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東莞堅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踔厲奮發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10-19  閱讀數:13903

東莞堅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踔厲奮發向未來!


 編者按

10月19日,《人民日報》整版刊發《東莞 堅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 踔厲奮發向未來》一文,全文如下:

圖片

十年砥礪奮進,十載春華秋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東莞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成為全國第15個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元、人口超千萬的“雙萬”城市。


邁上新征程,東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以新的追求、新的境界、新的格局謀劃新一輪發展,以敢闖新路的改革精神、爭創一流的進取之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制造立市

推動制造產業由大到強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東莞31家企業入選,截至目前,東莞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10家。


圖片

魅力松山湖


多年來,東莞堅持制造業立市、強市,多措并舉推動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和產業由大到強。十年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4526家增長至12778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從1978.13億元增長至5187.03億元。


如今的東莞,工業基礎更加雄厚、工業門類更加齊全,已形成涵蓋34個工業大類、涉及6萬多種產品的制造業體系,形成“百、千、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梯隊,智能移動終端、智能裝備先后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起由20.43萬家工業企業、1.28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7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24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家產值超千億元工業企業組成的優質企業發展梯隊。



科創強市

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名片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中,東莞將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科技創新的種子在東莞遍地開花、結出碩果。


十年來,東莞的科創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涵蓋科創各領域、全鏈條的創新要素,在東莞迅速生長。


圖片

松山湖華為溪流背坡村


這里是政策疊加、優勢顯著的發展平臺——


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松山湖科學城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這里是大科學裝置、重點科研院所集聚之地——


既有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項目、先進阿秒激光設施、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平臺,又有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更有與全國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的32家新型研發機構。


圖片

濱海灣大橋


這里是人才青睞的科研沃土——


粵港澳院士峰會連續四年在東莞舉辦。一批院士團隊扎根東莞,潛心科研。中國散裂中子源常駐400名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人員超過900名;目前,東莞人才總量超280萬人。


這里是企業家創新創業的熱土——


2021年東莞全社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434.4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7374家,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東莞市提出未來5年發展新思路,將“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定義為城市特色。


科技創新,將為東莞制造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也將為東莞打造成廣東高質量發展名片賦能增效。



民生固體

讓千萬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十年來,東莞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加快朝著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目標邁進。


堅持“小切口大變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推動本外埠人口融合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向常住人口延伸,特別是聚焦補齊就業崗位、學位、醫療床位、養老床位、停車位“民生五個位”短板,進一步提升醫療教育、交通出行、就業創業、養老育幼、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織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圖片

茅洲河畔 (張超滿 攝)


城市品質大幅提升。如今,在東莞,魅力小城和美麗鄉村建設串珠成鏈,城鄉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污染治理取得重要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明顯好轉。


民生福祉大為改善。近五年來,東莞市財政民生建設支出占比達74.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5%。東莞獲評全國平安建設“長安杯”、全國文明城市,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文化筑基

塑造“雙萬”城市文明形象


東莞既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厚,文化開放多元、兼容并蓄。同時,東莞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60歲以下人口占比達94.53%,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約34歲。


從歷史文脈中汲取養分,從改革發展中迸發活力。成為“雙萬”城市后,東莞將構建與“雙萬”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增強千萬人口城市的文化認同作為未來文化發展的重要使命,努力擦亮國際制造名城、潮流東莞、籃球城市等多張城市文化名片,重點打造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改革開放文化、潮流文化、體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態文化七大文化


圖片

東莞玉蘭大劇院夜景


今年,東莞已策劃推出生態露營節、“火柴盒”東莞城市藝術TIME、籃球城市文化節、第八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中秋可園”實景秀等一系列文旅品牌活動,吸引市民高度關注和參與。


針對千萬人口特點,東莞推出“企業員工文明共享計劃”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計劃”,著力用文明實踐促進千萬人口與城市實現深度融合、共生共榮。


未來,東莞將深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加快建設特色鮮明、文化繁榮、近悅遠來的大灣區高品質現代化都市。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鐘欣玲

校對:李秀瑩

責編:林文樂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