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注定是紡織業界艱難的一年,同樣是互太紡織艱難的一年。新冠疫情疊加俄烏戰爭等諸多不利因素,使得全球供應鏈受到進一步沖擊,產品的售價跟不上成本上升的幅度,制造業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企業壓力可想而知。”談及當前形勢,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趙奇志表示,為有效緩解原材料成本上升,訂單同比下降等一系列風險和挑戰,互太紡織在積極推行精益生產、控制成本的同時,不斷增強風險把控意識,將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入發展每一個環節,轉化為內動力,有力提升了企業的創新活動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讓我們的產品,令世界更舒適美好”這一理念引領下,多年來,互太紡織始終以“雙碳”為引領,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走出了一條“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
提早能源管理化解風險
“事實上,國家一直在要求把單位GDP能耗降低作為約束性指標,而廣東省更是在‘十三五’期間出臺實施了‘能耗雙控’,為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互太紡織很早就開始著手能源管控和綠色低碳發展,沒想到提前的謀劃布局、規范管理,讓我們現在受益匪淺?!壁w奇志介紹,互太紡織作為作為國家紡織行業推行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的試點單位,早在2011年便通過認證,是全國印染行業的第一家,2013年更在全國紡織行業中第一家通過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為此,互太紡織在節能環保領域多次獲得國家工信部、發改委、中國紡聯、廣東省以及國際機構和組織的獎項和表彰。
“即便是在2021年面對缺電、高溫等諸多電力供應挑戰下,我們公司依然成功應對了這些突發事件,用自己的鍋爐發電機調整電力供應,讓生產受到市電供應不足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壁w奇志介紹,為了有效應對各種能源危機和突發事件,互太紡織防微杜漸,不僅建立了一系列預警機制,還在節能減耗、發展新能源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布局。
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全球經濟復蘇脆弱乏力,特別是能源危機、通貨膨脹、航運等,給外貿企業帶來很大壓力?!盎ヌ徔棶a品主要是以外銷為主,所以疫情給我們海運帶來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運價大幅上漲、出口船期延誤普遍,此外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等也都在不同程度的上漲,今年企業面臨的困難超出預期?!壁w奇志透露,今年以來,大部分紗線原材料上漲50-150%不等;煤炭價格相比2020年已經翻倍,不僅價格高企而且供應緊張;人工成本上漲的同時,招工難、留人也難,這些都是企業亟需解決的難題。
面對新挑戰,互太紡織沉著迎戰,及時調整戰略,打出來一組漂亮的組合拳。對外,時刻保持與客戶的有效溝通,合理安排航運,規避風險;對內,深挖內潛,不斷向管理要效益,加大數智賦能,同時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和技能培訓,營造“家”文化,這些有力措施為企業的行穩致遠奠定了堅實基礎。
綠色賦能高質量發展
“節能降耗,互太紡織的做法一直是從源頭上減少能源的使用,所以優化工藝縮短工藝流程,以及采用先進的設備,一直是我們的優先選擇。好的產品、附加值高的產品不一定是低碳的,但是作為生產企業,必須要優化自己的生產工藝,做到清潔化生產,從源頭上進行節能降耗?!壁w奇志表示,互太紡織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綠色低碳為引領,此次疫情更加堅定了他們走可持續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不僅如此,互太紡織還加快設備更新及技改力度,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能源管控、對癥下藥。為此,互太紡織不僅通過了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還先后獲得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敖ㄗh有能力的企業進行認證,體系建立的過程就是規范管理建立的過程?!苯Y合互太紡織的經驗,趙奇志強調,精益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議企業按照能源管理體系的框架開展管理活動。“特別是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和加大投入,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研發投入不可或缺?!?/span>
如今,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互太紡織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動力?;ヌ徔棽粌H建立了建立國家低碳(針織)工程技術中心,廣東針織低碳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廣州低碳紡織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先后榮獲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等榮譽,2021年7款針織布入選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名錄,更先后榮獲國家工信部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國家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示范企業、中國針織行業環境優化節能減排優秀企業、全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走了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造行業示范標桿
“為加快數智轉型,互太紡織聯合中科院提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印染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尤其在企業生產協同管控、環保治理方面提出“感知集成-知識融合-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的架構體系,目前已經在互太建立了基于SAP的印染智能管控系統和印染廢水處理智能管控平臺,有效解決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精益運營、環保減碳等難題。”趙奇志介紹,為了致力于印染行業生產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互太紡織還先后承擔了“基于互聯網融合的印染智能化生產試點示范”、“針織面料印染智能工廠建設與應用示范”等10余項課題。其中,開發的“印染廢水處理智能管控關鍵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如今,通過持續的創新技術應用,互太紡織先后榮獲國家綠色工廠、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行業水效領跑者等榮譽稱號,為紡織印染產業的智能制造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和模式借鑒。
“當前,全球經濟下行,消費需求持續走低,以外貿為主的互太紡織受到很大沖擊。鑒于國內訂單占比一直不高的情況,我們今后將調整戰略布局,加大國內市場的開發。”談及企業未來發展,趙奇志表示,雖然互太紡織一直致力于研發創新,依托中科院和高校開展了大量產學研活動,在節能降耗、自動化提升、產品開發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創新需要持續,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今后還將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和自動化水平,以數智轉型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特別是在綠色低碳方面,雖然互太紡織在能源管理上一直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也制定了自己的減碳路徑,但由于客戶大多是國外品牌,所以節能降碳的目標和要求會更高、更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踐行‘雙碳’目標,是責任更是使命。作為行業龍頭,互太紡織必須以身示范,做行業標桿?!壁w奇志表示,未來互太紡織不僅會采取光伏發電、購買綠電等多種方式推進綠色發展,還將積極探索可行的碳中和路徑,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