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了一個多月,今天終于重新開張營業了!”廣州中大紡織商圈近日正式復市,一家商戶負責人小吳表示,線下門店再啟后,客戶基本上都是來店采購下一季面料,為明年開春旺季做準備的。相比線上,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提高了交易效率。“其實不止明年旺季,眼下馬上迎來元旦、春節等節日市場消費季,大家也在鉚足干勁切換到‘快進鍵’,力爭在年關前把之前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延后的進度補上來。”小吳說。
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條”(以下簡稱“新十條”)出臺以來,全國多地紡織專業市場加大復市力度。商戶們在努力加緊處理積壓訂單的同時,爭分奪秒做好迎接年末采購批發高峰的準備,奮力打好今年的“收官戰”,努力為明年拼出好開局。
開門復市拓客源

湖南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群經歷近1個月閉市,于11月底率先復市。“經營不過3個月,疫情耗了1個月。”入駐商戶劉蘭捷說,今年8月她投資10萬余元在蘆淞服飾市場群租下一個檔口。“服裝銷售季節性強,株洲11月發生的這輪疫情,正巧趕上了冬裝銷售旺季,不少衣服滯銷積壓,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出貨。”
張菊在蘆淞服飾市場群開了兩個百余平方米的檔口。“實體店客流量恢復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能夠維持運轉就好。”張菊表示:“有生意做,大家心里就不慌。”閉市期間,她重新思考規劃了今后的經營銷售模式。“這幾年為了盡可能降低疫情對實體店銷售的沖擊,我想了很多辦法。發展線上交易可有效分擔疫情等風險影響,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才更穩妥。”目前張菊正在鍛煉自己的直播團隊,專為自家品牌網上帶貨。“每天有近100萬元的銷售額,解決了人員工資、檔口租金問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蘆淞服飾市場群內不少商戶也主動聯系線下客戶,通過網上看樣、下單,在盡可能減少市場內人員流動的同時,保證日常銷售不受損。

山東青島即墨服裝市場也于11月底正式復市,當天市場商戶開業率超過80%。經營服裝批發生意的商戶車禮杰談到,自己主要經營中青年女裝,開門第一天主要是給客戶補貨。他說,前一陣子壓了一些貨,當前關鍵是抓緊時間出貨。“希望市場安穩,生意才能做好!”梵哲良品銷售商張萬亮說,開門第一天給客戶發送了近300件女裝。他說,臨近年關,購買衣服的散戶多,希望市場能平穩運轉。

12月12日,廣州中大紡織商圈商戶正式復市。中大紡織商圈擁有廣州國際輕紡城、珠江國際輕紡城、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廣州紅棉中大門等大型商業實體59個。據悉,商圈內最大的廣州國際輕紡城首日總體復市率大約在6成左右,首層的商戶復市率達8成以上。
采購商們帶著面料樣品在門店中反復比對、挑選,尋找心儀的產品。加之廣州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物流得以緩解暢通、調貨迅速,商戶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正計劃加緊補貨新的面料產品,迎接年底和明年春季的兩大銷售旺季。
“最近這兩天店里訂單顯著增加了,線下門店是新客戶的主要來源。這些新客戶在實體店比對面料色差、觸摸質感后,才最終確定了選品。”從事中高檔面料批發的儷森紡織經營者葉女士說:“這個月雙節臨近,是一個翻身契機,我們想把銷售往上沖一沖,創造更多的收益,力爭兔年‘兔’氣揚眉。”
措施得力添信心
“休市期間,許多商戶都面臨著貨物積壓、物流不暢等困難。開市后蘆淞市場服務中心隨即啟動的‘去庫存行動’試點,為近600家商戶注入一針強心劑。大家現在正在馬不停蹄地排單、發貨。”據蘆淞市場群服務中心主任強國勝介紹,市場對急需發貨商戶進行摸底并建立臺賬,緊急協調物流公司,保證市場發貨順暢。截至目前,蘆淞服飾市場群38個市場已全面鋪開“去庫存行動”,5萬余件積壓貨物被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此外,蘆淞區服飾市場經理協會還發出倡議,希望各市場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減免經營戶一個月的租金。“蘆淞服飾市場群38家專業市場中,已有意法、星通、九天國際、金冠等多個市場出臺租金或管理費減免細則,其他市場也正在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措施。”蘆淞區服飾市場經理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市場經理協會將繼續協調對接,力爭38個市場都能落實優惠政策。
蘆淞服飾市場群意法商戶周女士從事羽絨服生意多年,11月份發生的這輪疫情對經營沖擊較大,店里積壓了不少庫存。她表示,復市第二天,意法市場就宣布免除1個月門面租金,還減免1個月物業管理費。“市場給予的支持力度挺大,我有信心迎來生意轉暖的好日子。”周女士說。
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商戶大量的貨物積壓,為了幫助商戶解決實際困難,青島即墨服裝市場也在開展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即墨服裝市場工作人員江志欣介紹,市場鼓勵商戶通過線上形式進行直播賣貨。下一步,即墨服裝市場還將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幫助商戶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產業流通轉型升級。
“新十條”公布后,廣州市密集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措并舉助力加快商家復市。
得益于此,近10天來中大紡織商圈貨運單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現在心態不一樣了,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了,再也不用擔心被封控,進貨的顧慮自然就少了很多,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聯系以前的老客戶。”廣州國際輕紡城商戶趙先生談道:“生產物流有了保障,我們也更敢于爭取新的訂單。”
保供穩鏈促升級
“經歷這波疫情,我們一定會更加重視紡織服裝產業生態供應鏈的構建、完善與提升,這對于廣州打造時尚之都、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來說,恰恰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紡織產業聯合會秘書長梁曉旭表示,此次中大紡織商圈的滿血復市,對當地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加速回暖無疑是一大利好。商圈將繼續以“一城鏈時尚”為目標和擔當,開足馬力、全力以“復”。
廣州長期以來就是全國最大的服裝集散地,擁有著強大的服裝供應鏈和眾多知名品牌、本土設計師,服裝產量、出口量、企業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據統計,在如此龐大的服裝產業中,當地80%的面輔料都與中大紡織商圈有著必然的聯系,這一獨特的產業集群不僅是廣州130多個服裝市場的連接樞紐,70多個上下游市場和產業的樞紐,也是推動地區實體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勁“發動機”。
12月14日,株洲市委書記曹慧泉一行赴蘆淞區調研復市后服飾行業運行情況,協調解決具體問題。他們到蘆淞服裝市場群下屬的金冠品牌服飾批發市場、金帝女裝城專業品牌女裝市場,走進多家門店,詢問產品銷量,征求市場管理方和經營戶意見建議。曹慧泉強調,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用好金融支持、電子消費券等政策舉措,千方百計解決專業市場主體發展難題,保供穩鏈,全力推動株洲服飾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湖南株洲紡織服飾產業擁有上游紡織、中游成衣加工,以及下游的物流、服裝貿易等全產業鏈條,蘆淞服飾市場群作為株洲服飾產業鏈的重要商貿流通環節,經營面積110多萬平方米,匯聚國內外知名品牌4000多個,從業人員近10萬人,目前已經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群。
蘆淞區服飾市場經理協會會長謝春力表示,當前,流通體系已經從產業的中間連接環節,轉變為貫通整個產業鏈、生產消費全過程的支撐平臺,流通業不僅成為創新的主戰場,同時也是驅動產業升級、技術應用和消費創新的新動能。他希望政府加大對紡織服裝商貿流通板塊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廣大個體工商戶的幫扶,將流通環節作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和關鍵驅動,抓住新舊動能的轉換機遇,切實把市場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品牌優勢,引領帶動產業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