則是反面線圈。


2、成圈過程


雙反面機的成圈過程與雙頭舌針的轉移密切相關,可分為如圖2-2-55所示幾個階段:


① 上針頭退圈


如圖中(1)、(2)所示。雙頭舌針3受下導針片4的控制向上運動,在上針頭中的線圈退至針桿上。與此同時,上導針片2向下運動。


圖片


② 上針鉤與上導針片嚙合


隨著下導針片4的上升和上導針片2的下降,2受上針鉤的作用向外側傾斜,如圖中(2)中箭頭所示。當4升至最高位置,上針鉤嵌人2的凹口,與此同時,上導針片在壓片23的作用下向內側擺動,使上針鋼與上導針片嚙合,如圖中(3)所示。


③ 下針鉤與下導針片脫離


如圖中(4)所示,下導針片4的尾端25在壓片24的作用下,其頭端向外側擺動,使下針鉤脫離4的凹口,之后上導針片2向上運動,帶動雙頭舌針上升,4在壓片28的作用下向內擺動恢復原位,如圖中(5)所示。接著下導針片4下降與下針鉤脫離接觸。如圖中(6)所示。


圖片


④ 下針頭墊紗


如圖中(7)所示,上導針片2帶動雙頭舌針進一步上升,將導紗器9引出的紗線墊人下針鉤內。


⑤ 下針頭彎紗與成圈


如圖中(8)所示,雙頭舌針受上導針片控制上升至最高位置,舊線圈從下針頭脫下,紗線彎紗并形成新線圈。


隨后,雙頭舌針按上述原理從上針筒向下針筒轉移,在上針頭上形成新線圈。按此方法循環,將連續交替在上下針頭上編織線圈,形成雙反面織物。



來源:《針織技術

由色尚坊布博士整理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