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這家童裝品牌“抗病毒”衣服引熱議,但多位高管減持不停

發布時間:2022-11-30  閱讀數:17839

這家童裝品牌“抗病毒”衣服引熱議,但多位高管減持不停



近日,有“國內童裝第一股”之稱的安奈兒公開宣稱其合資子公司深圳市安奈兒水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所獨有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能夠殺滅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有部分投資者將此信息解讀為該產品能夠抗擊新冠病毒,在市場上引起熱議。


根據安奈兒進一步披露,安奈兒水木與深圳市校服行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擬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領域的應用和銷售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抗病毒面料未獲專利



事件拉回到今年10月26日,安奈兒發布公告,公司收到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測報告》,檢測結果表明安奈兒水木獨有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對痘病毒抑制率超過 99%。據安奈兒介紹,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不僅對抗擊痘病毒有效,對包膜類的病毒、細菌、真菌都具有殺滅作用。


針對安奈兒披露的信息,有部分投資者將此解讀為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能夠抗擊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就是一種有包膜的病毒)。但是,安奈兒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宣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能夠抗擊新冠病毒,公司在回復投資者提出的相關問題時也從未有過正面回應。


而根據和訊財經報道,安奈兒回應稱,“電子束接枝技術具有廣譜性、長效性和安全性的特點,對所有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均有效,即使病毒變異也依然有效。”

對于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抗病毒抗菌的工作原理,安奈兒董秘辦解釋稱:“電子束接枝技術可以與果木嫁接技術中人們將兩個不同品種的植株進行結合的方法類比,利用電子束在紡織物的纖維大分子上打開化學鍵,再將若干個制劑分子“嫁接”到這個纖維大分子中,纖維大分子搖身一變,成為自帶抗病毒抗菌“武器”的新型材料。這種嫁接上去的類似于樹杈狀的制劑分子帶有正電荷,而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帶有負電荷,正負電荷相互吸引作用下,制劑分子將刺破病毒、細菌、真菌的包膜,從而達到滅殺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破壞病毒的“外衣”達到殺菌的效果。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份,安奈兒才開始為進軍科技面料領域做前期準備工作。7月底,安奈兒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對深圳市安奈兒研發設計有限公司(下稱“研發設計公司”)增資9500萬元人民幣,將其注冊資本增加至1億元。彼時安奈兒對外表示,此次增資是為了加強子公司研發創新能力,增強公司產品的科技屬性,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壁壘。


今年8月份,研發設計公司與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剛剛簽訂合資協議,雙方共同出資1000 萬設立合資公司安奈兒水木。


令人倍感意外的是,成立后不久,安奈兒水木便推出了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公司還在成立兩個月之際收到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關于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檢測報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安奈兒水木是如何完成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研制工作的?


對此,安奈兒董秘表示:“電子束接枝技術并非安奈兒水木研制,而是由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多年實驗探索研制出來的,并授權安奈兒水木無償使用,許可期限二十年。”


根據和訊財經報道,查閱前述合資協議發現,通過該協議,安奈兒水木獲得了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領域(“許可領域”)無償使用水木接枝擁有的部分技術授權,包括利用電子束接枝技術制備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技術,以及新型季銨鹽高分子抗病毒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許可技術”)。


不過,天眼查顯示,水木接枝的專利申請時間全部為2022年4月以后,且目前均處于“實質審查”階段。這意味著,水木接枝目前并未取得任何專利。


對此安奈兒表示:“我們的抗病毒抗菌布料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核心技術、生產工藝相關的專利目前已提交專利申請,正在公示中。按照專利申請的相關規定,我們專利申請過程中,其他類似技術可能無法通過形式審查。”


多位高管輪番減持 



對于如此重磅的利好在手,安奈兒的高管應該也會十分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然而,多位高管卻用減持,表達了不同的聲音。


首先是四月份,安奈兒董事、副總經理龍燕女士宣布減持公司股份,最終在11月22日,減持期滿,龍燕女士先后三次減持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兩次減持是在最近股價拉高后,減持期即將期滿時進行的。


無獨有偶,今年五月,公司控股股東,副董事長、副總經理王健青女士;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徐文利女士也宣布減持公司股份,同樣,在11月22日股價上漲后,徐文利女士也進行了一筆減持。


從多位高管的減持時間上看,在8月安奈兒宣布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抗病毒面料后,無一高管因安奈兒與清華大學的合作而選擇中止減持計劃,而是紛紛選擇近期在加速賣出。其中,多筆減持時間發生在近期股價大幅上漲之后,是否有資金拉升股價配合高管減持的行為,也耐人尋味。


來源:和訊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