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李寧的“委屈”為何消費者不買賬?

發布時間:2022-10-21  閱讀數:11242

李寧的“委屈”為何消費者不買賬?

圖片


一場服飾新品秀、幾位高管試圖“教育消費者”的草率回應,讓李寧公司陷入了近年來最嚴重的公關危機。風波背后,李寧近年來借“國潮”之力飛起的同時,產品價格令人“高攀不起”,消耗了消費者好感,也已埋下了被今日輿論反噬的隱患。


撰文/ 李丹  魏一寧
編輯/ 李原


李寧公司大概沒有想到,被寄予厚望的冬季服飾新品秀,會將自己卷入兇猛的輿論漩渦中。


10月19日,在沉默幾天后,李寧公司決定通過發聲明來平息網友的怒火。面對網友的罵聲一片,李寧在聲明中表示:就此次相關產品的設計及造型給大家帶來了困惑和疑慮,致以誠摯的歉意。


道歉之余,李寧公司又無疑感到“委屈”。花了大量篇幅訴說本次設計的初衷以及靈感來源,試圖告知外界自己并沒有惡意。


圖片


但對于這份遲來的反省,多數網友并不買賬。有人直指聲明通篇都想教育消費者,也有人認為道歉寥寥數語、回避關鍵,缺乏誠意。隨后,李寧公司再一次被送到了風口浪尖上。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李寧公司股價短短幾日遭遇了重挫。10月17日,設計翻車事件發生當天,李寧股價從56港元/股的開盤價直線下跌,盤中一度大跌13%。次日有所回升,10月19日聲明發布后又跌了6.45%,10月20日繼續延續著下跌態勢,盤中一度重挫至48.55港元/股。短短幾日,李寧公司跌沒了近200億港元。


在李寧事件中,有網友評論稱,基于對民族品牌的樸素好感購買李寧的人,大概率也是在愛國議題上高底線、零容忍的敏感型消費者,有著較低的容忍閾值。李寧既然將自己放到國貨的道德高地,就應該知道消費者的胃口,以及他們的情緒雷區。


而今年以來,因態度強硬、熱衷教育消費者,在危機公關上“翻車”的公司,李寧并非孤例。近日曝出的海天醬油“雙標”等新聞,都因站在了公眾情緒的對立面而引火燒身。對此,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表示:公司“要用沒有敵意的方式,重新表述事實,讓大眾形成新觀點,從而重建自己的立場。”


此外,一家企業偶發的負面事件背后,考驗的也是消費者對品牌積累的歷史好感。而李寧過去幾年借勢“國潮”之力飛起時,產品價格同步高漲,被不少網友定義為“割韭菜”,也早已埋下了今日遭遇情緒反彈的隱患。


在近日李寧公布的半年報中,公司的營收與凈利、庫存、周轉期等關鍵數字表現均不盡人意。而此次輿論危機事件,也可看作一次消費者對李寧品牌從腹誹到反噬的集中爆發。



圖片

李寧步步引火上身


9月20日,在湖北荊門市漳河機場,李寧上演了“2022逐夢行”的機場大秀,發布了數十款最新設計。在公開信息中,大秀分為三個板塊,均以飛行為主題,結合了跑道、飛機等元素。


圖片
(圖源/李寧官方微博截圖)


引發爭議的品類出現在了“神工天物”的主題中。10月15日,大秀照片被微博網友翻出,質疑其從配色到帽子的擋風耳“倭里倭氣”,與日軍軍服十分相似。


圖片

(圖片來源:網絡)


許多人到李寧的官方微博下留言:“這個設計合適嗎?”面對網友的質疑,李寧公司選擇“躺平”,沒有公開回應;對于媒體的問詢,也沒有給予回復。有網友在某新聞平臺下反映:他們發在微博等平臺的評論被李寧官方舉報,理由包括:“侵犯名譽權”、“侵犯隱私權”、“侵犯商標權”等。


10月18日,一張署名為“李寧電商總經理馮曄”的朋友圈截圖在媒體上流傳。在公開信息中,他同時擔任李寧集團的品牌副總裁。截圖里,這位“馮曄”的教育口吻頗重:“我們的消費者,對于中國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識的傳承還是少了。”話畢,“馮曄”還加了個“#笠型盔”,意指被網友們質疑為“日軍軍帽”的實則是中國古代士兵戴的“笠型盔”。


圖片


緊接著,微博實名認證為“李寧集團執行董事,非凡中國體育CEO”的“colin李麒麟”在自己的微博賬號里上傳了五張圖片,包括電影《長津湖》劇照以及雷鋒、保爾·柯察金等戰士頭戴軍帽的照片。雖然其未發一言,但意圖和“馮曄”無異。


公開信息顯示,這位“colin李麒麟”是公司創始人李寧的侄子,主要負責集團旗下業務線資源整合營銷。他的公開表態,也無疑在這場風波里扮演了“添柴拱火”的角色。


圖片

(圖片來源:微博網絡)


兩位高管的回應不僅沒有平息網絡輿論,還讓火勢越燒越旺。許多網友調侃:“我把李寧當國貨,李寧把我當大佐”。相關微博下,這句評論被反復引用。風波發酵期間,李寧的品牌代言人肖戰、華晨宇受到波及,更有李寧直播間被迫關閉。


一位資深公關傳播人對此評論到:“品牌的本質是與公眾溝通。兩位高管都負責傳播工作,應該了解在危機事件中,高管在私域的發言等同于公司表態。雖然讓他們發言可能是李寧的一種策略,但在涉及到民族問題的輿論危機中,回避式的冷卻處理極不明智。”


此后,關于“李寧現任CEO錢煒是日籍華人”的內容在網絡上進一步傳播開來。綜合壓力下,李寧公司終于在10月19日發表了官方回應和致歉聲明。


圖片

(圖片來源:李寧公司關于爭議服飾的設計回應)


作為一家在民族品牌光環照耀下、又有“國潮”設計積累的公司,“自己掉進自己埋的坑里是不應該的”,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表示。“搞時尚文化還是要用淺顯易懂的內容,如果只是給時尚貼標簽,碎片化地運用文化元素,不能怪別人誤讀。”


“飛行帽還沒有開始生產銷售,以后也不會。”李寧公司公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而在飛行帽之外,目前李寧還未從官方微博刪除相應產品的宣傳圖。而在天貓李寧的官方網站上,“2022逐夢行”的部分產品已經上架。其中,羽絨服售價普遍超過千元,鞋類售價則在數百元不等。不過引起爭議的幾件橄欖綠色服飾并未上線。


一位網友在相關新聞報道下評論到:“請這些品牌‘高管’搞清楚,不論藝術還是歷史知識,都源于樸素的常識,大多數消費者覺得不美的、甚至反感的,那就一定是不好的、扭曲的。請自我檢討,別想著教育消費者,尊重消費者、尊重市場,才不會被消費者和市場打臉。”



圖片國潮紅利已盡


此時,李寧公司或許還難以快速完成自己的身份轉換。自2018年,李寧先人一步打出“中國李寧”,最快抓到“國潮”紅利后,市值隨之飆漲10倍。2021年,阿迪達斯、耐克等因危機事件品牌形象受損,市場份額大幅萎縮;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進一步在消費者心中拉了一波好感。李寧受到了萬眾追捧,股價飆至歷史高點。短短一年時間,便從“國潮”變身“群嘲”。時尚相比于其他各類產業,腳步變幻最是來去如風。


不過創始人李寧應該比自己公司的公關們,更熟悉這種“紅利”推動下潮起潮落的故事。


2008年8月8日,李寧飛翔在鳥巢上空,點燃了北京奧運會的主火炬。憑此一項,李寧公司的傳播效應全面碾壓了北京奧運的主贊助商阿迪達斯。2009年,李寧公司實現凈利潤39.7億元,同比上漲23.3%。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首次超越了阿迪達斯。但2010年,李寧便因定位失策、過量生產等原因出現了大量庫存,凈利潤暴跌,股價在5個月內即被腰斬。


2014年,創始人李寧回歸集團后,歷經了數年涅槃——更幸運的是,在2018年,李寧搭上了“國潮”快速崛起的列車。當年,天貓和迅馳時尚聯手,在紐約時裝周打造了首個“天貓中國日”。李寧受邀參加,以“悟道”為主題,運用中國紅和中國黃色調,一炮而紅。


同年,李寧集團整體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營收、毛利漲幅均達到兩位數。此后,借助新產品線“中國李寧”的破圈優勢,李寧通過時裝周、設計師、跨界聯名等方式逐漸滲透進了年輕消費群體。同時,李寧還簽下了電競俱樂部、流量明星等“新勢力”,進一步擴大了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而在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中,李寧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甚至于直接將“使用優質新疆棉”字樣印在了產品標簽上。到2021年9月,李寧股價突破百元。


不過某種程度上,李寧引領的“國潮”得益于中國制造的整體品質升級。但李寧在追逐時尚和國潮標識的同時,衡量運動鞋服產品最重要的設計、創新等尺度被模糊化了。而如今,“國潮”的解藥已難以百試百靈。


從今年開始,李寧持續打的“國潮”牌明顯后繼乏力。并被不少網友質疑:連年漲價、折扣少了,“中國李寧”溢價過高。2021年末,李寧推出了全新高級運動時尚品牌“LI-NING 1990”,旗下官方產品售價是李寧主線產品售價的1.3至1.5倍。


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浦銀國際的數據,“ LI-NING 1990 ”的平均吊牌價約為1000元。在天貓旗艦店上,最高的單品價格為4599元;“中國李寧”的最高單品價格為2399元。有網友直呼:“一件套頭衫都899元,太高級高攀不起。”


程偉雄表示:“價格策略方面,李寧的價格偏高,接近了耐克、阿迪,很多年輕用戶買不起。這是值得李寧去思考的,把毛利搞得很高,沒考慮到中國的市場不是一體化的,差異還很大。”


而在價格飆漲的同時,李寧的研發力度并沒有跟上。也被網友質疑品牌“偷工減料”,讓買家“高攀不起”。特別是,國潮的代表標識可復制程度高,如今多被更為平價的服飾廣泛采用——李寧正面臨著一系列“如何重新拉回消費者心智”的轉型挑戰。


以鞋服行業2021年年報數據為例,李寧全年研發開支為4.1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1.8%。作為對比,同年安踏的研發支出為11.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3%。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研發費用率則一直維持在10%上下。


毋庸置疑,自2018年以來,李寧保持了極高速的增長。2021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了20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36.1%。但從不久前發布的李寧2022年中報來看,形勢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2022年上半年,李寧的毛利率從55.9%下降到了50%,凈利率也由19.2%下降至17.6%;平均存貨周轉期從2021年的53天上升到了55天,存貨整體同比增加11.5%。更嚴酷的是二級市場表現,短短一年時間,李寧的股價距高點已蒸發了近50%。


其中,固然有疫情影響,但李寧無疑也已進入到了發展瓶頸期。據媒體報道,在去年年底的李寧經銷商電話會議上,有高管表示:“中國李寧比較大的壓力是沒有太多運動屬性,更多偏潮流。”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李寧自己也在主動淡化“國潮”色彩。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透露:在與李寧合作時,想將李寧定位為“國潮之光”,但被公司要求“不提國潮”。


近年的財報中,李寧公司不斷強調:要充分提高運營效率,發展多元化渠道,加快實現線下線上全渠道協同運作,力求渠道銷量最大化。



圖片日籍CEO的底牌


在此次輿論風波中,大量網友的負面聲音將“踩雷”的設計,同李寧的日籍CEO錢煒(日文名高坂武史)聯系了起來。


從傳播層面,錢煒的國籍固然會引發一些風險和非議——實際上,自其上任后,李寧每每遇到公共事件,幾乎都有網友將錢煒的國籍翻出來,大做文章。但從財報觀察,錢煒在李寧公司持股占比僅為0.0094%,實為高級職業經理“打工人”。


據公開資料顯示:錢煒在大學畢業后,從1996年到2019年一直在優衣庫工作。他從基層店員起步,逐步做到了店長、中國區副總經理、優衣庫中國COO、中國臺灣優衣庫CEO、韓國優衣庫CEO。2019年9月,錢煒加入李寧,擔任執行董事及聯席行政總裁。


程偉雄認為:李寧請錢煒擔任高管的思路是對的。“李寧最初靠加盟商模式發展,比較注重產品研發和品牌,但對門店管理、渠道形象做得比較粗糙。需要依靠職業經理人,不斷提高門店精細化管理的能力。而錢煒在優衣庫從運營一直做到COO,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的經驗正是李寧公司缺失的。這幾年李寧在門店管理上,也有明顯的進步。”


在服飾行業,優衣庫歷來以零售效率高、庫存周轉快、成本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強而著稱。在錢煒的職業生涯中,在優衣庫的多個亞洲國家市場和不同部門都有過工作經歷,他被看作在終端管理、市場開拓、供應鏈管理、零售業態等方面都具備豐富經驗。


據媒體報道稱,錢煒上任后,首先致力于提高的是李寧的門店效率和庫存周轉速度。上任伊始,他將大量精力放在巡視店鋪上。堅持開大店、開好店、關閉低效門店,并對門店空間布局、貨品陳列、燈光等細節做出了很多調整。


在發布會上,錢煒表示:李寧對店鋪數量“沒有執拗的KPI目標”,而是以建設高效、可盈利、高質量店鋪為拓展方向。除了不斷加強、加深高層級市場的核心大店建設,也要關閉三四線城市的低效店,同時建立出能夠在三四線城市中最具標志性和代表性的門店,推動店鋪形象、全品類和品牌認知。


聘請錢煒擔任聯席行政總裁后,為了表達支持,李寧本人也選擇了繼續留在公司,同時擔任聯席行政總裁。如何進一步幫李寧突破當下的困局,錢煒開出的藥方是加強精益管理的同時,加大折扣力度,同時探索新生態業務。例如2022年初,李寧在旗艦店內開起了“寧咖啡”,引起了不少關注。錢煒將其解釋為零售終端消費體驗環節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有助于提高坪效。


錢煒在財報會上表示:“公司追求在機會來臨時做好生意最大化的準備,在外部環境開始發生變化時也做好風險最小化的管控。”而對于李寧本人,從運動員到企業家,對于榮譽和毀謗,數十年千帆閱盡,他對于眼下的風波和困局應并不陌生。


文章來源:AI財經社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