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氣和歐洲等地能源危機影響,羽絨服、御寒衣等保暖用品需求增大。對于羽絨服行業來說,12月原本應該處于掃尾階段。然而,共青城市各羽絨服廠房車間內卻熱火朝天。這正是共青城市各羽絨服裝外貿型企業通過找準定位、自主創新的途徑,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最有力佐證。在共青城市服裝小鎮,企業外貿訂單不斷,出口羽絨服裝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好勢頭。
依托跨境電商平臺優勢,本土品牌走向國際
道木熙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各類羽絨服的企業,該企業以打造自主品牌為核心,著重款式設計創新,每年設計新品近100款,受到年輕人青睞,年銷售額超千萬元人民幣。今年,該企業嘗試發展海外市場,依托當地跨境電商產業園“9810”模式,將自主設計的羽絨服送向海外。
“目前一共往美國發了2000余件,已經全部賣空了,其他批次還在路上。”道木熙服飾有限公司創始人江再榮向記者介紹道,今年企業首次嘗試海外市場,羽絨服的款式和價格還處在試水階段。等今年的貨賣完,收到海外市場的反饋,明年就有備而戰了。
“9810”模式是什么?為什么能幫助企業將產品遠銷海外?共青城市跨境電商產業園副總經理馮成來解答了記者的疑惑。“9810”模式全稱“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海外倉”,國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以一般貿易方式批量出口至海外倉,經跨境電商平臺完成線上交易后,貨物再由海外倉送至境外消費者手中。對于企業而言,批量出口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B2B出口貨物海關優先安排檢查,縮短了物流時間。對于海外消費者而言,海外倉能提供更高效的購買服務和更可靠的售后保障,這使得國內產品在國外市場有了更強大的競爭力。
共青城市是九江地區首個實行“9810”模式將羽絨服送出國的城市。馮成來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將更多本土品牌、原創產品送向世界。
企業滿負荷生產,外協廠成為“柔性力量”
近百名員工的車間內,縫紉機“嗒嗒”作響,工人們熟練地飛針走線,一件件即將發往德國的品牌羽絨服制成了,打包員們忙著將熨燙好的羽絨服裝進紙箱。這是江西鴻曌服飾有限公司廠房車間內的工作場景。
共青城市一批外貿企業借助生產外協擴大了公司的整體生產能力,使公司能夠承接更大規模的訂單,同時將非核心生產環節委托外協加工,可以集中優勢資源投入產品研發、關鍵生產環節,增加產品附加值。另外,發揮外協廠勞動力成本優勢,也降低了公司整體的生產成本。
打破傳統壁壘,“老牌”企業謀出新路
淡季不淡,老牌不老。共青城市高新區的忠業服飾有限公司作為一家老牌羽絨服裝加工、出口企業,成立初期就確定了走外貿這條路。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外貿訂單減少,便開始嘗試內銷。然而,轉型從來都不簡單,國內羽絨服行業內卷嚴重,人工、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忠業服飾經歷了幾年陣痛,只能維持保本生存,董事長徐忠道毅然決定干回老本行。
來源:九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