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第五屆“杰出工程師獎” 獲獎候選人公示名單。第五屆“杰出工程師獎” 共評選出40名杰出工程師獎候選人,30名杰出工程師青年獎候選人。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推薦的叢宗杰(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陳秋飛(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2人經過形式審查、專業領域組專家評審、評審委員會專家審議等環節,入圍第五屆“杰出工程師青年獎”。
“杰出工程師獎”于2011年由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發起、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工程師”命名的重大獎項,旨在獎勵和表彰在全國生產建設一線有著突出貢獻的工程技術人員。該獎項影響廣泛、涵蓋面廣、權威性高,已經成為國內工程師業界首屈一指的綜合性大獎。前四屆共有315位工程師獲獎。目前在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評選出的歷屆“杰出工程師獎”獲得者當中,有24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五屆杰出工程師獎入圍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
1 |
鄧景輝 |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 |
2 | 白曉東 |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
3 |
馮樹榮 |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4 |
年夫順 | 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朱健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6 |
任玉成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7 |
劉永泉 |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 |
8 |
劉志強 | 北京中煤礦山工程有限公司 |
9 |
劉國友 | 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 |
10 |
劉育明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11 |
孫寶江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12 |
李化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13 |
李勁東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14 |
李建軍 |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5 |
李曉剛 | 北京科技大學 |
16 |
李海生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17 |
李道亮 | 中國農業大學 |
18 |
李路明 | 清華大學 |
19 |
李群生 | 北京化工大學 |
20 |
束國剛 | 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 |
21 |
吳群英 | 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2 |
張強 | 甘肅省氣象局 |
23 |
張化光 | 東北大學 |
24 |
張來勇 | 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25 |
張建國 | 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6 |
張樹軍 |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研發中心 |
27 |
張深根 | 北京科技大學 |
28 |
張琨 | 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29 |
陳山枝 |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30 |
施衛東 | 南通大學 |
31 |
婁延春 |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32 |
洪開榮 |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
33 |
賈金生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34 |
崔一民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35 |
隋同波 | 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36 |
儲雙杰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37 |
竇立榮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38 |
蔡樹軍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39 |
熊柏青 |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40 |
熊敬超 |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第五屆杰出工程師青年獎入圍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
1 |
馬英 | 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2 | 王曉梅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3 |
王淼輝 | 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4 |
田天 | 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5 | 叢宗杰 | 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 |
6 |
朱國森 |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 |
7 |
劉小川 |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
8 |
劉宏 | 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9 |
劉榮輝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0 |
劉紫千 |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
11 |
李成良 |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 |
12 | 李志清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13 | 李利平 | 山東大學 |
14 |
李煒 |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15 |
李勇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16 |
楊祖國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17 |
吳國榮 | 攀鋼集團有限公司 |
18 |
汪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9 |
張云飛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 |
陳秋飛 |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21 |
周公博 | 中國礦業大學 |
22 |
周蕾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23 |
趙善坤 |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24 |
郝貴周 | 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 |
25 |
姚宗路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26 |
徐立章 | 江蘇大學 |
27 |
奚楨浩 | 華東理工大學 |
28 |
董艷伍 | 東北大學 |
29 |
韓曉輝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30 |
戴曉峰 | 江南大學 |
信息來源: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