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產能癱瘓了,那國內的產能呢?隨著秋冬季節來臨,歐洲能源危機未能及時化解。現有的歐洲能源,難以支撐歐洲的工業生產。據市場消息,已有多個化工原料供應開始緊缺。
就以近期暴漲的TDI為例,目前已有歐洲科思創、巴斯夫、甘肅銀光、煙臺巨力、連石化工、上海科思創、萬華煙臺等產能停產,全球近60%的產能不可用。
歐洲能源告急已是眾所周知,歐洲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廠均因成本高企大幅減產,波及TDI、環氧丙烷、鈦白粉、PVC、丙烯酸、炭黑、有機硅等化工基礎原料。近期相關企業的漲價函齊發,原料拉漲明顯。本月的上漲之星TDI已經實現五連漲,從8月初的1.5萬元/噸,上漲至2.4萬元/噸,漲幅超過60%,創四年新高!隨著海內外TDI大廠均停車,開工率進入年內最低,TDI仍有上漲之機。截止目前,上海巴斯夫10月份TDI上調3000元/噸,國內TDI現貨價格已經超過24000元/噸。MDI生產成本隨著能源提升而上漲,目前陶氏宣布自9月起對歐洲MDI、聚醚和組合材料調漲200歐元/噸(折合RMB1368元/噸),萬華宣布自10月起中國地區聚合MDI上調2300元/噸,純MDI上調2000元/噸。歐洲能源危機,波及國內鈦白粉產業在第四季度的生產情況。目前中信鈦業和天原股份陸續發函宣布漲價,國內銷售上調200-2000元/噸,國外銷售上調100-150美元/噸,詳細漲價信息如下:
環氧丙烷:半年已漲超4000元/噸!
歐洲減產,國內環氧丙烷開工率下降至65%,達到歷年低位。近期,不少環氧丙烷大廠進入秋冬檢修,市場供應減少,環氧丙烷從8月初的8000元/噸上漲至10200元/噸,漲幅竟30%,累計上漲超4000元/噸。預計隨著歐洲能源局勢緊張,國內生產成本增加,環氧丙烷將以高位運行為主。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直接能源的緊缺,導致物流、生產等綜合成本不斷升高。秋冬季節無疑給了歐洲一記重擊,而歐洲作為擁有大量化工品的主產地,其“停擺”也給了全球化工行業一記重擊。
回顧“金九銀十”,化工行業漲勢明顯。67%化工品處于上漲趨勢,僅有33%化工品處于下跌狀態。疊加近期國內秋冬檢修,歐洲等地因能源高價減少產量,已有不少巨頭提前發布漲價信息,預計第四季度將迎來化工市場真正的旺季。
我國高端化工品原料仍以進口為主,歐洲停產增加了我國原料進口難度,也增加了我國進口高端原料的成本,但也給了國內化工企業突破自我的機遇。若歐洲能源危機未能化解,歐洲化工行業部分產能或將長期退出市場,利好國內化工龍頭搶占其原有市場份額,中國化工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資料來源:廣州化工交易中心、化工邦
文章來源:七彩云電商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