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俄烏局勢、國際貿易紛爭以及海運費匯率等帶來的影響,國內中小企業在夾縫中找尋生存之道。未來的中國服裝市場新一輪“洗牌”時代已經到來,而“洗牌”的孿生姐妹“市場細分”也將隨行而至。接下來服裝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對紡織面料市場也將帶來深度影響。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CG) 和全球平臺 Vestiaire Collective 的最新研究,全球服裝、鞋類和配飾轉售市場的估計價值在 100 到 1200 億美元之間,是 2020 年規模的三倍多。二手時尚。二手市場已經占到整個行業的 3% 到 5%,并且可能增長到 40%。這份題為“加速的二手市場對時尚品牌和零售商意味著什么”的研究報告于近日發布。它基于 2020 年對 6,000 名消費者和 2022 年對 2,000 名消費者進行的兩項全球調查,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對轉售市場的參與。雖然轉售產品占二手產品買家壁櫥的近四分之一,但預計到2023 年它們將占壁櫥的 27%。Z 世代消費者最傾向于購買(31%)和銷售(44 BCG 的新聞稿稱,千禧一代緊隨其后。雖然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負擔能力是購買二手商品的主要驅動力,但這一趨勢正在下降。據報道,產品種類是僅次于二手商品消費的第二大驅動因素。40% 的買家將二手貨視為可持續消費時尚的方式,同樣數量的買家選擇這個市場是因為它提供的大量選擇和獨特的單品。60% 的二手商品銷售者希望清理他們的衣櫥,并在衣櫥中騰出空間。同樣的數字還報告了恢復其物品剩余價值的動機,并將其用于二手(39%)或第一手(20%)產品,或者一般(39%)。“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已經接受了二手衣服,這正在改變他們買賣衣服的方式。進入這個市場的品牌有巨大的機會來吸引新客戶,同時也吸引受可持續性、可負擔性和排他性,”BCG 全球奢侈品負責人兼該報告的合著者莎拉·威勒斯多夫(Sarah Willersdorf)說。雖然銷售是買家越來越多的行為,但并非所有買家自己都在二手市場上出售過物品。30% 的非賣家有東西要賣,但沒有時間列出他們的物品。30% 的受訪者更愿意將他們的物品贈送給朋友或慈善機構,而不是出售。四分之一的買家報告說他們不知道他們會從衣櫥里賣什么東西。研究發現,近60% 的消費者要么發現了某個品牌,要么第一次購買了二手商品,這凸顯了品牌通過參與轉售市場擴大接觸新客戶的巨大機會。根據一項研究,到2027 年,全球女性服裝市場預計將達到 1 萬億美元的修訂規模,在 2020-2027 年期間以 4.6%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根據該報告,襯衫、襯衫、連衣裙和短裙預計將以6.4%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7年達到 2133 億美元。大流行及其造成的經濟危機的影響已被納入報告中。到 2027 年,女褲市場將實現復合年增長率。報告估計,2020 年美國的女裝市場規模為 2032 億美元。盡管中國的人口數量增加了近四倍,但預計到 2027 年,中國的女裝市場規模將達到 2050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7.3 2020 年至 2027 年期間的百分比。在日本和加拿大等其他主要市場,預計增長率分別為 2.9% 和 3.7%。在歐洲,德國處于領先地位,預計復合年增長率約為 3.5%。全球球衣、運動衫和套頭衫領域的增長將由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和歐洲引領,復合年增長率為4.6%。這些區域市場在 2020 年的市場總規模為 786 億美元,預計到分析期結束時將達到 1075 億美元。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中國將繼續成為這一區域市場集群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到2027 年,以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的消費為主的亞太市場預計將達到 1316 億美元。拉丁美洲市場將以 5.2% 的速度增長。目前的服裝市場的競爭態勢就已明顯體現出“洗牌”和市場細分的跡象。本輪細分不僅僅為品牌生存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也為企業的多品牌發展創造了條件。
來源:全球紡織信息網、化纖頭條、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