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些時裝編輯來說,國際時裝周除了是個仰望設計大師出手的劇目,不經意間,也變成了一個和設計師好友們相聚的場合。
在幾年的爆發期后,中國時裝設計師如今逐漸成為了國際時裝周上的熟悉面孔。這一季,他們中的不少人在剛過去的 2018 秋冬女裝周上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從紐約到巴黎,《T》 為他們本季的登場做了個小結。
如今,每個時裝周上都能找到中國設計師的牌子。而西方時裝產業對于他們的態度也從好奇與存疑,更多轉變成了接受與欣賞。
設計師王逢陳對此深有體會。游走于上海、紐約和倫敦的她深刻的感受到了各大時尚之都對她的熱情。 她先是在 Vfiles 的支持下在紐約展示了她的畢業系列。然后,倫敦有又上了她。Fashion East 的 Lulu Kennedy 邀請其加入男裝設計師展示平臺 MAN。走了兩季,紐約又來搶她,于是乎,這位設計師在權衡一番后,又回到了紐約展示。為什么?從 Rihanna 到 Beyonce 都對她戲劇性的設計皆愛不釋手,這樣的「明星設計師」,是每個時裝組都想要得到的「流量擔當」。
放眼四大時裝周,你會發現時裝周組織者如今已不僅僅需要來自中國的多樣性,他們真正看重的是中國設計師擁有的創意與才華,他們是寶貴的戰略資源。
向左滑動查看:Feng Chen Wang 2018 秋冬系列
在新系列中,四海為家的王逢陳在探討「家」背后的含義。以此為出發點,設計師踏上了今后的人生旅途,一路上的風景和情緒化做了新一季的調色盤,而白色的 3D 立體鑰匙和電話形狀背包好看又切題 。本來就深受女明星喜愛的她,這一季終于推出了女裝款式,并計劃在未來加強女裝系列的發展。
在紐約另外一位值得關注的設計師則是入圍今年 LVMH 年輕設計師大獎的 Snow Xue Gao。在下城唐人街的中餐廳金豐大酒樓中,來自北京、此前在帕森斯求學的高雪展示了其第三個系列。她繼續探尋著女性與西裝的趣味關系,并時髦地融入了旗袍、格紋、鴕鳥毛和珍珠等元素。目前這位設計師已進駐 I.T,而你也會很快在棟梁、連卡佛和 Opening Ceremony 中看到她的作品。而 Calvin Luo 新系列的靈感來自于美國抽象藝術家 Brice Marden,想要跳脫出傳統復古時裝,并注入新的設計元素從中創造出 New Vintage 的時裝風格。
向左滑動查看: Snow Xue Gao 2018 秋冬系列與 Calvin Luo 2018 秋冬系列
順帶一提,本次紐約時裝周期間最重要的中國時刻,非在男裝周期間發生的「天貓中國日」莫屬。在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迅馳時尚和天貓的三方支持下,國民運動品牌李寧、快時尚巨人太平鳥、潮流街權威 CLOT 和以羽絨服聞名聞名的設計師品牌 Chenpeng 于同一天在大雪紛飛的紐約,聯袂呈現了中國時尚的各個維度。在接下來的九月,數個女裝品牌也將借此平臺登錄紐約。誰會趁此機會大放異彩?值得期待。
向左滑動查看: 李寧、太平鳥、CLOT、Chenpeng 2018 秋冬系列
大西洋彼岸的倫敦,一直是中國設計師集中展示的沃土。這一季,在官方日程上的 Xu Zhi、Xiao Li、Huishan Zhang 皆呈現了讓人滿意的系列。
向左滑動查看:Xu Zhi 2018 秋冬系列與 Xiao Li 2018 秋冬系列
以拉斐爾前派藝術運動的 Jane Morris 作品為靈感,Xu Zhi 的設計師陳序之將畫家的筆觸融入了這一季的面料之中。Xiao Li 的李筱則在這一季將洛杉磯滑板青年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她標志性的女性化設計中。
剛在倫敦開出首間專賣店的張卉山則在新一季走向了浪漫的黑暗面。這個系列深受導演王家衛的《重慶森林》、《2046》和《花樣年華》的影響,電影中的情緒和服裝的刻畫在其新系列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如裙邊輕柔的鴕鳥毛和多彩的手工蕾絲。這無疑是他近年來最成熟和完整的一個系列。
向左滑動查看:Huishan Zhang 2018 秋冬系列
到了米蘭,陳安琪的同名品牌 Angel Chen 和歐敏捷的 Ricostru 則呈現了各自愈發完整的世界觀。前者以夢境為出發點,將各自天馬行空的創新凝結在一起。為此,她還特意邀請了韓國設計師兼好友 Minju Kim 為然繪制特別的插畫,將夢境具象化。有白虎、有金魚、有風鈴,還有花鳥。作為同齡人走得最快的一位,前兩季的陳安琪有些急,也因此吃了些苦頭,如今,她的步伐愈發穩當, 一邊天馬行空,一邊腳踏實地,是件好事。
向左滑動查看: Angel Chen 2018 秋冬系列
第四次登陸米蘭時裝周的 Ricostru 則以一句二行詩「我帶了酒/來聽你講故事」貫穿其 2018 秋冬系列。期間,這個系列中又有四個小主題,分別為「殼」、「微醺」、「幻覺」和「消失」。基本上就是周五晚上從開始喝到斷片的階段。設計師是位酒鬼嗎?那還要喝過才知道。但你不得不敬佩她喝酒還在想設計的敬業精神。
向左滑動查看: Ricostru 2018 秋冬系列
在巴黎,Uma Wang、Yang Li、Masha Ma 展現了中國設計師在國際上何為「最理想」的狀態。那便是,當人們談到這些品牌,率先在腦海中浮現的并非他們中國人的身份,而是作為優秀時裝設計師的身份。
向左滑動查看:Uma Wang 2018 秋冬系列
王汁的新系列一如既往的氣勢磅礴,寬大的廓形與奢華的面料讓人迷失在她的世界中。在秀后,她直言這個系列就是要讓你困惑,找不著北。她刻畫的女性沒有特定的地域身份,或許是蒙古、或許是日本、或許是中國、或許是英國,也有可能哪都不是。但 Uma Wang 的女性無疑是自信的,這種自信已鮮在當今的巴黎伸展臺上看到。一頭白發的模特肯定是要比那些剛滿 16 歲的女孩子更鎮得住衣服。
向左滑動查看:Yang Li 2018 秋冬系列
李陽則展示了近幾季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系列。撇去模特抱著的冬瓜和混凝土,以及狂亂的發型,你看到的是一位設計師扎實的工底。無可挑剔的女式西裝、極為誘惑的皮革單品,最后幾件大斗篷更是讓人暈眩。
向左滑動查看:Masha Ma 2018 秋冬系列
對于這批中國設計師來說,他們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產物。許多在西方頂尖時裝院校接受教育的設計師是鏈接中西時尚的橋梁,他們身體里流淌著中國的血液,同時也深諳西方時裝體系的精髓。在國際時裝周走秀,對于品牌形象和定位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國際訂單對于這些品牌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還記得 Anna Wintour 在關于大都會博物館鏡花水月展覽的紀錄片《First Monday in May》曾表示,當時的西方時裝產業對何為當代中國時裝設計并無概念,誰會想到短短 3 年間,中國設計師如今已成為國際時裝產業不可忽視的一股新勢力、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