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業在建設紡織強國同時,也在同步打造中國紡織業有責任、有擔當的國際形象。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曾表示,以綠色低碳循環為特征的新經濟形態已成為紡織產業發展的明確路徑,行業、企業要以剛性制度要求,確保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中國紡織業的綠色低碳轉型不僅是責任和擔當,也同樣關系著自身的產業安全,決定著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發展后勁兒。作為中國紡織產業發展的縮影,身處劇烈變革下的柯橋紡織業,也在嘗試著升級突圍??聵虻挠∪緲I產能占浙江省的一半以上,約占全國印染產能的三分之一。能耗和污染曾是柯橋紡織產業發展的包袱,然而,地區政府的政策推動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隨著柯橋區委區政府對“雙碳”工作的高度重視,柯橋區紡織印染企業一馬當先,奮力領跑競跑,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地區產業的數字化改造??聵蛴∪緲I的發展思路為浙江省的“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建設、“浙里工程師”數字化多場景應用、數字孿生工廠的推廣,以及更好地賦能地區紡織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綠色低碳,柯橋企業積極有為;“雙碳”目標,柯橋企業先行一步。以柯橋紡織業高質量發展為背景,2021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展覽會”在疫情之下啟動,作為一個在市場需求和政府推動雙重動力下應運而生的展會,紹興紡機展以“智能紡織,賦能未來”開啟首屆,通過聚集智能化紡織機械產品技術,為紹興乃至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交流平臺。由此,也成為了一個立足千億級產業集群輻射全行業的專業展會,展會價值和意義凸顯。印染業的耗能、排放、污染相對較高,因此從節能減排到減碳都是行業著力升級的重點。以紡織業為支柱產業的柯橋,近年來一直在大力倡導并積極推進紡織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廣大集群企業以調整能源結構為重要途徑,以“領跑競跑”的姿態,加速轉型升級。如何更為高效地推進集群和產業的綠色轉型?裝備技術作為重要支撐,為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眾多路徑。中國紡織業作為領先于中國眾多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行業之一,依托智造行業已建立起了自身的優勢。而依托不斷提升的產業技術為紡織產業發展提供裝備技術交流平臺,始終是紹興紡機展的目標。2022年11月16—18日,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展覽會將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會將以“智能紡機 綠色發展”為主題,以期深度挖掘紡機裝備智造新能量,為集群乃至中國紡織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信息、技術支持。據悉,本屆展會將融合“線下+線上”雙線模式,以紹興為中心,輻射浙江、長三角乃至全國,將更加智能化的裝備技術和解決方案傳遞給業界。從紡紗機械、針織機械、織造機械,到染整機械、化纖機械、非織造布機械,再到終端縫紉設備和相關軟件、自動化技術等,為紡織全產業鏈智造升級打造信息對接平臺。據主辦方介紹,包括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經緯智能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沈陽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鄭州宏大新型紡機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宏大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宜昌經緯紡機有限公司、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常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中恒供應鏈有限公司、北京經緯新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紡友技術有限公司等,都將通過展會平臺進行企業最新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方面的產品技術成果展示。“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屆展會圍繞化纖產業發展需要,化纖裝備領域企業也將推出更加高效、智能化的裝備技術。據主辦方介紹,北京中麗公司將帶來核心產品——全自動卷繞頭的新成果。此外,還包括該公司為化纖工廠研發設計的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高速卷繞機智能運維平臺、絲餅外觀缺陷智能檢測系統、AGV落絲小車等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強化紡機產業鏈的融合創新,杰牌傳動、山東福瑞德測控、上海蘭寶傳感科技等相關自動化產品技術企業也將借助展會平臺,分享新產品新技術。展會力求把脈行業發展,尋找“熱點”“痛點”問題解決方案。立足中國紡織產業的未來發展,紹興紡機展持續圍繞“智造”主題,將組織召開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高峰論壇、中國國際化纖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紡織行業上下游高層閉門研討會、紡機知名品牌海外線上推介會、采購對接洽談會、行業媒體現場采訪直播等一系列配套活動。據悉,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將匯集國家、行業、地區智能制造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分享智造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并與業界深度探討智造時代裝備技術創新發展方向,紡織機械智能制造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現狀和未來走向,工業互聯與紡織業融合發展等話題,為全產業鏈智慧轉型尋找新思路和新路徑。此外,圍繞紡織業重要新型纖維技術應用,主辦方還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化纖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探討包括萊賽爾纖維的應用與發展在內的焦點話題,共研再生、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立足綠色發展,鎖定智慧轉型路徑,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展覽會將不負眾望,以柯橋為支點,為業界呈現發展新思路、新裝備、新技術,助力集群乃至產業高效奔赴新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