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以來,伴隨著消費板塊整體反彈,紡織服裝板塊亦有不俗表現。截至12月22日,A股中信紡織服裝指數近一月漲幅超2.1%,港股中信紡織服裝指數近一月漲幅超11%。

此前受疫情擾動,消費市場明顯承壓。在“新十條”優化措施出臺后,消費品有望得到全面促進,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可選消費將迎來全面改善,盈利與估值齊升。
紡織服裝板塊有望全面改善
下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紡織服裝相關線下門店閉店率約15%~20%,同時線上物流也因疫情擾動受影響,最終導致紡織服裝終端消費承壓。根據統計,10月紡織服裝社會零售總額同比下滑7.5%,11月紡織服裝社會零售總額再度擴大至15.6%。
但是在疫情防控優化、《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等政策持續引導下,內需改善成為當下市場主邏輯。值得關注的是,當下全球紡織制造東南亞轉移已經成為趨勢,我國紡織業在全球領導地位進一步加強。2021年以來,我國紡織品出口份額超過43%,成衣出口份額為40%,并承擔了全球70%的合成纖維生產,并已逐漸從低附加值加工環節向上游高附加值紡織材料產業環節延伸。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