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梁施婷 清遠報道
在過去的十多年,關于廣州中大紡織布匹商圈遷移改造的消息不時傳出。這個廣州紡織服裝產業的五大集群之一,經歷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級紡織服裝面輔料交易市場集聚區,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帶動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但新的挑戰擺在眼前。在新一輪的城市更新中,廣州提出中大布匹市場將轉型升級成為專業市場創新發展的示范區,逐步紓解制衣廠、倉儲等紡織服裝下游產業。
下游產業應該往哪里走?以專業市場的疏解,廣州與清遠正攜手探索產業轉移、產業集群共建的新模式,當中包括產業集聚在更大區域范圍內進行再配置、以園區為載體培育產業生態等一系列的嘗試。
12月11日,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推介會在清遠舉行,雙方在推動產業梯度有序轉移合作、共建國家創新中心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截至目前,廣清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園區已對接企業5000多家,其中已達成意向入駐企業1496家,已落地入駐企業200多家。
這也有望為廣東實踐“制造業當家”作出有益嘗試。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廣東正推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產業共建,珠三角產業的外溢和強核心的輻射也將為廣東縣域經濟的振興帶來新的活力。
廣清產業轉移
紡織行業正處于結構變革、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小單快反、個性化定制生產的服務制造模式正成為新業態。
以研發,采購,生產,質量控制,倉儲,配送,營銷,售后服務,內部管理一體化為基礎,紡織服裝企業依托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智能軟硬件技術等打通業務運營和產品領域的全要素,提高組織和業務敏捷性。
廣東財經大學大灣區雙循環發展研究院(商貿流通研究院)教授王先慶認為,數字化轉型與紡織服務業服裝產業的擴散有有機的聯系,“比如,紡織服裝企業可以在廣州定制、展示,在清遠進行加工生產。線上與線下、工業與消費的融合使這個產業的更有利于擴散,帶動兩地價值鏈的同步提升?!?
今年9月公布的《廣清一體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廣清一體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同時也鼓勵廣州成熟品牌園區、專業企業孵化器、加速器運營商在清遠設立分園區,開展專業園區運營服務,實現兩地園區運營經驗、招商資源有效對接。
在推介會上,廣州市海珠區表示將加快中大紡織商圈周邊城中村改造的速度,會同清遠市打通上下游梳理,完善交易、物流、倉儲等產業鏈各個環節,并通過多種措施幫助企業做做大做強,共同打造在全國甚至是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時尚產業基地。
在倉儲物流的對接方面,清遠早在2019年已經建設中國南部物流樞紐園區。坐落在清遠源潭的樞紐園區將重點規劃建設高端倉儲區、電商物流區、公路港區、供應鏈管理區、冷鏈物流區、無水港區、公鐵聯運區、保稅物流和配套服務區等九大功能區。
借此,清遠與廣州國際空港經濟圈、粵港澳地區將實現對接和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經濟發展新的產業動能。
據了解,接下來清遠還將加快對周邊地塊共計10000畝節約集約開發建設,引導“工廠上樓”、設立“共享車間”,引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利用信息化、電子商務等方式整合產業鏈,建成紡織服裝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金融質押、保稅倉、交易中心,可承接企業10000家左右,快速形成超1000億級產業商圈。
在當日推介會上,一個重要的亮點還在于產業基金對兩地產業轉移的加持。
清遠市國有企業與中華集團廣發證券共同組建了清遠首個紡織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30億元?;饘炏韧断蛴谥С謴V州中大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來清項目與粵科金融合作成立建設運營平臺公司,共同推進廣清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配套設施建設。
此外,廣清兩地還正在研究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比如,統籌標準廠房和總部企業等政策獎勵,支持并組織轉移企業申領小升規企業獎補,給予轉移企業廠房租金補貼等,進一步促進紡織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共建產業集群
在工業化的早期探索中,開放市場帶來的各種要素自由流動讓廣東抓住國際產業梯度轉移契機,形成完備工業體系。
以廣州中大布匹市場為例,正是一個自發形成、歷史悠久的專業市場。20世紀80年代末,海印橋橋底擺地攤賣毛線的“走鬼”自發遷到中山大學南門對面,并逐漸形成了氣候。
然而,當廣東進入到了工業化發展中后期階段,依靠各種要素自發流動的產業集聚難以支撐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紡織服裝產業是廣東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但《廣東省發展現代輕工紡織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 年)》指出,廣東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的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規模偏小,空間布局同質化、碎片化,產業鏈耦合不緊密、協同發展能力弱,產業的結構布局待優化。
王先慶表示,大灣區的紡織服裝產業“大而不強”,主要的原因是產業過于分散,園區化程度低,進而導致龍頭企業少、品牌缺失、渠道缺失。
從中大布匹市場入手,王先慶對此廣東的產業轉移進行持續二十多年的關注。
“中大布匹市場的擴散,最早只是在三個街道之間,后來跨區到了番禺,最后又跨市到了佛山、惠州。實際上,這些產業擴散鏈條是無序的,今天政府、企業、商會需要做的是有序地把客流、商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引導到一個地方去發展,這就是工業化到中后期必須做的事情?!?
進入到廣清一體化發展階段,廣州與清遠深入探索產業的重新集聚。不同于過往產業的單向轉移,清遠作為產業的轉入地也主動出擊。
據了解,清遠市將開展紡織服裝產業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等,以規劃引領促進產城融合。清遠還在廣州開展設立“反向飛地”探索,加快推進“廣清一體化融合發展前臺”項目建設。
據悉,目前清遠已建成廣州科學城廣清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驛站,完成了廣清產業共建前端孵化器的升級改造,越秀國際會議中心清遠綜合招商展示中心即將年底開工建設等等,通過集中在廣州中心區域全方位宣傳,將吸引更多各類優質項目進駐、人才落地清遠。
以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為引領,兩地探索“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廣州總部+清遠基地”等產業合作模式,推動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產業集聚發展,強化產業鏈鏈際合作,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以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為引領,廣清兩地將打造產業一體化新動力系統。探索“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廣州總部+清遠基地”等產業合作模式,推動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產業集聚發展,強化產業鏈鏈際合作,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在“十四五”時期,廣州、清遠將加快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省級產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依托兩市產業共建園區培育形成100億、500億、1000億級產業集群。到2025年,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百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