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堂“必修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不斷深度融合,一批擁有傳統實體基因兼具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應運而生。在近期舉辦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式現代化下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之路”研討會上,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了“2022新型實體企業100強”(以下簡稱“百強”)及發展報告,一大批企業上榜。
業界人士認為,新型實體企業不僅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的降本增效,同時在發揮數字基礎設施作用、承擔供應鏈數字化服務商角色,展現實體經濟先進生產力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促數實融合新型實體企業成“主力軍”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百強”是繼去年天津海河國際消費高峰論壇首次發布該榜單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1.7萬家企業樣本,根據實體性、科技性、生態普惠性涵蓋的17項測評指標,榜單遴選出2022“新一屆”100強新型實體企業。其中,國家電網、京東、華為位居前三,京東方、亞信科技、海爾智家、美的、小米、科大訊飛等也一同上榜。
那么,何為新型實體企業?報告指出,新型實體企業是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的企業類別,以實體性、科技性、生態普惠性為特征,明顯區別于“虛擬經濟型”“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這類企業既屬于實體產業,又服務于實體產業,起到加速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等作用。
在上榜企業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高念書看來,新型實體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獲得難以替代的、獨特的數字能力,并依托自身能力提升產業鏈效率,帶動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智慧化發展,極為符合我國“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發展方向。
“新型實體企業通過各自的積極作為,正成為對沖經濟增速下行、促進數實融合創新的‘主力軍’,亦成為夯實國民經濟根基、參與國際競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高念書說。
這在百強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榜單顯示,新型實體企業百強2021年總收入為26.5萬億元、平均收入增幅28%,總資產達33萬億元、其中實物資產占比27%,凈利潤為1.1萬億元,近3年平均市值估值增幅25%;同時,新型實體企業還是穩就業、惠民生的重要支撐。榜單顯示,百強2021年雇傭員工總數1045萬人,共發放薪酬1.9萬億元,人均年薪超過18萬元;2021年納稅總額為9300億元、占凈利潤總額近85%。
更為重要的是,新型實體企業成為促進數實融合創新的關鍵市場主體力量。百強中,超過六成屬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數字化效率提升新興產業,三成屬于傳統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產業數字化占比超過九成,只有8家企業隸屬于數字產業化企業。此外,今年新增的“供應鏈產業鏈賦能”指標中,有65家承擔起供應鏈數字化服務商的角色,打造新一代供應鏈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不僅為行業降本增效,還增強了整個社會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秘書長劉李佳表示,新型實體企業前身多為工業制造、零售流通等傳統領域的實體企業,經歷了數智化轉型、線下線上融合等產業數字化過程發展至今,延續了傳統實體企業重實業資本、重固定資產、重人力資源的經營模式,沉淀了大量的社會化基礎設施,為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我國經濟穩增長和防風險提供了堅實的實體產業支撐。
以實促實更好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為新型實體企業開拓了廣闊空間,數字化浪潮推動實體經濟加快轉型創新,加快激活數字經濟活力的機制創新,加快數字賦能的技術創新,加快產業融通和場景運用的模式創新。正如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楊志明表示,新型實體企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下一步新型實體企業發展的著力點在哪?如何更好發揮新型實體企業在促進數實融合創新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更好促進實體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業界人士表示,要聚焦在“實”上,秉持長期主義,做到“心態實”;要有戰略定力,在自己的賽道中深耕成本、效率、產品、價格、服務,做到“步伐實”;需要數字化與新型基礎設施的切實助力,即“助力實”,需要真正懂產業的合作伙伴,提供場景精準、價值明確、低門檻的方案,讓實體經濟在數字技術、數智化供應鏈的加持下,突破難點、消除堵點,迎來高質量發展。
在汽車行業,京東與北汽在工業品數字化采購、智能座艙和無人物流車、企業上云等方面展開合作,全面深化研、產、供、銷、服的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在鄉村振興方面,京東深度融合的“三網通”供應鏈體系,正成為提升鄉村產業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一代基礎設施。
“從京東成立伊始,就是實體經濟的一分子。”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表示,“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是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的物質基礎。而京東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依托自身實體場景中所沉淀和淬煉過的技術和能力,從實體中來,到實體中去。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都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東將一如既往地盡全力在鄉村振興、制造業升級、線下零售業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
同樣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亞信科技已形成覆蓋咨詢規劃、產品研發、實施交付、系統集成、智慧決策、數據運營、客戶服務的“數智化全棧服務能力”。在能源行業,亞信科技憑借“綜合能源智慧管控平臺”綜合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依據不同能源特性進行多種能源的協調利用,幫助園區、廠區、醫院、樓宇等用能單位實現低碳、安全、經濟、高效的能源管理和使用目標;在交通領域,依托自身數智交通平臺體系、客戶運營平臺體系,推出“管建優維”綜合交通解決方案,助力交管部門進行計費稽核、提升運營管理和高速客戶服務水平。
“‘數實融合’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從‘量增’到‘質變’,推動百行千業降本增效,決勝全球競爭的重要途徑。亞信科技作為領先的‘數智化全棧能力提供商’,將堅持自主創新,扎實推進‘數智’‘云網’‘IT’產品體系標準化工作,深耕‘信創’和智慧城市等領域,推動‘數實融合’‘賦能百行千業’走向深處、實處。”高念書說。
而針對智能家居市場存在的缺乏統一連接標準、家電之間缺乏互聯互動的問題,華為則充分利用其在連接協議、操作系統、芯片等方面的優勢,推出智能家居開放互聯平臺,建立智能家居行業統一連接標準,不僅使智能設備能夠快速聯網,還能實現智能硬件之間的互聯、互動。而“提供智慧港口和智慧口岸解決方案,助力港口和口岸數字化轉型”則成為華為另一個發力點。
據華為公路水運口岸智慧化軍團CEO馬悅介紹,未來,華為公路水運口岸智慧化軍團將持續加強在連接、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入,在技術架構和工程實現上持續創新,與行業客戶、伙伴一起,聚焦智慧港口ICT新技術應用,釋放數字生產力,共同為綠色智能的港口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新型實體企業正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為了更好促進新型實體企業發展壯大,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提出5條建議:一是具備供應鏈服務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應在采購預測方面加大研發力度,提升供應鏈平臺的智能化水平,補齊平臺功能短板,并加大外部服務力度,拓展供應鏈服務市場。二是更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應以新型實體企業為樣板,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三是大型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作為產業鏈核心企業,應開放共享生產數據,促進上游供應商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四是更多的企業積極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體系,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五是各級政府應加大新型實體企業培育力度,給予相應的財稅優惠和政策補貼,壯大新型實體企業隊伍。
(原文刊登于2022年12月9日《人民政協報》第5版民營周刊)
文章來源:產業互聯網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