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國棉紡織行業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由足夠大到足夠強,我們有理由也有底氣相信,中國棉紡織行業在數字經濟時代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建成受人尊重的世界棉紡織強國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希望更多企業能通過創新的力量和發展的活力,讓棉紡織行業更富有科技內涵,更具有時尚表現,更突出綠色理念。”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說。11月10日,悅達·2022中國棉織產業(鹽城)發展大會暨全國漿料和漿紗技術年會、全國牛仔布行業年會在線上召開。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劉兆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原副校長高衛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王耀,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環保上漿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戴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環保上漿專業委員會和牛仔布分會的各位專家,有關支持單位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界同仁等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中棉行協環保上漿專業委員會、中棉行協牛仔布分會承辦,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得到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賽得利集團、蘭精纖維(上海)有限公司、合肥潤力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特別支持。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戴俊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悅達紡織堅持聚焦主業發展,堅持研發引領、改革創新、結構調整、提質增效,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持續攀升,2021年公司營收、效益都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由于一系列疊加因素影響,今年二季度以來,悅達紡織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均顯著承壓,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和不確定性,悅達紡織和同行企業一樣,都在積極理清思路,開辟新賽道,以轉型促發展。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介紹了中棉行協環保上漿專業委員會及牛仔布分會組織建設情況。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總體看來供需兩端壓力疊加,經濟運行呈現放緩態勢。從全產業鏈來看,中下游的印染、長絲織造、服裝等行業的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家紡行業產銷規模雖然有所收縮,但盈利情況相對穩定;上游的化纖、棉紡等行業運行壓力較為突出。
此外,董奎勇希望大家堅定信心,重視內銷市場。從外部看,在國際政治局勢復雜演變、高通貨膨脹率等因素的影響下,國際市場仍然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市場競爭加劇,外貿環境的風險上升,這些因素對紡織企業抗風險形成新一輪的考驗;從國內看,紡織行業仍然具備平穩發展的基礎條件。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們國家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正在持續統籌高效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也為我們紡織服裝產業鏈的穩定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所以說內需市場在具備較大容量規模的基礎上,依然有較大的升級發展空間。董奎勇表示,面向未來是一個長期的事情,首先要解決好三個基本問題:一個是產品的問題,也就是市場的問題;二是人的問題,也就是用工的問題;三是環境的問題,也就是雙碳的問題。這三個問題都需要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來實現。董奎勇建議,對于產品的問題,企業應回到初心,做好產品,滿足市場、引領市場,特別是剛才提到的內銷市場。對于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協會、院校、企業聯手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平臺,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實現關鍵崗位的機器換人、一人多機。對于環境的問題,應從材料設計、生產加工、回收利用等方面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轉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進綠色產品的供給,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王耀從產業概況、行業運行、環保上漿、牛仔產業、未來發展五個方面介紹了“我國紡織上漿及牛仔產業現狀與發展”。王耀表示,2022年以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等因素的影響,棉紡織行業供需兩端壓力疊加,經濟運行呈現放緩態勢。三季度以來,隨著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見效,行業運行環境已經開始趨于穩定,內需市場逐步改善。展望四季度和2023年,各種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們將持續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釋放行業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棉紡織產業將以積淀深厚的基礎產業、關系民生的富民產業、開放合作的全球產業的定位,不斷向智能化、綠色化、功能化、差異化、專業化、網絡化、服務化、資本化方向發展。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劉兆祥從我國家紡行業發展特點、家紡典型產品情況、我國家紡行業發展趨勢作題為“我國家用紡織品行業特點與趨勢”的報告。現階段,我國家紡行業正積極打造全品類家居和個性化產品與服務,由一塊布、一件產品,向整體軟裝和提供生活方式轉變,大家居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此外,家紡品牌建設工作、兩化融合加速推進,質量工作更是邁上新的臺階,行業企業設計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跨界合作。
悅達紡織一直致力于綠色可持續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江蘇悅達家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錦旺作題為“可持續時尚消費模式下的紡織產品開發”的報告,介紹了家紡流行趨勢、悅達紡織可持續產品開發、悅達紡織綠色時尚產品。講解了無PVA上漿、免漿等綠色技術,并指出,無PVA上漿技術突破點是漿紗采用高壓、高濃、低粘、小伸長的工藝路線,浸透和被覆并重,保證漿膜強度及紗線韌性;使用黏附性能更強、漿膜強度更高、漿膜更完整的取代PVA的漿料。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高衛東從漿紗機的主要功能、漿紗機的參數控制、張力與伸長控制的升級講解了“漿紗機性能提升——張力與伸長控制”。高衛東指出,上漿裝置的升級將著力五個方面提升:高速化經紗上漿(120、150、180);低耗的要求(漿槽容積,保溫蒸汽、漿料) ;穩定的上漿狀態(上漿率、伸長率、回潮率和均勻卷繞) ;易于操作處理(上了機、處理斷頭等);少故障和維護。隨著各國循環經濟政策持續升級,產業發展成為了重點。中國紡聯環資委資源綜合利用業務主管王琳作題為“紡織(牛仔)行業循環發展與產業鏈驅動”的報告,介紹了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與挑戰、紡織行業綠色循環發展目標、紡織(牛仔)行業循環模式“舊衣零拋棄——牛仔專項行動”的情況。王琳希望,通過工業化利用分揀中心的建設,建立更有序、流向清晰的循環利用閉環體系。賽得利集團萊賽爾市場總監李孝琴從市場發展機遇、萊賽爾基本特性、棉萊搭配品質升級、賽得利萊賽爾的價值點、萊賽爾創新應用案例和賽得利的推廣營銷支持等多方面介紹了“萊賽爾織物的開發與市場需求”。她表示,隨著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纖維素纖維的產業規模也日漸擴大,至2025年預計實現超5倍增長。此外,由于技術的不斷成熟,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纖維素纖維企業的產能擴增,萊賽爾市場將呈現急劇擴張趨勢。蘭精中國業務拓展負責人薛錦良作題為“天絲?纖維及創新產品賦能全球牛仔供應鏈”的報告,介紹了蘭精天絲?在牛仔領域的應用情況、蘭精天絲?閉環生產原則;天絲?萊賽爾纖維的可持續收益、功能性收益和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市場應用情況;Matte天絲?萊賽爾纖維專為降低靛染萊賽爾牛仔布面料的光澤感而設計,在男裝等市場有更廣泛的應用。本次會上,忠華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易升水介紹了“優質牛仔用紗產品的創新開發”;廣東云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慶鋒介紹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牛仔紗線商務新模式”;合肥潤力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峰介紹了“牛仔布免退漿減碳制造的可行性研究”;天合光能中國區分布式技術部張飛震介紹了“從綠色壁壘到綠色競爭力,天合光能助力中國紡織低碳升級”。
此外,本次會議還通報了中棉行協環保上漿專業委員會和牛仔布分會組織建設的相關事項。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