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廣州的紡織服裝業何去何從?
“工廠和布匹市場都停了,不能出貨了......”11月8日,在廣州海珠區封控三天后,一位來自海珠區鳳陽街道經營服裝批發的負責人坦言。
近日,廣州疫情牽動著全國人們的心。短短一周時間從幾十例再到幾百例到上千例,看得人心慌不已。
11月4日,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到海珠視察,明確指出:這輪疫情是廣州近年來遭遇的最復雜、最嚴峻的疫情。
廣東已經統籌調度全省力量支持廣州,近三天已轉運3.4萬人。其中不少是連夜轉運,急于星火。
廣州疫情之下,備受關注的,還有此次疫情重災區——聚集了大批制衣廠的海珠區。
-01-
單日新增1880例
海珠區制衣廠全面停擺
根據11月7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11月6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193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海珠區單日新增1880個感染者。近3天,該區新增感染人數占全市94%,鳳陽街康鷺片區和赤崗街客村、大塘片區感染人數占全區84%,是本次疫情的集中暴發點。
據了解,鳳陽街康鷺片區的?1平方公里內,住了超過10萬人,還有制衣廠和倉儲企業5200多家,還?大多數?是紡織業制衣、輔料等上下游勞動密集型產業。
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集群——中大紡織商圈也位于此。中大紡織商圈,是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制衣行業的縮影,國內仍有一半以上的中低端女裝制造于此。
業內常言“全國紡織看華南,華南紡織看中大”,其商圈擁有著59個專業商城,商家超過2.3萬戶,外來務工人員超過15萬人,吸納著大量外來人口。其中康樂、鷺江村每天進出貨物數可是以萬噸計算……是廣州制衣業“最發達的城中村”。
目前,中大防止商圈已經通知所有批發市場、物流暫停生產經營活動;海珠區制衣廠全面停擺。
然而11月正值“雙十一”,是服裝網批最忙碌的一個月,當前疫情暴發,所有進度停滯,訂單流失!
“工廠和布匹市場都停了,不能出貨了......”11月8日,在廣州海珠區封控三天后,一位來自海珠區鳳陽街道經營服裝批發的負責人對有料網坦言,“工廠不能出貨,庫存現在都賣完了,也沒啥貨賣了”“下半年的生意完了”。
圖片來源:有料網
也有服裝商戶老板們的心態倒是相對平和,不少老板表示“已經麻木了”。
的確,近三年來,疫情反反復復,服裝批發行業飽受考驗。中國紡聯流通分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點監測的46家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為5447.97億元,同比下降8.70%。
而作為中國服裝批發市場“老大哥”的廣州,受這次疫情重創之后,可以預見下降數字還會增加。
不過,目前在廣州實行快準狠的精準疫情防控政策下,解封指日可待。11月8日“廣州海珠發布”發文指出,對于鳳陽街道、昌崗街道、江海街道、南州街道、華洲街道施行解封,或許能減輕部分商家對生意的影響。
圖片來源:廣州珠海發布
-02-
紡織“寒冬”來臨
現實并非如此悲觀
進入11月,對于紡服產業鏈而言,大體“金九銀十”的旺季訂單已經結束。實際上,經歷了前三季度的疲弱表現,市場整體已經對四季度缺乏信心。從整個下游行業來看,紡織出口形勢依然嚴峻,預計11月份紡織行業也將進入需求淡季,受需求面不斷萎縮影響,“寒冬”模式也將開啟。
從內銷來看,當前各地零星疫情不斷,疫情管控所致的物流緩慢與需求消費下行,嚴重影響了市場的交投氣氛。坯布工廠原料庫存走低,補庫意愿不強,成品均開始累庫,周轉資金受困。
外銷方面,因歐美經濟衰退預期、通脹加劇,消費者信心不足,且海外服裝及面料同樣面臨極大的庫存壓力,出口也難言樂觀。最新的出口數據就能加以佐證,9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下降3.7%,環比下降9.44%。
面對經濟衰退,多家巨頭停止擴產。11月7日,科思創宣布為應對經濟不確定性、能源危機和全球經濟疲軟,將暫停世界級規模MDI工廠建設項目的投資。
圖片來源:科思創官網
Covestro首席執行官Markus Steilemann博士談到:“烏克蘭戰爭、歐洲能源危機和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嚴重擾亂了全球經濟。面對日益動蕩的經濟環境,我們必須確保做出對公司經濟和戰略最有利的決策。因此,我們暫時暫停這個項目,稍后再重新評估它。”
即便如此,各位也不要過度悲觀。根據券商研究報告觀點,受全球疫情影響,二、三季度化工品需求同比減少,原有的旺季時間被動調整,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原有的旺季將延后至四季度。疫情期間中國、美國PMI值一度跌至30以下,6月以后中美PMI值則快速提升至50%以上。
自復工以來,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均大幅回升,下游紡織行業需求快速回暖,盡管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開工率不高,但下半年多數企業從復工復產轉向滿工滿產,集中向下游客戶趕單交貨,加上國內雙十一、圣誕節的備貨需求,國內+海外年底前的下游趕單需求有望集中釋放。
Covestro首席執行官Markus Steilemann博士也指出,“從長遠來看,在節能建筑趨勢的推動下,我們看到全球對MDI的需求將顯著增長,并希望作為全球市場的領先公司從這一需求中獲利。后續我們還將繼續投資世界各地的增長機會。特別是中國和亞太地區仍然是科思創長期增長的關鍵市場。”
但未來市場走勢如何,化工人還是要謹慎前行,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有料觀點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